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佈了“基於教學改革、融合資訊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區名單(簡稱“國家級資訊化教學實驗區”)。

宜昌市伍家崗區

荊州市沙市區

咸寧市鹹安區

榜上有名

“國家級資訊化教學實驗區”

要做什麼?

《通知》提出了三項工作要求

一起來了解

各實驗區要認真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發揮網路教育和人工智慧優勢,創新教育和學習方式”的要求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品質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紮實有效開展實驗探索,切實把實驗工作作為推動本地教育教學改革、提供公平而有品質教育的有力支撐和重要抓手。

一、明確工作定位

堅持立德樹人,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將資訊技術全面融入于教學過程的路徑、方式和方法,深入研究資訊技術在各學科教學中的合理應用,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創造適合每一個學生發展需求的教學活動,促進學校育人模式轉型和區域內學校共同發展,充分利用資訊化服務學生學習、服務教師改進教學、服務全面提高教育品質,以教育資訊化帶動實現教育現代化。

二、加強組織領導

創新工作機制,有效整合資源,協調教學相關部門共同推進,保證日常教學與實驗工作的一致性,保障實驗工作可持續發展。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認真完善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進度安排、配套政策、經費保障、責任主體和預期成果等內容,突出導向性、創新性、操作性、實效性。同時,圍繞年度工作任務,開展豐富多樣且富有成效的研討活動,及時總結經驗、分析問題,不斷改進完善實驗工作。鼓勵實驗區之間建立協商合作機制,加強交流、協同推進,更好地發揮示範引領作用。

三、勇於探索創新

圍繞課程和教學改革目標任務,結合本地實際,選擇適宜的教與學新模式。鼓勵各實驗區充分利用國家中小學網路雲平臺、省級平臺和本地平臺開展線上線下混合教學,優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內容,促進教學組織方式重構和教學方法創新;著力提升師生資訊素養,利用資訊技術調動學生學習的內生動力,促進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探索運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推動數字資源內容監管、確權保護、共建共用;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數據的收集,開展教學分析與過程性評價,實現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推動個性化自適應學習;探索以學生學籍號作為“教育身份證”,聯通不同平臺與工具應用之間的學習數據,推動學習大數據應用;推動“網路教研”“跨學科教學”“編程教育”“人工智慧教育”“智慧課堂”“數字閱讀”,為教學改革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