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要
鄂州銅鏡,古之奇珍。鄂州被譽為“古銅鏡之鄉”,除了民間收藏的古銅鏡,僅市博物館藏品就多達3000余面,涵蓋自戰國至明清的各個歷史時期,數量之多、種類之全在國內絕無僅有。然而,尋求接班人和拓寬市場,仍是鄂州古銅鏡當下的兩盼。
近一月內,連續兩場鄂州副市長直播帶貨,著實令市場上冷清許久的鄂州古銅鏡“熱”了一把。
然而,作為僅存的純手工古法鑄鏡傳承人,47歲的仙有生仍憂心忡忡。20多年來,他和師傅董亞巍兩代人接力攻堅,在鄂州成功復原古代青銅範鑄工藝。
然而,尋求接班人和拓寬市場,仍是鄂州古銅鏡當下的兩盼,“否則好不容易復原的手藝將再度失傳。”仙有生説。
師徒攜手,600多種古銅鏡成功複製
鄂州被譽為“古銅鏡之鄉”。除了民間收藏的古銅鏡,僅市博物館藏品就多達3000余面,涵蓋自戰國至明清的各個歷史時期,數量之多、種類之全在國內絕無僅有。
鄂州古銅鏡的特別之處在於,“模”板製作好後,還需製作一塊“范”板,合二為一才是一整套的鑄鏡器具。但晚清以後,古銅鏡製造的範鑄工藝技術失傳,一度成了難解之謎。
從1995年起,董亞巍、仙有生師徒應鄂州市博物館邀請,以唐朝以前的出土器物為模板,根據古籍文獻進行研究和試驗,逐漸掌握了青銅器範鑄的18道工序,包括制模、泥范造型、泥范焙燒、合金配製及熔煉澆鑄、鑄後加工、透光等,並先後復原複製出600多個品種的古銅鏡。
“這裡製作的每一面銅鏡都可與出土文物的使用材料、製作工藝看齊。按師傅傳給我的密方,將原始的土和銅、錫、鉛等金屬原料調配,經燒制後不變形、不透氣。”仙有生説,邁出這一步就花了數年時間。
不僅法古,也有創新。師徒倆採用現代耐火磚砌窯,將進火口設置在窯內上部,將出火口留在窯內底部,採用鼓風機迫使火焰在窯內“上進底去”,燒制出的器具既能徹底脫水,又不會燒壞。“這一獨特設計被命為鼓風倒焰窯,並獲批國家專利。”仙有生説。
2005年,年滿60歲的董亞巍退休返回陜西老家,仙有生則帶隊堅守攻關。
鑄鏡手藝誰來接班
2016年7月,“青銅鏡修復及複製技藝”入選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鄂州市博物館展廳背後的兩層樓內,便“藏”著古銅鏡復原複製的實驗室。
八月盛夏,仙有生和兩位同樣年近五旬的助手正忙碌著,制范、熔煉、澆鑄、研磨……“最高峰時,這裡有近30人在工作,常常忙至通宵達旦。”他説。
借助現代科技手段,仙有生帶領助手們還發明瞭一種透光青銅鏡。
他在實驗室為記者演示:將一面銅鏡靠近白色墻面,用手電筒照射鏡面,墻上立即映射出一個“福”字,但以肉眼看鏡面,卻是光滑透亮,不見一絲紋路。
師傅董亞巍離開時,留下一本書《範鑄青銅》給仙有生。15年後,隨著年紀漸增,仙有生一直苦於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
起初,他想把手藝傳給自己唯一的兒子,可兒子不感興趣,“對年輕人來説,這是個苦活累活,沒有發自內心的熱愛,很難堅持下來。”
如今,有不少人找到鄂州市博物館定制,專門把親朋的照片嵌入,或作為禮物贈送,或作為紀念品珍藏。“這得益於加工過程中有一道獨特的水磨方法。”仙有生説,鑄造方法雖有文字記錄,但並不意味著不會失傳,有些技藝需要在不斷實踐中傳授,需要學徒慢慢體悟,直至爐火純青。
亟待尋找市場突破口
手工打造的古銅鏡,不但鑄造工藝精良、形神兼備,且鏡背紋飾清晰,精美絕倫。根據大小、紋飾不同,一面鏡子的市場售價在300元到3000元間不等。
曾經,鄂州古銅鏡銷售有過10餘年輝煌,年銷售收入最高時達300多萬元,“有的商家挑著籮筐來進貨,尤其小銅鏡供不應求。”
時過境遷,這一手工藝品漸漸淡出市場。
“不是沒有市場,而是沒有找到真正的市場。”鄂州市博物館館長秦昌林介紹,過去領導出訪、商業交往等活動,古銅鏡往往是首選的地方特色禮品。然而,僅依靠這些渠道難以持續。對目標消費人群研究不透、行銷思路跟不上時代步伐,才是鄂州古銅鏡近年來難以打開市場的重要原因。
如何讓大眾重新認識並接受古銅鏡,是擺在鄂州市博物館面前的一道難題。
作為古人的日常用具,銅鏡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除照鑒儀容外,還用於婚姻禮聘、宗教法器、賞賜等場合。而對現代人來説,銅鏡在生活中的使用頻率越來越低。
“從某種意義上講,尋找市場上新的突破和尋找傳承同樣重要。”在秦昌林看來,市長直播帶貨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賣了多少面古銅鏡,而是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這一湖北的歷史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