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5日上午8時,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馬來西亞砂撈越州婆羅洲大道升級改造項目重點工程之一——跨拉讓江特大橋正式建成通車。

跨拉讓江特大橋全長1194米,橋面寬12.9米,為現澆混凝土箱梁結構,其中主跨為5跨連續鋼構橋,跨越馬來西亞最長的河流拉讓江,兩側引橋為頂推混凝土連續梁橋。作為本標段線路中最長的橋梁,拉讓江特大橋的建成通車,將會有效緩解現有交通壓力,大大縮短從沙巴州到砂拉越州的往返時間,對拉動自然資源豐富的砂撈越州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中鐵大橋局馬來西亞砂撈越州婆羅洲大道項目部負責人郝曉巍介紹,在拉讓江特大橋的建設過程中得到了馬來西亞交通部、當地政府以及領事館等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援,為項目建設創造了非常好的施工環境;集團公司也在後臺層面給予技術等支援,同時項目也以品質好、進度快以及頂推施工技術的良好應用,得到了業主及當地政府的一致好評。

該項目自2017年6月1日正式開工以來,全體參建人員秉承精細化、標準化管理的思想理念,從小事入手,對每個細節精益求精。同時根據施工實際情況,推行“中外混合班組”制度,實現了中國工人和外勞“一帶一”至“一帶多”的跨越,將班組和工點綁定,以進度、安全、品質為考核,確保施工穩步推進;推行勞務管理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同管理“五同時”,加強對勞務人員的控制力度,增強勞務人員的歸屬感、認同感和主人翁意識,為項目勞動力提供保障,提高管理和勞動效率,確保項目部以高起點、高要求、高速度地完成好各項施工管理工作,為如期實現拉讓江特大橋建成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此外,項目部將本項目作為海外項目優秀年輕人才的培養基地。項目部22名管理人員中,36歲以下青年員工有20人,平均年齡為28歲,在實行新員工雙導師帶徒制度“傳、幫、帶”的同時,還安排年輕技術員作為工點技術負責人,對自己負責工點的技術、品質、安全全權負責。通過磨煉加快他們自身的成長,為接下來開拓馬來市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鐵大橋局馬來西亞砂撈越州婆羅洲大道項目總工李峰説,引橋的連續頂推施工和0.8米預製管樁基礎是該橋的難點和重點。拉讓江特大橋引橋縱坡坡度大(達到4.5%),且墩身較高(最高達19米),墩身截面較小(2.4米×8.05米),屬於柔性墩上多點自動連續頂推施工。該項目部根據柔性墩不能承受單方向過大的水準推力的技術難點,制定了多點頂推施工方案,將頂推力分散到多個橋墩,主墩上都安裝頂推水準千斤頂,並要求每個橋墩上水準千斤頂拉力與梁在滑道上摩阻力相平衡,保證了橋墩的安全。施工時先在橋臺臺後路基處搭設節段梁預製及頂推平臺,再在平臺旁拼裝導梁,現澆第一節段箱梁,利用大噸位汽車吊機安裝導梁,在墩頂安裝頂推及滑道裝置。待節段梁張拉壓漿完畢後進行頂推,把節段梁頂推出現澆位置後開始第二節段的現澆預製。依次類推,待所有節段頂推到位後起頂安裝永久支座。而引橋採用直徑0.8米的預製預應力混凝土管樁基礎,單個承臺為垂直樁和斜樁結合的群樁基礎,單樁承載力達350噸,採用成品樁節接長錘擊沉入的施工工藝,經濟環保。為滿足設計標高和承載力雙控的原則,比選採用錘擊能量傳遞率高、環保效果好的液壓錘打樁機,確保了施工品質,成樁效果好。

拉讓江特大橋在疫情後的建成通車,大大激勵了項目全體參建人員的勞動幹勁,必將更早更快地實現項目剩餘橋梁的建成交付,成為海外精品工程名片,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踏出堅實一步。

據悉,馬來西亞砂撈越州婆羅洲大道升級改造工程是連接砂撈越州與沙巴州的公路升級改造工程,線路全長約550公里,全線共劃分為11個標段,每個標段從50公里到70公里不等。項目總投資預計約為160億林吉特(256億人民幣),是迄今為止東馬境內規模最大的基建項目。中鐵大橋局承建了第七標段中的四座橋梁,分別是拉讓江特大橋、烏也大橋、詩巫立交和蘆樓立交。

截至發稿日,詩巫立交和蘆樓立交均已完成主體施工,待附屬工程結束也將通車,烏也大橋已開始橫隔梁及橋面係施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