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學興教踴躍捐資 激勵學子勇破天荒 澄邁縣國社村民積極組織姜唐佐興教基金捐貲活動

來源:中國網海南

時間:2024-07-06

作者:

編輯:吳強

中國網海南7月6日(李笑天)澄邁縣老城鎮國社村近期組織村民開展興教基金捐贈活動,為姜氏子弟升學就讀提供助學經費,為“東坡唐佐紀念園”升級改造籌集資金,得到村民、鄉賢、學界和企業家等熱情響應。

宋元符二年秋,父輩落籍澄邁縣的學子姜唐佐,前往儋州,從學東坡,半年之久。蘇東坡認為他學業已成,送別之時題扇贈詩兩句“滄海何曾斷地脈,白袍端合破天荒”。唐佐不負老師期望,次年廣州中舉。澄邁縣大豐鎮大豐村“封平約亭”內,有清咸豐二年(1852)所立一組“封平合都賓興捐貲碑”,其中在“國社村”名下有“進士姜元熹……賜進士唐佐……”等字樣。海南省蘇學研究會理事長李公羽通過國社村姜氏後裔聯繫國內多地姜氏族人,搜尋到多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的姜氏族譜,結合印證官修史志、《資治通鑒》等史料,召開專家研討會詳細考論,解開姜唐佐身世之謎,確認姜唐佐徽宗崇寧二年(1103)登第,“三月癸卯,賜進士”。但因受元祐黨人事件牽累,直至五六年之後才得以任“殿中侍御史”。

澄邁縣老城鎮國社村“東坡唐佐紀念園”內的“唐佐亭”

澄邁地區崇文興教,素有傳承。封平約亭內有“封平合都賓興序並例”石碑,碑文中記載封平合都父老競相捐資助學,多以前輩名份:“父老鹹相謂曰:此事實屬美舉,為第一遠大之謀,上行之而下宜效焉可也,都之人無不快意從風舍捐,或以祖名,或以父名,或以己名,兄弟子姓不一而足。”由此碑文記載,即清晰解釋了為何咸豐年間的捐贈活動,名錄中記有宋時“進士姜元熹……賜進士唐佐”捐款的疑惑。

海南省蘇學研究會姜唐佐研究專委會與國社村委會,效倣“賜進士唐佐”後人以唐佐名份捐款興教,發起倡議:姜氏宗親,凡建國之後考取專科或以上學歷者、獲取中級或以上職稱者、榮任科級或以上職務者,無論是否已調往外地、離開崗位,均由本人捐款;如已逝去,應由其家人、後裔,以其名份代為捐款。數額不限,英名留芳。並且約定:興教基金成立後,凡享受基金資助的學子,應知恩圖報,回饋基金會,以激勵更多學子,發揚破天荒精神,共創新業。

“東坡唐佐紀念園”內的蘇東坡與姜唐佐銅像,是各地學子們瞻仰效倣的楷模

李公羽專為此事作《國社賓興捐貲銘》碑文:

東坡一生,岌岌堂堂,流川如逝,難得有雙。

茲冠平生,九死南荒,放浪嶺海,如居廟堂。

蘇氏門生,參化宵壤,起承轉合,百世景仰。

惟姜氏唐佐,從學儋陽,坡翁提命,桄榔庵旁。

滄海地脈,中原流淌,以卒遠業,學問益廣。

羊城一舉,翰墨秀場;汝南拜謁,蘇轍續章;

汴京迎考,肇破天荒;得賜進士,曦公榮光。

瓊管白袍,錦衣輝煌,衍于海內,後裔泱泱。

稷下百家,風流諸姜,始信東坡,眼力深長。

瓊山三元,峰矗名揚;封平約亭,碑列彰彰。

周代舉賢,賓興榜樣。三事教成,大夫舉觴。

敷揚文教,遺澤四方。升入國學,萬民共襄。

國社嶺下,千年儒姜,村民尚文,日日傳昌。

東坡唐佐,園景一方,興文重教,待題金榜。

姜氏鄉賢,古道熱腸,無論內外,不計幼長,

天南地北,力弱力強,競效宗祖,慷慨解囊。

賔興捐貲,仁義流芳,銘讚碑石,燁燁煌煌。

甲辰龍歲,金馬道旁,蘇學傳佈,公羽敬仰。

目前,李公羽、姜維民、姜深、姜泉甬等已率先捐款,共同為2024年度高考錄取者家境需要者捐款。(蘭舒)

關 注 我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