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織大學教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 梅順齊
1月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由武漢紡織大學教授梅順齊主持完成的“高性能工業絲線節能加捻製備技術與裝備及其産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梅順齊是武漢紡織大學二級教授,湖北省數字化紡織裝備重點實驗室主任、紡織新材料及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現代紡織裝備、智慧裝備等領域的技術基礎和應用研究。近幾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級項目以及一批省部級科技項目和企業合作項目,並與俄羅斯、澳大利亞等國學者開展國際學術合作。中國網第一時間採訪了梅順齊教授。
中國網:獲獎項目簡介——什麼是加捻技術?
梅順齊:我們今年這個(“高性能工業絲線節能加捻製備技術與裝備及其産業化”)項目,就是我們的合作企業宜昌經緯紡機,還有其他的兩個企業一起共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這是我們紡織行業裏面的唯一的兩個獎項之一。這個獎項的獲得也是對我們這麼多年科技攻關、産業推廣的一個肯定、一個鼓舞。
所謂加捻,就像我們搓繩子一樣,它就是把這個纖維(加工成紗線),我們搓繩子的時候是兩個手在搓,那麼在工業領域的話就需要機器。我們這個項目裏面面對的是工業絲的加捻。工業絲它就更細,怎麼樣把纖維加捻成紗的過程當中讓它捻度更加均勻,這個技術最後還體現在設備上面,那麼才能夠進入到工業的應用。
中國網:這項技術可應用在哪些領域?
梅順齊:高檔輪胎裏面有一個慣例性的骨架材料,那麼這個骨架材料,是用高強度的化學纖維來做的。怎麼樣把這個纖維變成高強度的紗線,就要用到我們的加捻技術。因為它的強力非常大,所以一般來講的話,這個能耗也非常大,要佔到百分之六十左右。
高電子資訊産業裏面有電路板,包括最近幾年一個熱點就是這個柔性顯示屏,在這裡面有很重要的基礎性材料--超細玻璃纖維來做的。我們首先要對這個超細玻璃纖維進行加捻成紗,然後再織成布,那麼這個電子布就是電路板和柔性顯示屏的一個基礎材料,我們就是開發了防靜電的超細玻璃纖維的一個加捻技術,為高檔的電子顯示屏、電路板的加工提供了這樣一個技術手段。
高檔地毯它一般也是要用到高強度的化學纖維來做的。那麼這個高強度的化學纖維,只有通過加捻那麼才能夠變成高強度的紗線,有了這個紗線之後,那麼你才能做成高檔的地毯。我們建立了一套降低加捻能耗的理論模型,根據這樣一個理論模型我們發明瞭一系列的關鍵的結構、關鍵的控制技術,那麼實現了地毯絲加捻能耗的大幅度降低,為地毯絲的生産、經濟效益的提升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網:這項技術給行業帶來怎樣的變革與意義?
梅順齊:這個技術和裝備一直以來就是我們這個行業領域裏面的一個瓶頸問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還有國家科技部一直就是把這項技術作為一個要重點攻關的一個難點。我們這個項目組和企業合作,前後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來攻克這樣一個技術。
工業絲的加捻技術突破了之後,第一個就是在高檔汽車輪胎簾子線這個領域,我們是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大大促進了我們行業的發展,在這個高檔汽車輪胎領域,國內市場佔了70%,國際市場佔了50%。在超細玻纖加捻領域,我們也是打破國外壟斷,佔領了很大的市場份額。在這個地毯絲這樣一個加捻領域,在歐美佔到了80%的這個市場份額。
那麼它的意義呢,第一個,拓寬了我們紡織的領域的範圍。第二個意義就是中國紡織裝備出口到歐美發達國家這樣一個突破,大大提升了我們中國紡織裝備的國際地位。
中國網:在技術突破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梅順齊:在我們技術開發過程當中,怎麼樣突破國外的封鎖。因為國外的技術它都有專利保護,比如説這個節能,那麼你從哪個地方來突破,怎麼樣不侵犯別人的智慧財産權,那麼要有你自己的創新,這就是最難的,怎麼樣尋找我們自己的思路,這個裏面,我們確實是經過長期的摸索、長期的探索。
這個花了兩三年的時間,形成了我們自己的技術,而且申報了很多國家專利,我們這個節能技術比國外的更好,原來國外的這些大牌的這些公司反過來也學我們的技術。
那麼第二點,就是我們高校的科研人員怎麼樣和企業合作、怎麼樣圍繞著企業的需求(研發)。那麼作為企業,比如説宜昌經緯紡機,他怎麼樣實現自己的轉型突破。作為我們高校,我們研究的成果,怎麼樣為企業服務、為這個産業服務。
比如説輪胎簾子線、加捻機怎麼降低能耗,從哪些方面入手。我們從理論方面進行分析,有些數據,同時我們做了一些實驗,來驗證了這個空氣摩擦産生的能耗影響非常大。通過理論分析的數據和實驗的結果,最後我們和企業就達成了一致,他們也認識到,從加捻氣圈這個研究的角度,怎麼樣來控制氣圈,從而達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最後我們就達成這樣一個共識。
中國網:目前中國紡織裝備技術水準及面臨的主要任務?
梅順齊:中國紡織裝備,從整體上來講,它的規模是世界第一了,所有的紡織加工的設備,中國都能夠設計製造,但是在一些局部的、高檔的紡織裝備方面,我們跟國外還有一些差距,主要表現在咱們的可靠性、智慧化的程度,跟國外有一定的差距。
目前,我認為,中國紡織裝備面臨的主要任務有幾個方面,在很多高端應用領域,紡織裝備核心技術還是掌握在別人的手上。比如説碳纖維的生産、碳纖維加工的技術和裝備,目前像日本、美國,他們還是佔領先地位,怎麼樣提升它的可靠性、怎麼樣節能降耗這些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智慧製造,是中國製造2025的一個主攻方向,紡織工業的智慧製造也是擺在一個非常突出的地位,國家科技部、工信部佈局了很多大的一些項目來開展紡織智慧製造,我認為紡織裝備的智慧製造是它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紡織智慧製造目前在咱們中國實際上還處於一個起步階段,有很多問題需要進行研究。
我認為首先第一個,就是對於紡織的工藝,要進行深入的研究,只有當這個工藝很成熟了,再去搞智慧化,那麼才有效果,才有意義。
另外,要培養紡織智慧製造這樣一個領域的系列的人才。因為智慧製造是一個高度技術交叉的、學科交叉的領域,它既有裝備的、工藝的、資訊的、電腦的、控制的(領域),還有包括材料領域,所以真正要做好紡織智慧智造這樣一件事情,必須要建立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團隊。那麼感覺目前在這個團隊的組建方面,需要政府、企業、學校多方位的大力扶持。
中國網:科研團隊未來的工作方向?
梅順齊:我們這個團隊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第一個,我們是圍繞紡織智慧製造裝備,我們目前開發的是有兩個大的項目,第一個也是工業絲加捻和製造怎麼樣實現智慧化,圍繞這個領域來做。傳統的工藝裏面,紗筒都是靠人工來搬運,這個勞動強度非常大,也招不到工人,所以我們針對這種情況,現在正在和企業合作,開發加捻和製造智慧化這樣一個系列的技術裝備。
另外,我們針對服裝企業,服裝加工是目前紡織行業裏面用工最多的一個環節,針對這種情況,我們開發整合式、智慧化的縫紉設備,這是目前我們在紡織智慧製造裝備領域裏面正在做的兩件事情。
另外,我們還組建了一個國際化的團隊,我們引進了幾名俄羅斯的院士、教授,主要致力於紡織裝備裏面關鍵零部件的表面處理、關鍵零部件的材料開發等等,在這個領域開展攻關。因為在紡織裝備裏面,目前有很多關鍵部件還要靠進口,比如説氣流紡裏面的轉杯、紡織裝備裏面很多高端的軸承都要靠進口,所以我們組建這個國際化的團隊,希望在紡織機械的關鍵零部件的材料、加工方法這些方面實現突破。
中國網:對科研工作者的寄語?
梅順齊:對於我們科研工作者來講,特別是年輕的科研工作者,首先要選準一個研究方向。怎麼樣選準這個研究方向?無外乎就是兩點,第一個,要針對國家的重大戰略需求。第二個,圍繞著人類生産生活裏面牽扯到的一些科學技術問題,你有所發現、有所創造。對於年輕科研工作者來講,很多人都苦惱,找不到好的課題,找不到好的研究方向,總書記也提出來,要把文章寫在大地上,把文章寫在車間裏面,我覺得這一點對我們來説是非常有啟發的,對於科技人員來講,你要結合實際,要去了解行業的需求、了解企業的需求,在這個裏面發現問題,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方向找準之後,要有一個踏實的態度,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特別是我們搞工科的,你要接觸到實際,經常要去跑企業、跑車間,所以就要有一種吃苦的精神,要有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另外一點,對於年輕的科研工作者來講,我感覺到協作精神、合作精神也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每個人的知識都是有局限的,只有我們大家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時也學習別人的長處,這樣我們才能夠做好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