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消費時代,傳統短信業務何以不降反增

短信正從社交屬性轉向商業應用

“這都什麼年代了?誰還發短信啊!”如今,有了QQ、微信等即時聊天工具,在不少80後、90後網友看來,抱著手機瘋狂發短信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

據統計,2012年,我國短信數量到達高峰,年發送量高達9000億條。隨著4G普及,QQ、微信、微網志等應用帶動手機流量消費增長,手機短信數量越來越少。

傳統短信業務會一直走下坡路,並就此消亡嗎?

都是誰在發短信

省通信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我省手機去話(外撥)通話時長262.4億分鐘,同比下降6.3%;固定電話主叫通話時長12.8億分鐘,同比下降22.7%;手機短信業務量119.8億條,同比增長2.6%;手機流量消費增長125.8%,資費水準下降53.1%,每GB流量6.3元。

這表明,手機流量消費已成主流,“打電話”正在逐步被微信、QQ等網際網路社交平臺的語音對講系統取代,手機資費套餐中的流量多少,已成為用戶考慮的頭等大事。

為何原本將被用戶拋棄的短信業務卻不降反增?省通信管理局專家梁長島介紹,近年來,短信業務持續下滑,直到去年年底才有反彈增長趨勢。

據省通信管理局統計,以個人用戶為主的“點對點”短信業務佔31.7%,其餘短信屬於企業(行業)短信。“這説明,短信業務已不僅是個人用戶用來聊天的工具了,其主要用戶群體以企業、機構為主。”梁長島舉例,如企業和政府機構用短信發佈通知、傳遞數據,快遞和外賣企業用短信發佈派單通知,電商企業的商業廣告,金融企業、網際網路平臺用短信發送安全驗證碼等,隨著企業級短信業務需求不斷增加,短信逐步從社交屬性變為商業屬性。

短信是否還能“逆襲”

對於我省三大通信運營商而言,零售價0.1元一條的短信,業務收入佔比不到8%。在行業應用上可否跳出“驗證碼”,尋找“逆襲”空間?

目前,短信業務在政府公益服務領域已經破題。“百年漢口站歡迎您!”外地遊客來到漢口火車站,手機就會自動接到這條短信。短信內容除了“歡迎語”提升城市感知度,還有供遊客查詢列車時刻、地鐵公交等出行資訊的網站連結,在便民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火車站“拉客兔子”的生存空間。

湖北移動公司政企分公司項目經理吳菁介紹,該短信提示系統接入了湖北移動大數據公眾資訊平臺,可結合政府相關部門實際應用場景,幫助政府管理部門對特定人群發佈公眾資訊,如災害預警、政策法規宣傳、重大事件公告、大型活動賽事宣傳、重要節日安全提醒、公益服務提醒等。如,隨州千年銀杏谷,當景區客流量超過一定的數量時,遊客就會收到提醒短信,避免到景區“人擠人”的尷尬。

在交通領域,湖北移動公司開發的“車衛士”系統,相當於給摩托車、電動車安裝一個“黑匣子”。一旦車輛鎖定後發生位移、斷電及其他異常情形,安裝在車內的防盜傳感終端就會自動發送報警短信通知車主。車主可通過手機、網際網路登錄線上平臺,查詢車輛位置和行駛軌跡。撥打110報警後,警方也能根據“車衛士”系統實時追蹤定位,追繳失盜車輛。

湖北聯通公司則開發了“閃信”應用。主要用於詐騙、騷擾電話標記提醒,以及快遞、外賣等民生服務行業。如,快遞員和外賣員給顧客撥打手機時,閃信可在顧客手機端顯示“順豐快遞”“美團外賣”等來電標記資訊,讓顧客知曉來電人身份,避免因疑似騷擾電話拒絕接聽。

另外,湖北聯通公司還推出了“超級短信”業務,讓一條短信包含文字、圖片和視頻等多媒體內容,相當於一篇新媒體新聞報道,受到房地産、汽車銷售等行業的精準行銷客戶的喜愛。

“垃圾短信”仍有待遏制

“除了收到短信驗證碼會立刻查看,其他的,統統懶得點開。”對於商業促銷、金融理財、電商代購、競猜賭博等“垃圾短信”,吐槽的網友也不少。

好消息是,隨著我省詐騙電話、騷擾電話、垃圾短信治理力度加大,“垃圾短信”的總量在減少。

省通信管理局數據顯示:2007年,我省垃圾短信問題開始“冒泡”。隨後,在主管部門的要求下,運營商將原來3分至5分錢一條的廣告行銷類短信價格升至0.1元一條,並設置了每小時短信發送條數限制(不得超過500條)等技術門檻。

今年一季度,我省廣告行銷類短信業務量同比下降23%。

湖北聯通公司資訊安全部專家林千帆介紹,2018年下半年,該公司與騰訊、360合作建立了大數據分析系統,通過關鍵字、多音字、諧音字、特殊符號等關聯分析,實現垃圾短信自動攔截。目前,該公司每天攔截垃圾短信15萬至20萬條、彩信9000余條。

湖北移動公司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創建了基於社交行為的騷擾電話、垃圾短信識別模型,對詐騙電話、騷擾電話、垃圾短信的識別準確率達90%,系統10分鐘內可自動攔截問題號碼將其關進“小黑屋”。

湖北省通信學會專家表示,短信業務主要依靠2G網路,其天然技術優勢是直接將基站與手機號關聯,穿透性好、覆蓋面廣、安全性高,不會出現短信內容被非法劫持的情況。因此,隨著“垃圾短信”大幅減少,短信業務未來的增量將在安全驗證領域,尤其是金融交易和身份認證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