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湖北茂源“零排放”圈養系統推廣試驗基地。受訪者何緒剛教授供圖

在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公佈的2019年十大引領性農業技術中,華中農業大學“零排放”圈養綠色高效迴圈養殖技術入選。7月9日,該校水産學院何緒剛教授告訴記者,以前池塘養殖多為“肥水養魚”,而這一養殖模式能實現“清水養魚”,既保護環境,也提高了水産品品質與養殖效益。

針對池塘養殖的水環境、病害、養殖效率等問題,何緒剛教授健康養殖研究團隊基於“能時時打掃衛生”的理念,創新性提出了池塘“零排放”圈養模式。該模式將主養魚類圈養在圈養桶內,通過錐形集污裝置高效率收集殘餌、糞污等廢棄物,再經吸污泵抽排移出圈養桶、進入尾水分離塔。固體廢棄物在尾水分離塔中沉澱分離、收集後進行資源化再利用,比如可以用作有機肥;而去除固體廢棄物後的廢水,經人工濕地脫氮除磷後,再回流到池塘重復使用,從而實現養殖廢棄物的“零排放”。一般推薦4個圈養桶配備一個尾水分離塔。

何緒剛教授介紹,這種圈養模式有兩大好處:一是減少病害,用藥量大幅減少,有利於提升水産品品質和安全性;二是水質變清潔後,養殖容量提升,單位水體的産量至少是以前的5倍,節約了水資源。

近三年在全國10余個水産養殖基地的推廣試驗顯示,該養殖方式具備清潔生産、提升養殖容量,降低病害發病率、提升水産品品質,降低人力、水資源等生産成本,提升養殖效率等優點。同時,該方式對池塘要求低,適應性廣,便於集中管理和控制,可整合飼料風送系統、遠端監控系統、自動捕魚系統、自動線上監測、可追溯系統等技術與系統,實現池塘智慧化、工業化養殖。

據介紹,十大引領性農業技術將開展整合示範工作,實現組建一支産學研緊密結合、優勢互補的團隊,編制一項操作性強的綜合技術整合示範方案,建設一個示範效果顯著的試驗示範基地,開展一次帶動作用明顯的觀摩現場活動,形成所有綜合技術解決規程這“五個一”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