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綱紀

劉綱紀

據武漢大學官網消息,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美學家、中國實踐美學及中國美學史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華美學學會顧問、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劉綱紀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日下午6點55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7歲。

劉綱紀先生1933年1月17日出生於貴州省普定縣號營村,1956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受時任武大校長李達親自邀請至武漢大學哲學系從教至今;1956-1958年到北京大學哲學系進修美學;1963年任武漢大學哲學系講師,1978年晉陞為副教授;198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82年晉陞為教授;1988年被國家人事部和國家教委批准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06年被評為武漢大學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

劉綱紀先生曾長期擔任武漢大學美學研究所所長,並先後兼任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湖北省美學學會會長、中華美學學會顧問、國際易學聯合會顧問、湖北省美學學會名譽會長。他出版了多部廣有影響的學術論著,曾獲中南五省優秀教育讀物一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等。2008年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授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稱號,2010年入選湖北省首屆“荊楚社科名家”。

劉綱紀先生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美學、中國美學史、中國書畫史論、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研究,在諸多學術領域作出了卓越貢獻,並形成了一個邏輯嚴密、結構完整的美學思想體系,與李澤厚並稱美學界“北李南劉”。其主要著作有:《“六法”初步研究》《龔賢》《書法美學簡論》《美學對話》《美學與哲學》《藝術哲學》《中國美學史》(第一、二卷)《劉勰》《<周易>美學》《傳統文化、哲學與美學》《德國美學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中國書畫、美術與美學》等10多部。他長期堅持主張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美學,被美學界公認為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美學的重要代表,産生了廣泛影響。其中,《藝術哲學》一書,是我國第一部以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美學為指導的藝術哲學專著,構建了一個邏輯嚴密的藝術哲學體系。與李澤厚共同主編、並執筆撰寫的《中國美學史》(第一、二卷),填補了我國自“五四”以來沒有一部系統的中國美學史的空白,引起了海內外學術界的普遍關注,被認為是中國美學史的“開山之作”,是美學界引用率最高的著作之一。《<周易>美學》被認為是《周易》美學研究的一大成果,獲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他首次將馬克思主義美學應用於中國繪畫基本理論“六法”及中國書法理論研究,産生了重大影響。他還參加了我國第一部馬克思主義美學教材《美學概論》的編寫和定稿修改工作。

劉綱紀先生主持武漢大學美學學科工作50余載,為武漢大學美學學科的創建和發展,並一直處於國內學術的最前沿做出了巨大貢獻。與此同時,劉綱紀先生還致力於中外學術交流,其著作在海內外産生了持續廣泛的影響力。1999年,他應德國特裏爾大學校長哈斯勒教授的邀請,以客座教授的身份到該校講學,其6萬餘字的演講稿《德國美學在中國的傳播與影響》被特裏爾大學以德文出版,並附錄了其書畫作品。他還應海德堡大學東亞美術史系主任雷德侯教授的邀請到該校講學。

劉綱紀先生還十分注重藝術實踐,他長期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書法家協會和作家協會會員。2012年,收錄了269幅書畫作品的《劉綱紀書畫集》出版,與此同時,“中國學術名家劉綱紀書畫作品展”也在湖北美術學院舉行,展出的150多幅精美的作品引起了觀賞者的濃厚興趣,他被譽為“思想家中的藝術家、藝術家中的思想家”。

劉綱紀先生治學嚴謹、學貫中西、胸懷天下、淡泊名利,在思想創見與教書育人上都獲得了豐碩成果。在新中國培養的哲學家、美學家中,劉綱紀先生在以其“體大思精”的學術研究成果而廣受讚譽的同時,也因其對藝術的熱忱和摯愛,使得他的哲學思想獨到而深刻、鮮活而不刻板。劉綱紀先生還注重提攜後進,培養了一批優秀學者,為我國哲學學科特別是美學及藝術學科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中華美學學會、湖北省美學學會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劉綱紀先生遺體告別儀式定於2019年12月3日(星期二)上午8:30在武昌殯儀館天元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