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東湖湖底水草。(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祝華攝)

湖水清澈如鏡,水草茂密如林,螺螄悠然爬行,魚兒倏忽出沒……這是10月30日記者在東湖梨園段看到的美景。

為提升東湖水質,今年1月以來,省水科院在東湖湖底栽種水生植物近800畝,以恢復湖泊水生植被,特別是沉水植物,消耗富營養物質,達到持續改善水質目的。

1月起,省水科院開始在東湖聽濤景區的異國風情園小湖等8個湖邊塘種植水草,品種有苦草、黑藻、眼子菜等水生植物,總面積近370畝。周邊湖塘水生植被的恢復,促進了水生態系統恢復,改善了水質。隨後,工作人員又在東湖聽濤景區的郭鄭湖水域沿岸種植大量水生植物,算上周邊小湖塘,總面積近800畝。

“水草種植像水稻插秧一樣,要一簇簇地栽種。”省水科院水生態修復首席專家康玉輝博士介紹,在淺水區,工人直接下水栽種,一般每平方米栽種25簇左右,每簇十幾株。水較深的地方,工人先將水草分成簇,在根部包上泥塊,再一簇簇放入水底,並用竹竿將水草根部壓進淤泥中,然後定期觀察水草生長情況,並根據成活情況及時補種。

“我們還在湖中投放了200多噸螺螄和河蚌。”康玉輝介紹,螺螄和河蚌不僅能濾食水體中的浮游藻類等懸浮物,改善水質及景觀效果,還可刮食水生植物葉片上的附著物,改善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促進水草生長。

在東湖梨園段,記者看到,今年1月栽種的水草已密密麻麻,高達六七十釐米,如同“水下草原”,9月栽種的也有近20釐米高。水草多了,湖水也凈了,據現場觀察,種植水草區域,湖水透明度達1米多深。

剛剛閉幕的軍運盛會精彩紛呈,作為公開水域比賽賽場的東湖,受到各國選手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