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潛江的江漢油田走出江漢平原,在涪陵建成體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頁巖氣田。2018年,企業實現油氣當量達600萬噸,頁巖氣佔比近八成,利潤超過30億元。目前,涪陵頁巖氣田日産量達1670萬立方米,可滿足3000萬戶居民的生活用氣需求。

在國內頁巖氣開採領域,江漢油田已成為勘探開發、大規模商業化的“領跑者”。

走出江漢求發展

“江漢油田成立以來,一直有著強烈的危機感,找油找氣的腳步一刻沒有停歇。”中國石化江漢油田分公司總經理郭洪金回憶。

1965年,江漢平原發現工業油流。一時間,“江漢平原發現年産千萬噸級大油田”的消息傳遍全國。

1969年,12萬工人云集潛江,拉開江漢油田大會戰序幕。數年苦戰發現,由於相關地質理論準備不充分,預期中的千萬噸油田只建成為年産百萬噸的中部戰備油田。人多油少,企業何去何從?“立足江漢、走出江漢、發展江漢”,江漢油田踏上“走出去”求發展的征程。

1986年,他們遠赴山東,以區塊總承包的方式承接勝利油田山東壽光境內八面河油田的勘探開發建設,建起年産百萬噸的新油田。這是我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的一次創新,開啟跨省承包油田的先河。

1998年,江漢石油人再次“走出去”,與長慶油田合作開發陜西安塞坪北油區。

兩次“走出去”找油源,一定程度緩解了生存壓力,但離成為千萬噸大油田的目標仍有不小的距離。

岩層“鑽”出新希望

天然氣,一種地下岩石儲集層中以烴為主體的混合氣體,被世界公認為潔凈環保的優質能源。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江漢油田就在鄂西山區發現並建成湖北省第一個氣田——建南氣田。受當時地質認識、工程技術等多種原因限制,氣田産量不盡如人意。江漢油田沒有懈怠。40多年來,他們一直探索並推動天然氣勘探開發技術,尋求更大的突破。進入新世紀,美國大規模開發出一種優質的非常規天然氣——頁巖氣,並形成一整套勘探開採理論和技術,由能源進口國變為輸出國。

2012年,在重慶涪陵地區,中石化部署的焦頁1HF井鑽獲高産頁巖氣流,我國頁巖氣勘探取得突破性進展。但頁巖氣大規模商業化開發,國內尚無先例。

美國頁巖氣多埋藏于地下1000米左右,而涪陵頁巖氣多在地下2000米至4000米,再加上地下多溶洞、裂縫,地質條件更加複雜,開發難度更大。

誰來啃下這塊硬骨頭?

江漢油田挑起了這個重擔。

他們加強科研,以大量的數據測試與分析,厘定出頁巖有機碳含量、厚度、脆性指數、埋深等18項具體參數,最終優選出涪陵焦石壩等28個有利區。

開採初期,大量設備從國外進口,不僅價格高,還面臨技術封鎖。如頁巖氣開採有一個關鍵設備橋塞,剛開始都是從美國進口,單只價格20萬元,按每口井需要15個計算,購置費用高達300萬元。2016年,江漢油田組織攻關,製造出升級版國産橋塞,各項指標不輸進口橋塞,成本僅為國外十分之一。

如今,除橋塞外,鑽井、壓裂等關鍵裝備和配套工具已全部國産化,氣田的開發和建設成本大幅度降低。針對涪陵山地多、地質地貌複雜的特點,他們推行“井工廠”模式,即採用叢式井佈局,在一個作業平臺部署4至5口井,降低徵地和費用成本30%。

隨著理論、技術和設備的全面突破,涪陵氣田成功實現商業化開採。2018年産氣60億立方米,相當於500萬噸原油,成為亞洲最大的頁巖氣田。

打造頁巖氣開發“中國樣本”

國家頁巖氣發展規劃提出,到2030年實現頁巖氣年産量800億至1000億立方米。眼下,國內各大石油公司抓住國家戰略機遇,頁巖氣勘探、開發呈現千帆競發之勢。作為“先行者”,江漢油田涪陵氣田承擔起建設國家級頁巖氣示範區,為我國乃至世界頁巖氣開發提供“中國樣本”的重任。

7年間,江漢油田以國家重大專項《涪陵頁巖氣勘探開發示範工程》為契機,探索形成了具有涪陵海相頁巖氣特色和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五大技術體系、116項技術標準和規範。

2018年,“涪陵大型海相頁巖氣田高效勘探開發”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江漢油田還嘗試創新管理模式,按照“油公司”模式成立涪陵頁巖氣公司,實行施工作業市場化運作。

在涪陵頁巖氣田,江漢油田與90多家國內外油田及工程技術服務商建立甲乙雙方新型合作關係,甲方江漢油田負責項目開發管理,乙方參建單位負責項目建設——和傳統“大會戰”模式相比,江漢油田只出動200多名管理和技術人員,便推動了氣田的高效開發。

依託涪陵天然氣田,江漢油田油氣並舉,正在向“建成千萬噸油氣田,打造行業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