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2020年武漢市初中畢業體藝特長生資格認定測試開考。圖為體育考生在關山中學進行短跑考試。

2020年7月16日,距離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整整100天。

這100天,武漢加速重啟,“雲”招商、“雲”簽約,復工復産,搏殺二季度;繼續繃緊安全的弦,推進疫情防控常態化,開展集中核酸檢測;保高考、戰汛情,“突出重點、全力以赴,盡銳出戰、決戰決勝”。

這100天,武漢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爬坡過坎、滾石上山。面對一場場大考,武漢一仗接著一仗打,一關連著一關闖,積小勝為大勝,為疫後重振和高品質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這是連續作戰的100天——

武漢重啟當天,以一場“雲招商”吹響戰鬥的衝鋒號。國內外近百家知名企業高層及商協會代表“屏對屏”“線連線”相聚雲端。69個投資項目當場“雲簽約”,總金額2451億元。兩天后,總投資達1865億元的100個重大項目又在武漢集中開工。

疫後重振的武漢緊鑼密鼓,經濟高品質發展快步推進。

4月“大城重啟”、復工復産,5月集中核酸檢測、測出安全與乾淨,6月經濟發展再加力、“搏殺二季度”,7月保高考、戰汛情、守土有責決戰決勝……短短3個多月裏,武漢連續正面作戰,“硬杠”各種大仗硬仗惡仗,毫不退縮。

6月28日,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共武漢市委關於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快推進超大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決定》《中共武漢市委武漢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答好時代考題。

100天的連續考驗,驗證了武漢不愧為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不愧為英雄的人民。    

這是敢打敢拼的100天——

打開城門不等於打開家門,武漢重啟後,堅持疫情防控不鬆懈,繼續在防疫的道路上拼打。“保持社區排查力度,工作不松、要求不變、標準不降”,在下沉幹部有序撤離以後,物業單位、小區業委會,志願者積極參與,構築起群防群控的人民防線。

這100天裏,武漢經濟發展逐步駛上高品質發展的正軌,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復工復産,“滿弓發力”成二季度主基調。

4月,華為公司的長江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在漢揭牌。這一項目從想法提出到落地,用時一週;

5月,武漢地鐵59個在建標段全面復工,全年445億元投資目標一分不減,1.5萬名施工人員全部到崗,日增産值逾億元;

6月,小米集體進駐新落成的小米武漢總部大樓,武漢市又與小米集團、金山集團簽訂小米、金山(武漢)總部二期項目戰略合作協議……

疫後重振困難重重,客觀形勢要求武漢不能走尋常路,要敢打敢拼、殺出血路。武漢要求,各級各部門要當“有呼必應、無事不擾”的“店小二”,把企業和群眾的事當成自己的事,第一時間解決問題和困難。“搏殺二季度、衝刺三季度、決戰四季度”,武漢正努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這是從嚴從實的100天——

千萬人級別的核酸檢測,在全世界也是罕見的大事,武漢幹下來了。

從5月14日0時至6月1日24時,武漢集中核酸檢測989萬餘人,未發現確診病例。這一結果向全世界傳遞出資訊——武漢是乾淨的、安全的。

高考延期一個月,戰疫和戰汛雙重壓力疊加。7月8日17時許,5萬餘名高考考生走出考點的同時,武漢交出了一份圓滿答卷:全市考點無體溫異常發熱考生、無備用隔離考場啟用、無突發事件、無考務偶發事故、無因漬水和交通問題誤考考生。5個零的答卷體現武漢應考“硬實力”。

一支頂得上、過得硬的幹部隊伍,是事業成敗的關鍵。大城重啟以來,武漢多次在強化幹部隊伍建設上發力,要求著力培育“實幹型”“攻堅型”“創新型”“團結型”“廉潔型”幹部,將有經驗、有點子、能扛事的能將幹將,配備到“一把手”崗位、充實到重要崗位。

這100天裏的每一場仗,需要每一位參與者的勇於擔當和守土盡責。“嚴”和“實”的作風,是我們打勝仗的堅強保證。    

這是盡銳出戰的100天——

打大仗打硬仗,必須派出主力部隊,用上最精幹的力量。

28.77米,7月12日-13日,武漢水文史上第四高洪峰通過武漢。面對洪峰,武漢的底氣在哪?一組數據顯示,截至15日15時,全市累計出動巡堤查險人員共213636人次,其中縣級以上領導幹部5756人次,軍警2704人次。

一批英雄的武漢人奮戰在長江、漢江大堤上,有的才下抗疫戰場又上防汛大堤,有“父子兵”攜手堅守抗洪一線,有高考生主動請纓駐守大堤,有“00後”組成的巡堤隊伍……

7月1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疫苗研發實驗室和生産車間綜合體落成。這一車間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的設計年産量,是1億劑。

當下,從戰疫到戰汛,武漢廣大幹部盡銳出戰,脫下防護服再穿深筒靴。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各級領導幹部深入防汛一線,巡堤查險,轉移群眾,調運物資,築牢防汛的“銅墻鐵壁”。

100天前,武漢是世界的風暴眼。100天后,武漢成為一個風向標,為疫後重振、復工復産、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輸出更多“武漢樣板”“武漢經驗”。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通過一次次大考後的武漢,必將撥雲見日,遇見更強大的自己、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