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想像中,考古是什麼?是老教授們背著小鏟子、小刷子在昏暗的墓室裏敲敲打打去“挖寶”?或是《盜墓筆記》裏的奇駭冒險?都不是。

棗樹林墓地車坑內,考古隊員細緻清理銅車器。

2020年5月5日,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參與這次考古的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群“80”後、“90”後的年輕考古隊員。

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記者先後3次跟隨這群年輕的考古隊員,深入到五六米深的墓坑、出土文物修復室用鏡頭記錄文物發掘和修復的過程,也記錄下他們心中對考古的理解和追問。

郭長江副研究員(中)與考古隊員正在察看曾公求編鐘銘文和紋飾。

從文物庫房到整理間,“雙人成行”搬運文物。

據隨州棗樹林墓地考古項目負責人郭長江副研究員介紹,“他們的隊伍相對全國考古隊伍來説,是年輕的。作為80後的他,算是年長的了。大多隊員都是91、92年出生的。”在他看來歷時3年的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的勘測、發掘和整理彌補了春秋中期曾國考古的缺環,是在“補楚史,補兩周史,也是在補史書上沒有記錄的曾國史”。

考古隊員陳虎正在對青銅器銘文進行拓片。

對於考古隊員來説回家是件奢侈的事情。據郭長江回憶:“2019年1月的一天,我從外地回到武漢,下午到學校門口接兒子放學,兒子在人群中突然看到了我,飛撲到我懷中。”他既心酸又無奈,“兒子看到我身邊的行李箱,很開心,以為我出差回來陪他過週末了,其實我馬上就要動身。”讓他欣慰的是,那天,中央電視臺10頻道《探索發現》欄目播放了隨州棗樹林墓地發掘紀錄片,7歲的兒子看得十分認真,在眾多出土文物中一眼就認出了編鐘和鼎,還很專業地發現了編鐘上的銅銹,比看到電視上的爸爸還興奮。

棗樹林墓地經過考古隊員精心發掘清理後的車坑內,馬車輪轂遺跡清晰可見。

隊員李曉楊是一名“90”後,他告訴記者,考古是一件隨時可能發生驚喜的工作。上學的時候,田野考古老師經常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鏟會挖到什麼”。“在發掘中,我們發現的一截樹枝、一片樹葉和若干果核,都要研究透徹,這些遺物是否因墓葬被盜擾都要得到準確答案。”李曉楊好奇心特別強,“當發掘一個遺跡時,探索慾望會讓你忘卻一切,就像看一部電影,會特別渴望看到結局。不過,更多的是平凡、普通、繁瑣,是樸實的發掘、測繪、記錄、整理。”

技師張艷芳正在修復拼接破損陶器。

來自湖北荊門的修復技師張艷芳是考古隊為數不多的女隊員,也是“80”後,有著13年的考古工作經歷,在此次棗樹林發掘中出土了一件殘缺的陶鼎。當時,這件陶鼎已碎成了100多片。每次修復她都小心翼翼地用噴槍加熱陶鼎碎片,經過半個多月的不斷比對、吻合,當最後一塊殘片拼上去,一件完整的陶鼎呈現在她面前時,她感嘆道:“像孩子玩拼圖一樣特別有成就感!”

技師劉申迪在描圖。

説起工作中的艱辛,在隊員們看來,風吹、日曬、雨淋都是工作的一部分。聊起和現在很多“後浪”追求的快節奏、高回報,隊員們有自己的見地,“都是年輕人,工作和追求沒有高低之分,快和慢都是相對而言。找到心中的價值感最重要,幸福的生活是奮鬥出來的!這麼多年,一次次重現文物的原貌,讓歷史復活,讓今天更加明晰,就像讓2000多年的生命再次發光一樣,這種價值感和獲得感,也是當下年輕人的渴望與追求。”

為何選擇考古?他們説:“研古鑒今,以史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