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在位於武昌的北京大學湖北校友會,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隊員王奔、吳超和北大基礎醫學院老師楊恩策一起,與四位湖北學子面對面交流,回答學生和家長們關心的大學學習、生活、未來發展等方面的問題。

千里之外,我國著名神經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韓濟生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勉勵學子們不忘初心,勇攀醫學科學高峰,努力成為德才兼備、勤勞勇敢的優秀人才。

92歲院士連線寄語“勤勞勇敢”

韓濟生院士隔空寄語準醫學生們,“在北大,凡是沾上博雅兩字,對你們的要求會更高,一般來説是德才兼備,這是一個標準。但是我認為德才以外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勤,勤奮、勤勞、勇敢。比如説在我們武漢遇到新冠病毒的時候,有的人就在一旁指指點點,講一些不滿意的地方,但我們更重要的是要貢獻自己的力量,哪怕做一個志願者。所以我們在這裡説要德才兼備,勤勞勇敢。”

“我們會為這些同學專門設立博雅學堂班,在課程設置、師資配備、資金投入、活動空間等方面進行專門設計,為學生們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北大基礎醫學強基班學業輔導員楊恩策介紹,針對入選“強基計劃”的學生,北大將安排院士、傑青等頂尖學者為學生授課,以“1+X”的方式為每名學生配備一名專業導師和多名跨學科導師,在課程學習、科學研究、職業生涯規劃、素質教育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提供引領、指導和幫助。

未來將成交叉學科複合型人才

現場,楊恩策老師為家長們最關心的孩子未來發展方向問題,作出詳細解答。“未來,這些同學可以往精準醫學、智慧醫療、高性能醫療器械三個方面發展。”楊恩策説,精準醫學是對患者通過一系列手段進行精準的診斷治療,“這樣我們就能提高疾病的愈後,使大家生活得更幸福。”

智慧醫療即把網際網路+技術、人工智慧影像識別與醫學相聯繫。“未來的醫學也許是血管裏的奈米機器人,也許是能夠幫助我們做臨床決策的智慧醫學,也許是5G時代的遠端診療、超遠距離的手術。比如,北京的醫生在電腦前就可以為邊遠地區的患者排除病痛……”楊恩策説,高性能醫療器械方向則是面向“中國製造2025”的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輸送整合創新的領軍人才。

“醫學正發展成一門交叉學科,而我們這些有志學醫的同學也不應局限自己的眼界。”聽完老師的介紹,畢業于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的高進一同學表示,進入大學後,她將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成為複合型人才,是時代對醫學生的期許,也是我的期望。”

我省49名學子入選北大強基計劃

今年,北京大學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即強基計劃),通過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選拔一批有志向、有興趣、有天賦的青年學生進項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後備人才。北大“強基計劃”招生分為三個專業組別,其中之一為醫學組。考生僅可選擇一個專業組進行報考,各專業組單列計劃,單獨排隊入圍及錄取。

按照北大強基計劃招生簡章要求,兩類學生可以申請強基計劃:一是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劃定分數線為準),且高考成績達到該校在該省份強基計劃招生入圍標準;

二是破格錄取,對於獲得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學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全國決賽二等獎(含)以上成績的考生,高考成績達到所在省份本科一批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合併錄取批次省份以各省份劃定分數線為準)可入圍相應省份的強基計劃考核。破格錄取入圍且最終被錄取的考生不佔已公佈的強基計劃招生計劃。

據北京大學湖北招生組組長崔小勇介紹,今年北大在鄂強基計劃招生指標為30人,破格錄取入圍且最終錄取考生19人,合計4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