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發佈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全面收官之年,湖北省5個深度貧困縣戰疫、戰汛、戰貧三線發力,取得勝利。

今年以來,疫情衝擊前所未有,入梅後又遭受持續強降雨,給脫貧攻堅帶來艱巨挑戰。圍繞穩定增收,湖北省打出一系列有效應對疫情災情的組合拳。竹溪、保康、英山、巴東和五峰土家族自治縣5個全省深度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均降至0.4%以下,衝刺全面脫貧銷號。

英山縣縣長田洪光介紹,通過出臺扶貧市場主體産業獎補、貸款貼息、農副産品收購補貼等措施,所有涉農企業第一時間100%復工復産。應對洪澇災害,全縣開展生産自救,落實種養補貼,穩住農戶基本收入。主抓消費扶貧,依託扶貧“832”平臺及直播帶貨,全縣農副産品銷量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五峰未脫貧存量人口141戶283人,預計年內可全部脫貧銷號。”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縣長萬紅表示,累計投入3.71億元推進教育扶貧,沒有一名孩子因貧失學、因貧輟學。累計投入1444萬元開展就業扶貧,截至目前已輸出務工19833人,佔去年底外出務工貧困人口總數的110.14%。該縣聚焦“四類群體”,即141戶未脫貧戶、606戶脫貧監測戶、590戶邊緣戶及20戶因疫情等收入驟減或支出驟增戶,逐戶分析返貧風險點,一戶一策,確保“能摘帽、能穩住”。

竹溪縣縣長柯尊勇、保康縣縣長馮雲波、巴東縣縣長郭玲也分別介紹了所在縣脫貧攻堅的具體措施和實效。 

相關報道>>>

攻克最後的貧困堡壘

湖北5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攻堅情況

湖北省9個深度貧困縣,集中在武陵山、秦巴山、大別山等片區,分佈在國家重要的核心水源區和生態功能區,自然災害頻發,脫貧攻堅難度大。我省深度貧困縣打好組合拳,實施産業扶貧、政策兜底、易地搬遷、補足民生短板,攻克了最後的貧困堡壘。

1.82億元打了10口深井

保康縣七成以上地區屬喀斯特地貌,溶洞多,蓄水難,“天上下雨地下流,雨停三天用水愁。”保康縣縣長馮雲波介紹,千百年來,山區群眾飽受缺水的困擾,人畜飲水難,産業發展難,群眾增收難。

作為磷礦産區,受礦井出水的啟發,保康縣提出打水井的設想,但一些專家認為喀斯特地貌不適合打井。

“不適合”不意味著“一定不行”,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也要試試。馮雲波説,反覆調研論證後,聘請專業團隊,打響深井取水攻堅戰。2017年4月,專家團隊利用核磁地質探測和石油鑽探技術,經過20多天選址,在馬良鎮趙家山村打下第一鑽。4月12日,鑽到483米時,機井終於出水。當天,村民奔相走告,慶祝打出“幸福水”。77歲的村民楊德新癱瘓在床,10年沒出過家門,聽到消息後,讓兒子用三輪車把他拉到現場,手捧噴涌而出的清泉,老人熱淚盈眶。

取水成功只是第一步。隨後,保康縣探索建立“管好水、用好水”系列機制,形成“趙家山模式”,全縣推廣。目前,全縣共投入資金1.82億元,打深井10口,建水廠10座,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1677處,解決了山區群眾吃水難問題。

“扶貧車間”建在易遷點旁

竹溪縣有易地扶貧搬遷對象19972戶58271人,截至目前全部搬遷入住,實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該縣縣長柯尊勇稱,用“扶貧車間”促就業,把扶貧工廠、車間(作坊)建在易地搬遷安置點,貧困群眾“上樓住新房,下樓把活幹,掙錢顧家兩不誤”。

該縣實行縣級領導包戰區,鄉鎮、駐村幹部包村到戶責任制,做到村有冊、鄉有簿、縣有案,讓居住在深山的貧困群眾燃起希望。

科學規劃,“搬”出農村新貌。通過招標,科學規劃設計,按照隨灣就勢和靠近中心村、集鎮、生態旅遊區、産業園,尊重傳統習俗,預留發展空間,做到規模適度、生態環保、節約資源、留住鄉愁。

尊重主體,“搬”進幸福新家園。堅持搬遷對象群眾評、規劃設計群眾議、施工單位群眾定、品質安全群眾管、住房分配群眾選,配套欄圈、菜園、公廁、路燈、雜物房、環衛設施、紅白理事堂等,安置房成為了易遷群眾“安全房”“滿意房”“暖心房”。

投入5.1億元推進健康扶貧

“健康扶貧,是五峰打贏脫貧攻堅戰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縣長萬紅説,全縣7884戶、22577人因病致貧,因病致貧發生率高達37.5%。該縣累計投入5.1億元推進健康扶貧,貧困對象縣域內住院,“先診療後付費”“一站式、一票制”即時結算全面落實。

該縣抽調200多名醫護人員,組建8個健康扶貧工作專班,推動醫療資源下沉,把衛生健康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讓群眾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萬紅説。

該縣緊盯鄉村醫療衛生短板,優先保障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完成縣鄉村三級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村衛生室規範建設達標率100%。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計劃,大學生村醫全覆蓋。取消藥品、耗材加成,實行單病種費用控制,整合民政、醫保、扶貧、保險等政策,建立健康扶貧“四重”保障制度,在冊貧困戶患者全面落實“985”的健康扶貧政策。推進醫共體建設,爭取國家、省、武漢市等各級醫療機構對口支援,推動優質資源下沉,縣域就診率達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