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久久為功方可善作善成。
近日,武漢市委辦公廳印發《武漢市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進一步聚焦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提出系列重要舉措。
直面作風突出問題,武漢迎難而上。《若干措施》定下“硬杠杠”,以對黨和人民的事業高度負責的態度,和抓鐵有痕的堅定決心,力求突破解決好長期困擾基層的頑癥,堅決打贏作風建設這場硬仗。
始終把群眾需求放心上,近三分之一舉措涉及基層
5月29日,武漢市民之家,市民在稅務服務窗口辦理業務。記者喻志勇 攝
“各種各樣的惠企政策摞起來‘五指厚’,太多太雜,怎麼落地?”有企業家反映,惠企政策出臺快、力度大,但存在零星分散、不易搜尋的問題,十分困擾。
這一問題在這次《若干措施》中提出針對性解決辦法,要求建立全市政策一網通,對現有惠企政策分類梳理規整。
“讓企業家把政策搞得清清楚楚,比如商貿業、製造業,一點點歸類關鍵詞,可適用的相關惠企政策一目了然。”市委辦公廳負責起草《若干措施》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此形成“一策一表”,強力推進惠企政策落實落地。
這位負責人介紹,《若干措施》共計19條,起草之初即確定“以人民為中心、人民至上”的思想根基。這一理念在《若干措施》涉及優化營商環境、推進惠企政策落地方面表現尤為突出。
前段時間,“90後”鑫鴻昌建材公司創始人陳鑫通過“漢融通”平臺,幾天就拿到了13萬元信用貸款,他感慨:“復工復産的救命錢這麼快到賬,讓小微企業看到了希望!”
為進一步用好600億元紓困資金,解決進度慢、門檻多等問題,《若干措施》要求進一步優化提升“漢融通”平臺功能,探索建立政策牽頭部門協調代辦機制,避免基層或市場主體多方跑路、多環節協調,加速為中小微企業“輸血”紓困。
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注重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重“痕”不重“績”、留“跡”不留“心”也是群眾反映較多的一個問題。《若干措施》提出改進考核方式,推行“網際網路+執法”模式,建一個統一考核平臺,實現基層考核資訊共用,把關注放在日常,避免集中扎堆考核。
《若干措施》近三分之一內容涉及到為基層減負、厘清部門職責、關心關愛基層等方面,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要求“一類事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統籌、一個事情原則上由一個部門負責”,堅決解決部門履職中銜接不到位、推諉扯破等問題,對社區“奇葩證明”“多頭表格”開展專項整治。
始終把基層困難、群眾需求放在心上,武漢市委要求,用心用情用力紮實做好每一項工作,一件一件抓落實,克難攻堅。
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近乎每條舉措都有時間表
5月22日,江漢區黃孝北路建設社區工作人員拿著綠碼牌和電子測溫儀為往來車輛的司機進行體溫測量和掃描。記者詹松 攝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武漢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為疫後重振提供堅強的作風保證。
細讀《若干措施》、了解背後的過程,鮮明的特點撲面而來:此次重磅舉動,特別強化“獲得感”、操作性,具有鮮明武漢特色,讓基層“看得見、摸得著、能感受、得實惠”。
“實”是這份文件的鮮明底色。19條措施,近乎每條都明確規定了落實時間,提出一系列舉措,大都要求有針對性地出臺具體實施方案、操作辦法或事項清單,有抓手,可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