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荊門屈家嶺管理區羅漢寺辦事處若飛家庭農場,500多畝連片油菜一望無際。

家庭農場主余若飛,撥開墨綠色的葉片,指著粗壯的根系説,明年春天,又是一個豐收季。

上世紀80年代,因家境貧寒,余若飛步行千里,來到當時的五三農場(2001年五三農場體制改革成立屈家嶺管理區)投靠親戚,就是想種地有口飯吃。如今,他帶著兩個兒子,種了2000多畝地,創辦了若飛家庭農場。

對貧窮有過痛楚感受的老余,對貧困戶有著深切的同情。若飛家庭農場下秧時每天有70多人幫工,平時也有10多個貧困戶務工。“他們掙兩份收入,一份是土地流轉費用,一份是務工收入。”余若飛説,10個貧困戶去年全部脫貧。

屈家嶺管理區7.53萬人,農業人口5.7萬,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649戶4768人。

“2000年初,由於農業稅尚未取消,受農産品價格低迷、種植規模小、農業收入低的影響,很多農工生産積極性不高,不願多種田。”余若飛説。

在老余看來,種田能脫貧,也能致富,關鍵看規模。“我們的2000畝田,畝均收入1000元,而一般散戶只有500多元。因為我每畝種植成本要少500多塊。”老余算細賬:散戶很少能配齊全套農機,就每畝成本來説,請人耕地每畝90元;收割每畝50元;從育種到插秧300元。再算上化肥、農藥等,畝均600多元。而合作社有農機50多臺,耕種收全程機械化,還能提供社會服務,成本主要是種子、化肥和農藥。因有規模優勢,議價能力強,價格較低。

合作社的另一優勢是效率:種,能爭分奪秒搶農時;收,能顆粒歸倉不浪費。老余説,合作社6台旋耕機,後面跟著灑肥車和插秧機,一天能種300畝。成熟季節,如遇天氣變化,一晚上能搶收上千畝。

屈家嶺管理區管委會主任趙冬安説,管理區充分發揮20余萬畝國有農用地獨特優勢,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種植,推動“建設大基地、培育大企業、形成大産業”,推廣“企業+基地+農工”模式,貧困戶通過土地流轉、務工、入社等形式獲得穩定收入。

若飛家庭農場流轉的農地每畝450元,按每個貧困戶15畝計,年農地流轉費收入6750元。如有技術,可在合作社開收割機,每天300元;開拖拉機每天200元。沒技能的可在育秧工廠打工,一天能掙100元。一年下來,每人平均打工收入也在1萬元以上。

截至目前,該區有省級示範合作社3家、家庭農場3家,市級示範合作社15家、家庭農場9家,縣級示範合作社15家、家庭農場9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比例達92.9%,特色産業帶動貧困戶比例達72%。

去年,該區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為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確定2019年脫貧攻堅項目39個1677.28萬元,受益貧困人口達1024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