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僅通往縣城的路修通了,土嶺村的水泥路也四通八達,通到了家門口。湯應照老人説,祖祖輩輩的夢,共産黨給圓了。這個平均海拔1200米的高山貧困村,是國網恩施供電公司的定點扶貧村。僅僅兩年時間,駐村扶貧的“尖刀班”苦幹實幹,不僅幫村裏實現了組組通水泥路、通動力電、通光纖,還帶領村民種植、銷售葡萄,發展鄉村旅遊。如今,村裏産業初具規模,前景一片光明。2017年,土嶺村提前實現整村出列,扶貧工作經驗被恩施州委、州政府在全州推廣。

在這場舉世無雙的脫貧攻堅大決戰中,國網恩施供電公司強化政治擔當,抽調數百名專職扶貧人員組成“尖刀班”,披堅執銳投身其中,發揮自身優勢,將網改工作、光伏扶貧、定點扶貧與地方政府脫貧規劃有效銜接,盡最大力量支援民族地區精準扶貧。夜幕初垂,溫暖的燈光下,建始縣高坪鎮青花村安置小區一片和諧安詳。半年前,小區主體工程剛剛完工,建始縣供電公司高坪供電所黨員服務隊就來到小區,僅用3天就完成小區的裝表接電工作。

安置點建在哪,貧困戶搬到哪,電就送到哪。2015年以來,國網恩施供電公司主動對接全州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密切跟蹤易地扶貧搬遷規劃、實施方案和建設進度。4年來,累計投資3.57億元開展集中安置點配套電網建設,保障了全州6.37萬搬遷戶的正常用電,為易地扶貧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提供了電能基礎。長江畔的巴東縣,一排排藍色採光板梯級錯列分佈,和湛藍的天空輝映,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這是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為定點扶貧的巴東縣貧困群眾送上的“陽光存摺”。巴東縣所有建檔立卡的貧困村,每村都有一座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捐建的光伏扶貧電站,發電收益歸村集體所有。過去的集體收入“空殼村”,每年多了十幾萬元的集體收入。錢不算多,意義卻很大: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鞏固了黨的執政基礎。用村幹部的話説:“村裏能給老百姓辦點事了,安排工作的時候,腰桿挺得更直了。”恩施市屯堡鄉田鳳坪村,今年春節的祭禮比往年多了一項:敬山泉。

“田鳳坪令人愁,吃水貴如油。”懸崖下的田鳳坪村,常年靠天吃水,每年有6個月的斷水期,吃水難是祖祖輩輩的心頭之痛。56歲的駐村“尖刀班”成員、國網恩施供電公司員工楊文清,腰繫繩索,從300多米高的懸崖上往下爬,終於在半山腰的幽黑岩洞中,為村民們找到了甘泉。去年冬日,冒著風雪,國網恩施供電公司的員工們,乘坐吊籃沿著絕壁上上下下了近百次,將電力送進了這個亙古不見天日的洞穴,為800多戶村民引出了渴盼幾輩子的甘泉水。村民們説,他們敬的是山泉,感謝的是共産黨。

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乎國運。國網恩施供電公司的扶貧行動,點亮了希望,焐熱了民心,夯實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群眾基礎,凝聚起脫貧奔小康的磅薄動力。

典型引路 在各族鄉親的心中立起共産黨員的豐碑

從一個人的先進示範到一群人的團結進步,國網恩施供電公司構築了一組民族團結進步的先進群像,用一次次貼心的服務,增強各族同胞的“五個認同”,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夯實根基。

今年47歲的林麗,穿著一身洗得有些發白的泥土色工裝和一雙土黃色的運動鞋。面對採訪,她還會緊張地搓衣角。這位樸實無華的女電工,曾先後獲得“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林麗是咸豐縣供電公司的一名網格員。從14年前第一次敲開老鄉的門抄電錶開始,林麗便成了鄉親們的貼心人。

在林麗抄表的山村,幾乎家家都有她的電話號碼。家裏電燈不亮了,打電話給她;小兩口扯皮了,打電話給她;買農藥、種子不方便,打電話給她;在外打工的人想知道家中老人情況,還是打電話給她;老人不方便去鎮上的銀行取錢,便把銀行卡和密碼給她……14年間,林麗在深山中徒步行走十幾萬公里,送優質服務到府,被鄉親們親熱地稱為“貼心電工”林妹妹。村裏的狗和她都熟了,見到她總是搖著尾巴舔她褲腳。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