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美 人文與新媒體學院副教授、博士
潛心教研學為師 精心育人身為范
她是長大一名普通教師,自2007年博士畢業來到長江大學,便將一腔熱血奉獻給了長大,把青春芳華揮灑在了長大。她愛崗敬業潛心教學,開拓創新精心育人,她是學生的良師,同仁的益友,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著一位教師“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格言。
智者不惑:嚴謹治學 潛精研思
作為長大教師隊伍的一份子,吳桂美對教育始終保持著一種熱愛和激情,執著和追求。“學高為師”意味著教師必須業務精煉,才能有充足的知識和品格去教導學生。站上長大講臺十三年來,吳桂美一直潛心教學科研,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以求能最好地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
為了上好每一堂課,吳桂美依託教材,多方綜合,認真把握、選擇、優化教學內容,建構起合理的課程體系,使學生在日漸減少的有限理論課時內快速掌握課程的精髓。並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改革促進教學內容和過程的優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學品質。如《中國文學史》課程的“課前十分鐘”,力求學生在有限的理論課時外,增加對作品的閱讀量和熟悉程度;“課外作品抄錄”,讓學生盡可能突破教材作品選的限制,擴大讀書眼界,並在讀書過程中形成對作品的自我感知;“讀書報告會”,以培養學生閱讀原著、積極思考的習慣和能力;“作品演繹”,讓學生各盡其能地用演唱、話劇、小品、朗誦、舞蹈、樂器演奏等多樣方式演繹古代文學作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並籍此消除學生在當代文化情境下與古代文學的時代疏離。如《中國文化概論》和《古典文學的城市書寫》課程,課外帶領學生參觀荊州博物館、張居正故居、太暉觀等荊州文化名勝,嘗試將“課堂教學與地方文化”“書本知識與現實文化”結合起來。又如在當今教育主管部門“網際網路+教育”的倡導下,嘗試將“慕課”這一新興教學理念運用到所授課程教學中。這些教學改革,不僅豐富了教學模式,更重要的是調動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思考、古為今用的能力,取得了顯著效果。吳桂美的課每學期學生評教都排在學院前列,多次獲學校“教學品質優秀獎”。併發表教學研究論文三篇,成功申報一項省級教研項目,在實踐和研究中,實現教、研相長。
教學之餘,吳桂美還潛心科研。迄今為止在《中國文學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學刊》《求索》《湖北大學學報》《海南大學學報》等期刊雜誌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出版專著《豪族社會的文學折光——東漢家族文學生態透視》。她參與完成了3項國家級項目,主持完成了2項省教育廳項目和2項校級項目,指導大學生創新項目2項。她的東漢家族文學研究,在學術界産生了一定反響。有學者認為她的研究“或具有填補空白的意義,或具有深化與修正現有文學史觀念的作用”。來到長大後,她通過認真地思考和分析,認為地方高校科研要想出新,出特色,就必須與地方文化結合起來。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她把自己原本的家族文學研究與荊楚文化結合起來,2017年成功申報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古代荊楚文學家族研究》,不僅拓寬了自身研究方向,也拓寬了荊楚文化研究範圍,獲長江大學“高級別科研項目立項貢獻獎”。
吳桂美還不忘自己的社會責任,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服務工作。在學院她擔任了黨支部書記、院工會副主席、教研室主任等工作。這些基層事務有時瑣碎繁雜,難免佔去較多私人時間,吳桂美卻無怨無悔,儘自己的最大能力把每一項工作做好,熱心為學院服務。她常説:“學院發展好了,個人才會發展得好。為學院做一些服務工作是我的義務。”此外,吳桂美還積極參與荊州市課題項目,為荊州文化建設服務。她參與了《荊州文化簡史》《楚韻之魂》《三國文化簡史》等書的編撰,還有荊州市委宣傳部的《荊州溯源》等項目,大力研究、展示和宣傳荊楚文化的獨特內涵和魅力。
仁者不憂:春風化雨 良師益友
吳桂美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用自己的言行詮釋著教師“身正為范”的內涵。多年來,她用愛無私的溫暖著每一位學生。她經常找學生聊天,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等各方面狀況,她會四處托請同事朋友為班上家庭困難的學生尋找家教,她會為生病的同學送去牛奶,她會為貧困優秀的同學爭取各種資助,她會為讀書認真的同學送書作為獎勵,她會記得每一位學生與她私聊的問題。她發起的“每學期共讀一本書”的活動,已在兩屆學生中成功開展。她希望《把信送給加西亞》《佐賀的超級阿嫲》《追風箏的人》《溫柔的綿羊》等經典書籍能夠讓她的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到青春不悔。她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院校“優秀班集體”。無論是在校的同學,還是畢業的學生,只要有困難找到她,她一定盡力去幫著解決。同學要考研,她幫著聯繫學校,提供資訊幫助。已經畢業的同學要出書,她幫著聯繫出版社,出國留學需要大學成績,她馬上幫忙辦理。留校備考的往屆畢業生找不到考試地點,她立馬找人解決。她用自己出國的經歷鼓勵學生追逐自己的夢想。吳桂美就是這麼一個極其熱心的人,多次被評為“優秀班主任”、“談心教育先進個人”和“優秀女職工”。
她還把她的愛和熱心由已及人。學校有個老師家庭出現變故,家中只剩下一個小女孩,與年老的外婆相依為命。這個小女孩只比吳桂美的孩子大兩歲,這讓她十分同情和傷心。吳桂美擔心家庭的變故會在孩子幼小的心靈埋下陰影,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正常性格的形成。她便與所帶師範班同學商量,讓同學們每週輪流去看望小女孩,給她輔導作業,陪她聊天玩耍。她希望同學們的青春活力,歡樂笑容能帶給小女孩一絲溫暖。她説感謝同學們的默默付出,同學們卻説是吳老師讓她們學會了愛。
作為老師,吳桂美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也非常注重言傳身教,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文獻檢索與論文寫作》教學中,因課程直接關係到畢業論文的撰寫,吳桂美十分重視這門課的教學效果。學生提交課程作業文獻綜述後,吳桂美逐一批閱修改反饋給學生。另加課時對學生存在的問題集中講解,讓學生修改後再次提交,二次批閱後再反饋給學生,反覆修改直至完善。整個教學過程費時費心,吳桂美卻一絲不茍。她告訴學生,學問來不得半點假,就如做人,必須踏實認真。
2018年6月的畢業典禮上,吳桂美作為教師代表致辭,她囑託畢業生無論何時,都要保持一顆積極向上之心,堅守底線,保持善良,珍重健康,快樂生活。這分明是一位慈祥老母親對自己子女的囑託!她就是這麼熱愛自己的學生!美國訪學歸來,她給每位同學帶了一顆巧克力,巧克力雖小,卻是吳老師對同學們的愛和掛念啊!
吳桂美的真誠付出贏得了同學們的認可與愛戴,學生用自己的稿費贈予老師的鮮花,查寢時收穫的精美筆電,過生日時學生悄悄在課堂上準備的鮮花,齊唱的生日快樂歌,教師節收到來自四面八方的短信,點點滴滴匯聚成吳桂美難以忘懷的珍貴回憶,樁樁件件彰顯出吳老師教書育人的豐碩成果。
勇者不懼:篤行致遠 砥礪前行
從學生口中的“桂美姐”到“吳媽”,十幾年來吳桂美紮根三尺講臺,甘於“坐冷板凳”。她也曾遇到科研瓶頸無從下手,也會面對個別學生力不從心,也有身處異國他鄉感受孤寂,但她始終堅信發現問題,正視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渾身充滿了積極的正能量。
吳桂美于2018年至2019年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學,在此期間旁聽課程與講座,查閱書籍與資料,最主要的是參與《史記》翻譯課題組研討及具體章節的翻譯工作。異國他鄉的訪學經歷,給吳桂美帶來了新的思考。對於國際科研動態、最新學術趨勢、研究方法及手段都有了較深認知,嘗試數字人文研究,將文史課題加以數據庫分析,用學科融合、資訊量化的方式得出新成果。吳桂美吸取國外課堂精華,鼓勵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創新學習,樹立文化自信。她説她要和學生一起成長,未來的路還很長,她還要繼續努力!
回望來時路,雖有不少遺憾,但更多的是幾多歡喜。憑著對教育事業的強烈責任感,吳桂美將自己的精力和抱負全部傾注到所熱愛的教育事業,無論教學、科研、育人,都做到了兢兢業業,勤奮踏實,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績。吳桂美很喜歡《論語》中的一句話,“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未來的日子裏,她將繼續秉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師職責和使命,以高尚的師德、敬業的精神,做一個智者、仁者、勇者,成為學生真正的學業導師、心靈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