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來自湖北省水利廳與省應急管理廳的兩組數據令人振奮:截至4日,今年汛期全省水利設施發生險情52處,而在2016年,僅江河湖堤就發生潰堤、管涌等險情600多處;今年全省洪災損失255億元,比2016年的750億元大為減少。

治鄂先治水。2016年大洪水後,我省實施水利三年補短板四大工程,建成之時就遭遇了今年的“暴力梅”。事實證明,這些工程經受住考驗,交上了圓滿答卷。

在勝利中保持清醒頭腦。我省今年防汛抗洪雖然取得決定性勝利,但在主汛期中也暴露出一些新的不足與軟肋,將我省水利剩餘短板儘快補長,迫在眉睫。

建成即遇“大考”

2016年的罕見洪澇災害,曾給湖北人民帶來巨大損失。

痛定思痛,洪水過後,在國家大力支援下,省委省政府制定了水利補短板三年行動計劃,投資170億元實施“四大工程”:新建12座重點外排泵站,加固梁子湖、洪湖、汈汊湖等五大湖堤,治理漢江等14條入江支流,除險加固1280座小型病險水庫。

為了讓工程儘快開工,省委省政府科學謀劃,建立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下放審批許可權,一年內就完成了所有項目的審查審批。建立部門協作機制和行業分級負責制,發改、水利部門積極爭取中央資金,及時分解下達投資。水利部門制定路線圖、時間表和責任清單,挂圖作戰,實行半月一推進、一月一調度,對工程建設進度滯後、履職不力的單位或個人進行通報、約談,全力推進工程建設。

經過3年緊張施工,到2019年底,四大工程主體基本完工,全新的戰洪物理“拼圖”大體完成。

但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迫使部分收尾工程停工。

疫情之中,未雨綢繆。4月,全省仍處在嚴格封控的時刻,我省優先安排多個水利工程提前復工。

搶抓工期,在5月汛期到來之前,四大工程全部完工,1280座重點小型病險水庫加固完畢。

進入6月中旬,一輪輪大洪水考驗接踵而來。

“四大補短板工程大幅提升了我省防汛排澇能力。”省水利廳副廳長焦泰文介紹,螺山等12處重點外排泵站,新增排澇能力750.4立方米每秒,重點排區排澇能力增加一倍;漢江等14條重點入江支流治理工程,新建加固河堤2050公里,加固護坡549公里,疏浚河道205公里,防洪標準普遍由不到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洪湖等五大湖堤加固已完成主體工程,共加固湖堤356公里,新建穿堤涵閘等建築物204處;1280座小型病險水庫完成除險加固,恢復庫容2300萬立方米,年新增供水能力1750萬立方米。

四大工程個個頂事

今年的“暴力梅”,長達43天,比正常年份多17天,梅雨量637毫米,比2016年多109毫米。

大水之中見真經。

“今年洪水比2016年大,但全鎮沒有大的險情,魚池、稻田基本沒有受災。”洪湖市螺山鎮鎮長李克貴説,這是補短板帶來的直接效果。

洪湖市和監利市是典型的水窩子地區,承擔該區域排澇重任的螺山泵站始建於1973年,設備老化,排澇能力不足。2014年、2016年等年份,兩地多個鄉鎮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特別是2016年,監利市290多萬畝農田一半以上受災,洪湖螺山鎮僅魚池就有3000畝被淹。

2016年後,我省拆除重建螺山泵站。“新螺山泵站排澇能力達198立方米每秒,比舊泵站增加一倍。”站長舒勤和介紹,截至8月2日,泵站持續運作53天,抽排洪水9億立方米,有效降低了洪湖水位。

李克貴介紹,2016年螺山鎮內24公里洪湖湖堤全線加築子堤,周邊多個鄉鎮派勞力支援;今年全鎮無大的險情,防汛人員富餘,還派出300多人支援相鄰的新灘鎮。

“事實證明,四大補短板工程個個頂事,都發揮了顯著的防洪減災效益。”省水利廳廳長周漢奎稱。

五大湖湖堤長期高水位運作,均經受住考驗,2016年大洪水時險象環生的窘境得到徹底改變;新建12處重點外排泵站累計抽排22.9億立方米,極大緩解了區域內澇壓力;14條入江重點支流中8條超警戒或超保證水位,加固後的堤防未發生較大險情;1280座除險加固的小水庫,不僅未出現險情,還蓄水1.61億立方米,既削峰攔洪,又為後期抗旱儲備了水源。

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武漢江夏金口泵站,是斧頭湖重點排澇泵站之一。今年7月12日,該泵站因超駝峰運作關閉。關鍵時刻,補短板新建的金口二站發揮了重要作用。

省水利廳湖泊處處長張笑天介紹,金口二站今年累計排水2.7億立方米,若無該泵站,斧頭湖水位將超過湖堤0.8米,全線需加築子堤,武漢、咸寧等地將受嚴重威脅。

在曾經的歷史險段,洪水依舊兇猛,但境況已然全部改觀。

今年,長湖水位超保證0.57米,超歷史最高水位0.11米。7月中旬,記者沿堤行駛幾十公里看到,堤防除了散浸等小險情外,無大的險情。

“湖堤加寬加高了,堤內護坡也硬化了,防汛值守更有底氣。”沙市區觀音垱鎮朱場村60歲的余秀梅,曾參加過1998年、2016年防汛,見證了補短板帶來的顯著效果。

張笑天介紹,今年長湖險情比2016年減少了68處,未出管涌等重大險情,搶險人員及武警力量投入減少2萬人次。

斧頭湖是五大湖中超保證時間最長的。“最高水位超過2016年,但湖堤加固後,未出現大的險情,搶險救援耗費的物力財力大幅降低。”咸寧市水利和湖泊局局長劉中英介紹,2016年大水時,湖堤到處滲漏、脫坡,大風一吹,就害怕有險情發生。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省僅江河湖堤就有險情627處,而今年截至8月4日,全省水利設施險情僅52處。

新現軟肋急需破除

7日18時,省防指將防汛應急響應調整為Ⅳ級;今年,我省防洪減災已經取得決定性勝利。

大水之年未有大災大痛,也不再痛定思痛,但仍要在勝利中找不足。

今年大汛中,我省暴露出一些新的軟肋與不足,亟待後期進行治理。

據介紹,1998年大洪水後,國家在治水上加大投入,優先考慮大江大河的治理。2016年之後,開始整治中小河流與連江支堤以及一些水庫,但是受財力所限,並沒有全覆蓋,沒有整體治理,致使今年險情頻發。

富水河干流潰口3處,支流決堤6處,超過30萬名群眾、50萬畝農作物受災,決堤、潰口均發生在50多公里未完成治理、未加固整治的堤段。

“教訓很大!洪澇災害暴露出我省水利基礎設施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環節。”省水利廳規科處處長程國銀介紹,部分重點中小河流尚未系統治理,堤段不達標。陽新富水河、黃梅考田河、武穴荊竹河等中小河流也未系統治理。部分重要控制性涵閘年久失修、病險問題突出,武漢金口泵站、咸寧余碼頭泵站等重要泵站出現超駝峰現象。斧頭湖外排泵站武漢金口泵站超駝峰運作,若無金口二站排險,會導致江水倒灌,相當於大堤潰口,後果不堪設想。部分大中型水庫存在病險,一批小型水庫仍然在吃幾十年前的老本,亟待加固。浠水白洋水庫發生1200平方米脫坡險情,危及3個鎮近3萬群眾。

此外,一些中小城市,雖然“看海”現象少了許多,仍然有不少漬水點,“小雨小災,大雨大災”;對於來如風、去如電的山洪防範,更是短板不少;部分水利工程資訊化建設滯後,監測預警水準有待提升,500多座水庫還未建設水雨情自動監測設施。

抓緊謀劃,再補短板。

我省已經著手計劃啟動新一輪補短板三年行動計劃,初步計劃圍繞四方面進行整體治理,補強短板:重點中小河流系統治理,確保綜合防洪標準達到10至20年一遇,部分城區段達到30年一遇;重要控制性閘站改造,對上世紀建設的年久失修的大中型泵站進行更新改造,對大中型病險水閘進行加固,對易澇地區重點泵站進行擴建或新建,緩解低窪地帶“關門淹”問題;提升重要湖泊防洪達標水準,確保防洪標準達到10至50年一遇;對白洋河等三類壩的大中型水庫進行全面加固。此外,實施水庫監測預警能力提升、水文測站建設等項目,提高水利監測決策智慧化水準,提升山洪防範水準。

堅持問題導向,瞄準新的軟肋與不足,荊楚治水,正開啟新一輪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