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荊門市漳河水庫四幹渠蘇畈節制閘閘口,一股晶瑩透亮的清泉噴涌而下,一頭扎入竹皮河中。

蘇畈節制閘是四幹渠的泄洪閘,過去只在需要泄洪時才開閘,如今常年開閘泄放生態流量,以保證竹皮河不斷流。

常態泄流+動態補水 河道常年不斷流

“以前幾天不下雨,竹皮河就幹了。”漳河水庫四幹渠管理處處長朱清和介紹,竹皮河是條季節性河流,匯水面積小,稍遇乾旱就沒水,對流域水生態影響較大。

2017年底,為改善水庫下游河道生態環境,全省大中水庫開始實施生態流量泄放。省漳河工程管理局積極響應,2019年通過漳河水庫壩後電站向漳河下游河道泄放生態水量18458萬立方米;在四幹渠,新建改建楊樹港等4個閘口,向竹皮河補水,放水量根據水庫蓄水量、乾旱程度動態調整,全年泄放量在4000萬立方米左右。

石門水庫是我省興建最早的一座大型水庫,也是漢北河流域的龍頭水庫。為減輕水庫對下游河道環境影響,石門水庫通過石門幹渠向漢北河上游的長灘河和鄭劉橋河泄放生態流量,水量按水庫庫容和上游來水多年平均流量的10%控制。

站在鐘祥市長灘鎮大洪村石門幹渠邊,只見清澈的渠水通過新建的鬥門,嘩嘩流入長灘河。石門水庫管理處副處長張勇介紹,這座鬥門是新建的,每秒按0.3立方米泄放,鬥門建好前是通過下游近500米遠的饒家衝泄洪閘生態泄流,由於閘門較大,流量不好控制,今年便新建了鬥門。

除常態化泄放生態流量外,石門水庫還根據當地降水量、下游生態需求,動態向河道補水。今年1月,石門水庫向長灘河臨時生態調水,持續十幾天,共補水80.35萬立方米。

荊竹水庫是武穴市最大水庫,保障著7.5萬畝農田灌溉和8萬人飲水安全。去年,荊竹灌區遭遇特大乾旱,武穴市積極爭取,從蘄春縣大同水庫引水400多萬立方米,在滿足農業灌溉和群眾飲水的同時,儘量下泄生態流量,讓下游幾十公里長的荊竹河河道不斷流。

湖北省水利廳水庫處副處長李凱介紹,全省有236座大中型水庫實施生態泄流,今年以來通過生態泄流和發電,共向下游河道補水25億立方米。

河道由死變活 水清岸綠景更美

從石門水庫順著長灘河向下游行走,沿途只見河水清澈,水草豐茂,水鳥群飛。

在石門水庫下游近5公里遠的長灘鎮大洪村,村支書劉選喜介紹,因水庫攔水,以前長灘河水量少,稍遇乾旱,沒幾天河水就幹了,有水的地方也是死水,加上兩岸有不少養殖場,污水亂排,長灘河成臭水溝。近年來,當地下大力氣整頓,養殖場全部拆除,石門水庫也常態化泄放生態流量,死水變活水,河流自凈能力增強。近兩年河水清了,幾乎絕跡的小魚小蝦又“遊”回來了。

改變也發生在竹皮河。竹皮河貫穿荊門城區近20公里,實施生態流量泄放前,河道經常乾涸,加上管護不到位,水質不高,周邊居民頗有怨言。近兩年來,漳河水庫持續向竹皮河泄放生態流量後,河道常年有水,水質大幅提高。如今,水清岸綠的竹皮河,宛如荊門城區一條舞動的絲帶,串連著廣場、公園,成為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生態流量泄放給河流補水,把原來單個的水庫變成連貫性的水系,徹底讓河水動起來、活起來了。”李凱介紹,生態流量泄放有效提高了河水自凈能力,修復了流域水生態環境。

為確保所有水庫在保障生活生産用水的前提下,嚴格落實生態流量泄放,我省2018年在府澴河流域4座水庫試點生態流量線上監控,監控設備已投入運作。全省水庫和農村水電站生態流量下泄線上監測項目,已獲省發改委批復,正在編制方案,將來全省水庫、電站等生態流量泄放都將納入線上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