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腫瘤醫院推出前列腺癌精準檢測新技術

來源:中國網海南

時間:2024-03-13

作者:

編輯:金益寧

日前,87歲北京“候鳥”老人尚爺爺,在海南省腫瘤醫院通過“18F-PSMA PET/CT”檢查,很快查清了困擾其多年的前列腺病變問題。

“18F-PSMA PET/CT”是當前十分先進的前列腺癌檢查新技術,在前列腺癌診斷、分期、復發監測、療效評估等領域,有獨到優勢。

精準診斷,讓病灶無處遁形

尚爺爺患前列腺增生20餘年,近來因排尿困難,在外院連續做了兩次血清PSA(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測,數值異常升高。按常規檢查流程,應進一步做磁共振(MR)檢查,明確前列腺病變情況。但尚爺爺多年前植入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MR檢查,而且年事已高,基礎疾病較多,穿刺活檢取病理等有創操作也無法承受。

尚爺爺前列腺疾病診斷陷入“僵局”。

近日尚爺爺老伴聽聞海南省腫瘤醫院核醫學科有一項前列腺癌精準檢查新技術,可以安全無創地診斷前列腺癌。為儘快確診,對症治療,尚爺爺及老伴來到海南省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于麗娟為其詳細講解了18F-PSMA PET/CT前列腺癌顯像的原理、檢查過程等,次日尚爺爺便接受了該項檢查,並被快速確診為前列腺癌。

“一個核醫學檢查就找到了疾病的‘真相’,省去了很多麻煩。”尚爺爺表示。

經內分泌治療後,尚爺爺復查血清PSA數值恢復正常,排尿困難症狀基本緩解。

先進技術,解開診斷“謎團”

來自三亞、65歲的趙先生近來下肢莫名腫脹,在當地醫院增強CT檢查後發現,右側輸尿管上段增厚、右腎盂積水,同時發現盆腔淋巴結腫大,考慮右側輸尿管腫瘤性病變。為緩解症狀,趙先生接受了經尿道輸尿管微創手術,但術後病理卻沒有發現腫瘤組織。

為明確診斷,趙先生又做了其他相關檢查,逐項搜尋病因。影像檢查發現左腋窩、腹腔、盆腔多處淋巴結腫大,左腋窩淋巴結活檢病理提示前列腺癌轉移可能。

究竟是不是前列腺癌?診斷變得撲朔迷離,在病友推薦下,趙先生來到海南省腫瘤醫院核醫學科,進行了18F-PSMA PET/CT檢查。

于麗娟教授(前中)與團隊閱片討論(資料圖)

核醫學科主任于麗娟介紹,18F-PSMA PET/CT是專門針對前列腺癌的一種核醫學新技術,與常規影像和普通PET/CT檢查相比,其具有無可比擬的靈敏度、特異性和陽性檢出率,可以發現或者診斷其他檢查無法確診的前列腺癌原發灶和轉移灶。

經18F-PSMA PET/CT檢查,清晰顯示出前列腺癌原發病灶以及全身多發轉移淋巴結,而且還發現了骨轉移病灶,前列腺癌診斷“證據確鑿”。

至此,右側輸尿管積水病變“謎團”解開,是由於前列腺癌盆腔淋巴結轉移壓迫右側輸尿管所致。

明確診斷後,趙先生接受前列腺內分泌治療,病情平穩。

新技術實現前列腺癌精準診斷

于麗娟介紹,18F-PSMA是一款專門針對前列腺癌診斷研發的新型PET示蹤劑,通過靜脈注射後可迅速、準確地定位前列腺癌病灶和轉移病灶,準確率高達95%以上。“PET/CT”是當前最前沿的醫學影像診斷設備之一,素有“查癌神器”美譽。示蹤劑與設備兩者強強結合,共同提高了前列腺癌診斷準確率。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統中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65歲以上男性是前列腺癌高發人群。

對於體檢發現血PSA升高或其他檢查疑似前列腺癌,又無法明確診斷的患者,18F-PSMA PET/CT檢查技術更具診斷優勢。

此外,18F-PSMA PET/CT不僅可以無創、安全、精準地發現前列腺癌原發灶及轉移病灶,在臨床準確分期、治療方案選擇、療效和預後評估上同樣具有重要作用。

骨轉移是前列腺癌進展最典型的特徵之一,80%以上的前列腺癌患者伴隨骨痛、骨折、肢體活動障礙等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當前,海南省腫瘤醫院在全省首家開展了鐳-223新型核素治療前列腺癌骨轉移,克服了前列腺癌骨轉移治療手段單一、耐藥等多重問題,實現精準、安全、高效治療,讓患者更多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