11月2日,風輕雲淡,記者登上50層樓高的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南主塔頂。現場,10多名工人正在塔頂忙碌,進行纜載吊機拼裝,91根索骨組成一根主纜,已完成緊纜,沿著貓道穿越長江。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目前大橋建設搶時間、搶進度,月底將進行77片鋼箱梁調運,年內實現合龍目標。

遠眺,浩浩長江百舸爭流;俯瞰,施工現場焊花飛舞。岸邊,與火熱工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座座安靜的養殖池、救治池,這就是宜昌中華鱘保護區救治監測中心。“大橋小心翼翼施工,寧可慢一點也不能驚擾它。”二航局項目負責人笑著説。

伍家崗長江大橋,這座飛架在長江宜昌段的第9座大橋,從開建之日起,就講述著一段橋與中華鱘和諧共生的故事。

“一跨過江”多花一億元

中華鱘,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魚類“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伍家崗長江大橋位於葛洲壩以下15公里,這裡正好是中華鱘保護區的核心區,中華鱘洄遊繁殖棲息地。

伍家崗長江大橋投資33.66億元。起初,大橋初定的鋼箱梁懸索橋結構,為幾百米跨度。這一方案節省投資、造橋難度較小,但兩個主橋墩要矗立江中。如果涉水施工,難免對水質有污染。涉水施工的燈光、噪音等,也會驚擾在水下洄遊棲息的中華鱘。

為此,有人提出更改設計方案,建造“一跨過江”的懸索橋,儘量減少對中華鱘的干擾。經測算,需要增加鋼箱梁的節數,南北兩岸的主纜也要加粗。還要增加南北兩個錨錠的自重,並加大錨錠開挖量。更改設計方案,需增加1億元的投資。

“為呵護生態環境,花再多的錢也值。”宜昌城投、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中國PPP基金等大橋投資企業一致贊同更改設計方案。

設計方案幾經修改,2017年12月,伍家崗長江大橋開工建設,主跨1160米,成為宜昌城區第一座跨徑超千米的特大型橋梁。由於跨徑大,兩個主橋墩“搬遷”到岸上施工。

逼出多項“重大突破”

在建橋行業,有主跨“一寸長一寸險”的説法,負責南岸施工的中交二航局更面臨挑戰。記者在現場看到,雖然南錨錠已深埋地下,但巨大基座仍顯現激烈“大會戰”後的痕跡。

大橋南岸地質特殊,為鬆軟砂卵石層。中交二航局項目生産經理丁剛梁形容在此處挖基坑就像“秤砣落在豆腐上”。為減少環境污染,項目部在國內首次採用新工藝,在地下15米打孔2萬多個,灌漿混凝土1600多噸,將“豆腐”變成“石頭”。同時,在國內首次將用於地鐵施工的咬合樁,用於橋梁錨錠基坑開挖支護中,替代地連墻工藝,實現千米級特大橋錨錠施工的重大突破。

丁剛梁介紹,大橋改為“一跨過江”後,僅南錨錠自重就達到35萬噸,為大橋主纜提供7.6萬噸拉力。主纜直徑也增加到714毫米。在主纜安裝中,項目部首創在預製工廠提前“打結”新工藝、新技術,成功用於橋梁錨錠錨固系統上,使主纜受力更均勻,施工更安全。

在安裝主纜中,項目部首次採用“大跨度懸索橋智慧化施工應用系統”,1920米距離的主纜“穿針引線”做到“收放自如”。通過每隔30米一個的感測器無線傳輸,工程師在手機上就能看到捲揚機施工進度,牽索牽引力超過正常值,系統會自動報警停機。

沉澱濾渣“兜住”污水

記者在157米高的南主塔上看到,工人們正安裝纜載吊機啟用平臺,為吊運鋼箱梁做準備,衝刺年內大橋合龍目標。

“雖然搶時間搶進度,但為了保護中華鱘,不能讓污水流進長江。”丁剛梁説,項目部先後投入環保資金600多萬元,修建泥漿沉澱池等設施,把污水分離為清水和泥土,進行迴圈利用,嚴格落實攔渣、濾渣、覆蓋、沉澱等措施,最大限度保證周邊的生態環境。

城市交通要快速發展,生態環境更要精心呵護。受疫情影響,伍家崗長江大橋施工耽誤近兩個月。復工後,二航局項目部啟用揚塵檢測智慧噴淋系統,工地揚塵超標,系統會自動開啟灑水模式。

伍家崗長江大橋是《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規劃》中湖北省19個過江通道之一,也是實現宜昌市“一江兩岸”共同發展、構建“四縱五橫”快速骨架路網的重點工程。該橋明年建成通車後,將實現宜昌城區中環閉環,內中外三環真正成形,對推進宜昌現代化特大城市和長江中上游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