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立國之本,國之大計,從千年前墨子所言“尚賢者,政之本也”,至如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可見人才的培養對於國家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各類課程都要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同向同行,推進“課程思政”進入各地學校課堂,“課程思政”是高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為培養黨和人民需要的“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物電學院根據教育部提出的“以課程思政為目標”,將課堂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到各科教學中。
課程思政——大學物理課堂在行動
以物理學基礎為內容的大學物理課程,是高等學校理工科各專業學生的一門重要的通識性必修基礎課程,該課程對於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科學素養,正確認識客觀事物,形成唯物主義世界觀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學院徐大海教授認為,教師應當將立德樹人理念作為課程建設的主要目標,有機融合課程的內容與內涵,以知識作為載體,潤物無聲地傳遞價值理念。並針對課程思政融入大學物理課堂的途徑,提出了三條融合路徑。一是修改教學大綱,嵌入課程思政元素;二是從物理理論建立的過程開展課程思政;三是介紹近現代物理學家的科學成就開展課程思政。三條路徑涵蓋了概念學習、理論建立和科學素養培養等多個方面。
今年伊始,肆虐的病毒在給新學期教學造成不利影響的同時,課程進展陷入困頓之地。為正常開展教學工作,物電學院教師秉承“停課不停學,培知亦培思”的宗旨,進行線上教學新嘗試,針對線上課程,結合課程思政的內涵與思想,張靜老師提出了課前預習、課堂推理、課後總結等一系列具體的課堂步驟與實施措施。並且在大學物理課堂中對融入思政理念進行了實踐嘗試,以電磁學中《電磁感應定律》為例來討論如何進行課程思政。在課前,通過問題組的設置,如“奧斯特是如何發現電流磁效應?”“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建立過程?”等,要求學生通過課前預習查閱資料,培養學生認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課中,同伴教學與教師輔導相結合,以師生互動的形式,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內涵的理解,培養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掌握科學研究的方法,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科學觀。最後,通過課後作業的設置,學生深化知識內容,促進物理思維的形成。
課程思政——熱力學與統計物理課堂在行動
課程思政要求“三全育人”,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面育人。這是綜合改革的總目標,是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關鍵所在。在熱力學與統計物理課程教學中,裴啟明老師通過焦耳持續幾十年時間用電量熱法和機械熱量法等測量熱功當量實驗,表明只有持續不斷地堅持探索,才能取得科學原理的突破和確立,並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抗“疫”期間,思政建設不僅僅需要融入與貫穿整個課程的進展,更需要老師在課下對學生進行潤物細無聲的關係和呵護。裴啟明老師克服自身艱苦的教學條件,通過雨課堂與騰訊會議,積極召開主題班會,安撫學生情緒,並佈置了“國難當頭,當代大學生應該有怎樣的擔當”相關主題討論,引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
課程思政——光學課堂在行動
光學專業作為一個與其他學科緊密交叉且相互滲透的學科,是一門工程性、技術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課程,培養適應現在和未來社會的高素質高品質光學複合型人才是許多高校乃至國家需要解決的課題。為了將課程思政教學融入光學專業教育過程中,物電學院孫利輝老師在課堂上結合具體的專業課內容靈活巧妙地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比如他在介紹某個光學産品的研發時會向學生傳達産品研發及每個階段工作的內容和聯繫,在初級階段産品方案確定需要各個專業人員的全力合作,向學生傳達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從而在專業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疫情期間,孫老師積極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利用智慧教學工具和線上課程平臺做好教學工作,為更好地利用雨課堂等智慧型教學工具,增強和學生互動的教學效果,她反覆測試將雨課堂和騰訊會議平臺結合起來進行遠端教學。2月15日的公開講授線上教學示範課,她採用雨課堂和騰訊會議平臺直播獲得了領導和學生們的一致肯定。北宋大家張載有句名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孫老師在進行教學的同時,也在思考如何把學生培養為有人性、有人情、有人品、有人格的人,培養為具有價值理想、道德情操、責任擔當人。她説,無論教學方式如何改變,無論講堂面授還是遠端直播,都要注重訓練學生思維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塑造學生健全人格、錘鍊學生身心健康。
課程思政——原子與分子物理課堂在行動
課堂不僅是知識傳授的舞臺,更是價值引領的陣地,每一門課蘊含的育人功能都應該被挖掘出來。物電學院原子與分子物理專業的李松老師在課程教學中,向學生講述了我國原子與分子物理的發展歷史,在我國技術封鎖的情況下,如何開始原子與分子物理研究的發展,以此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引導學生學習老一輩科學家的光輝事跡,學習他們嚴謹的科學態度以及勇於探索的科學精神。並且要求學生們在學完本門課程後,能夠對本專業發展趨勢有比較全面的了解,能夠獨立設計實驗方案,具有獨立歸納、整理、分析實驗結果的能力,具備參加學術交流的能力,能夠不斷拓寬或開拓新的研究領域。
課程思政教育大體相當於傳統教育中的育人即德育,將是今後高校專業課的使命與建設方向,物電學院師生也在全面落實該教學模式實踐,各科教師在課堂中不斷強化思政教育意識,深挖專業課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創新教育方式。尤其在抗“疫”期間,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的創新性實踐,可圈可點可讚。師生們打破常規的教學模式,上下凝心聚力,集思廣益,匯成知識的涓涓細流,實現立德樹人的潤物無聲。(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