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的蘇軾謫居海南期間第一首五言詩作定稿

來源:中國中醫人才研究會

時間:2024-04-12

作者:王富龍

編輯:吳強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眉州眉山人。一代文豪蘇東坡,是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文壇領袖。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蘇文忠公集》、《東坡七集》、《東坡易傳》及《東坡樂府》等傳世。

宋紹聖四年六月十一日,也就是西元1097年。蘇東坡被謫海南時,已經是一位62歲的老人。文獻記載,蘇東坡謫居海南,從瓊州至儋州途中,蘇東坡坐在象椅子一樣,兩個人抬著轎子上,疲倦不堪,很快就睡著了。夢中恍惚聽到狂風驟雨,並有吟誦之聲傳來,“千山動鱗甲,萬籟酣笙鏞”。醒後寫下了第一首五言古詩,讚美海南。可堪稱謂“東坡五言古詩的壓卷之作”。清·紀昀特別欣賞這首詩,評論説:“以杳冥詭異之詞,抒雄闊奇偉之氣,而不露圭角,不使粗豪,故為上乘。”

一、五個版本

這裡言及的是蘇東坡在海南寫的第一首五言古詩。對這首詩,筆者目驗了五個版本,發現在各個版本中,此詩的詩題和內容互有異同。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刻本《蘇文忠公集》(卷七,第5頁)載有一首詩為“行瓊州儋耳,肩輿坐,睡夢中得句,而遇清風急雨,故作此詩”極有可能是定稿?

茲將筆者經眼的五個版本逐一介紹如次:

版本1

《東坡後集》(卷六,第4頁數)宋刊本國家圖書館藏書。

此書行款,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三字。白口,左右雙邊。書影見圖一。


其中,卷六第4頁載有一首詩。

詩題“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雲,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覺而遇清風急雨,戲作此數句”。

詩文“四州環一島,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眇觀大瀛海,坐咏談天翁。茫茫太倉中,一米誰雌雄。幽懷忽破散,咏嘯來天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安知非群仙,鈞天宴未終。喜我歸有期,舉酒屬青童。急雨豈無意,催詩走群龍。夢雲忽變色,笑電亦改容。應怪東坡老,顏衰語徒工。久矣此妙聲,不聞蓬萊宮”。

版本二

《蘇文忠公集》(卷七,第5頁)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刻本龍遊齋藏書。

此書行款,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黑口,四週雙闌。書影見圖二。


其中,卷七第5頁載有一首詩。

詩題:“行瓊州儋耳,肩輿坐,睡夢中得句,而遇清風急雨,故作此詩”。

詩文:“四州環一島,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眇觀大瀛海,生咏談天翁,區區魏中梁,一米誰雌雄,幽懷忽破散,永嘯來天風,千山動鱗甲,萬籟酣笙鏞,安知非群仙,鉤天宴未終,喜我歸有期,舉酒屬青童,急雨豈無意,催詩走群龍,夢雲忽變色,笑電亦改容,久矣此妙聲,不聞逢萊宮。”

版本三

《宋蘇文忠公居儋錄》(卷三,第二頁)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刊清順治十八年(1661)補修印本國家圖書館藏書   

此書行款,半葉十行,行十九字。白口,四週雙邊。書影見圖三。


卷三,第2頁載有一首詩。

詩題:“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雲,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覺而遇清風急雨,戲作此數句”。

詩文:“四州環一島,百洞盤其中。我行西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此生當安歸,四顧路途窮。眇觀大瀛海,坐咏談天翁。區區魏中梁,一米誰雌雄。幽懷忽破散,咏嘯來天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安知非群仙,鈞天宴未終。喜我歸有期,舉酒屬青童。急雨豈無意,催詩走群龍。夢雲忽變色,笑電亦改容。應怪東坡老,衰顏語徒工。久矣此妙聲,不聞蓬萊宮”。

版本四

《蘇文忠公海外集》(卷二,第1頁)清乾隆四十三年瓊山王時宇校刊本龍遊齋藏書。

此書行款,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四週單邊。書影見圖四。


此書卷二,第1頁載有一首詩。

詩題:“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雲,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覺而遇清風急雨,戲作此數句”。

詩文:“四州環一島,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眇觀大瀛海,坐咏談天翁。區區魏中梁,一米誰雌雄。幽懷忽破散,咏嘯來天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安知非群仙,鈞天宴未終。喜我歸有期,舉酒屬青童。急雨豈無意,催詩走群龍。夢魂忽變色,笑電亦改容。應怪東坡老,衰顏語徒工。久矣此妙聲,不聞蓬萊宮”。

版本五

《東坡七集》《後集》(卷六,第5頁)清光緒三十四年重刊明成化四年本龍遊齋藏書。

此書行款,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四週單邊。書影見圖五。


此書卷六第5頁載有一首詩。

詩題:“行瓊儋間,肩輿坐睡,夢中得句雲,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覺而遇清風急雨,戲作此數句”。

詩文:“四州環一島,百洞蟠其中。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登高望中原,但見積水空。此生當安歸,四顧真途窮。眇觀大瀛海,坐咏談天翁。茫茫太倉中,一米誰雌雄。幽懷忽破散,咏嘯來天風。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安知非群仙,鈞天宴未終。喜我歸有期,舉酒屬青童。急雨豈無意,催詩走群龍。夢雲忽變色,笑雷亦改容。應怪東坡老,顏衰語徒工。久矣此妙聲,不聞蓬萊宮”。

二、五個版本比對

以上所述的五個版本,依次為:宋刊本《東坡後集》,明代成化弘治年間刻本《蘇文忠公集》,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刊清順治十八年(1661)補修印本《宋蘇文忠公居儋錄》,清乾隆四十三年瓊山王時宇校刊本《蘇文忠公海外集》,清光緒三十四年重刊明成化四年刻本《東坡七集》。

為了便於比對和敘述方便,筆者以版本1的詩題及詩句為對比對象,用以比對他四個版本。這樣,五個版本之異同,一目了然。茲將五個版本詩題及詩句編製成一個比對表如次:


我們依據上列比對表,可以知悉如下結果:

1、從詩題上看五個版本之異同:

版本2詩題中的一句:“而遇清風急雨,故作此詩”,此與其他四個版本不同。

其他四個版本的詩題中的一句,均作:“千山動鱗甲萬谷酣笙鐘”。

2、從詩句看五個版本之異同:

版本1,其詩句1作:“茫茫太倉中”。其中,版本5的詩句與版本1同。其他三個版本,計版本2、版本3、版本4均作“區區魏中梁,一米誰雌雄”,此與版本1不同。

版本1,其詩句2作:“萬谷酣笙鐘,夢雲忽變色,笑電亦改容”。其中,版本3的詩句均與與版本1同。而版本2的詩句作“萬籟酣笙鏞”,此與版本1不同。版本4的詩句作“夢魂忽變色”,此與版本1不同。、版本5的詩句作“笑雷亦改容”,此與版本1不同。

版本1,其詩句3作:“應怪東坡老,顏衰語徒工,久矣此妙生。”其中,版本3、版本4、版本5的詩句均與與版本1同。而版本2的詩句作“久矣此妙聲,不聞蓬萊宮”,此與版本1不同。

三、結論

經過上述五個版本詩題和詩句比對,可以看出各個版本之間的同異情況。其中,版本1、版本3、版本4、版本5,屬於相同一個版本系統。其後出的版本3、版本4、版本5,當從版本1的宋本出。

版本2,其詩題和詩句均與其他四個版本均不一樣,當是自成一個體系。唯版本3、版本4,與版本2的詩句1,均作“區區魏中梁,一米誰雌雄”,可以推知,其後出的版本3、版本4,在刊刻時也曾利用過版本2這個本子。

版本2(圖二)《蘇文忠公集》詩的結尾處,注有一本“容”字下雲:“應怪東坡老,顏衰語徒工”十個字,説明龍遊齋藏本明成化、弘治刻本《蘇文忠公集》編纂者,當時參考了宋本《東坡後集》(《國家圖書館藏宋刊本(960--1279),《東坡後集》卷六,第4頁)。據此推知,這個版本極有可能是這首詩的定稿。

版本2《蘇文忠公集》一百一十二卷,這個本子,因與其他四個版本在詩題和詩句上多存異處。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1989年6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676頁所載,正是此本。雲:明刊《東坡大全集》跋。明刊本,半葉十行,行二十字,黑口,四週雙欄。今細繹此本,調理秩然,必從居氏《大全集》而出。又,此本傳世極稀,編檢各家目錄,均未著錄。據此推知,這個版本的詩題和詩句更加精善,極有可能是這首詩的定稿?此書當時印數少,故流傳未廣。各家官私書目均未著錄,一線單傳,洵為海內孤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