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養生,有利健康一一黃荷葉副主任醫師談養生

來源:中國網海南

時間:2024-01-29

作者:

編輯:陳秀宇

人們隨著年齡增長身體開始走下坡路很多事情都力不從心,甚至覺得連吃飯睡覺都沒以前香了,腿腳也不那麼利了。於是,不少人可謂是“衝在養生第一線但有些人看似是在養生底部不小心就可能走了“彎路”。

誤區一 熱衷於吃補藥養生

近年來,人參、鹿茸、靈芝、歐旺冬蟲夏草等高檔滋補品開始走入尋常百姓家,也受到很多養生愛好者的追捧。

但專家表示:這些滋補品並不適用於所有人群。一方面,像肥胖、三高、心血管等疾病,本就與平時的飲食滋膩密不可分,因而這些人群其實並不需要滋補:另一方面,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的人來説,虛不受補,服用滋膩的補品,不但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反而增加胃腸負擔。

對於普通人來説,均衡膳食足以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另外,若是要進補首選那些藥食同源的食物,如山藥、紅棗、花生、黃茂等,而且一定要辨清體質,最好吃前詢問藥師。

誤區二 老年人要每天吃鈣片

人老之後對鈣質的吸收與利用下降,而且在代謝過程中流失也會比較嚴重,所以相對更容易出現缺鈣的現象。而為了避免骨質疏鬆,很多人都熱衷於吃鈣片補鈣,甚至有些人還總覺得補得越多、吸收得越多,對骨骼越好。但凡事過猶不及。

60歲以上老年人,每天推薦攝入1000毫克的鈣,但是這並不代表人老之後就一定需要通過服用鈣片來補充鈣質。一般來説,對於骨密度正常的老年人,每天喝1杯奶吃1個雞蛋,1斤蔬菜,保證營養均K衡,基本可以保證鈣質充足;平、底部也可以多曬曬太陽、合理鍛鍊,減少鈣質流失。如果實在無法從食物中得到足夠的鈣,那麼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適量補充鈣劑。

過量補鈣可能危害健康,如長期補充高鈣,會明顯抑制鐵、鋅、鎂、磷的吸收。

是否需要吃或是否適合吃鈣片,最好還是先諮詢一下醫生。

誤區三 油鹽不進降壓降脂

研究發現,長期攝入過多食鹽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而食用油吃得過量,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加速動脈硬化、血栓的形成。出於對這兩點的擔心,一些“健康意識強”的人索性不吃油鹽了,想要杜絕風險但是過度限鹽,會造成鈉攝入不足,使機體細胞內外滲透壓失衡導致水分進入細胞內,誘發腦水腫,輕者出現意識障礙,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率加速、噁心嘔吐等完全不攝入食用油,不僅會導致一些脂溶性維生素的缺乏 (如:維生D、E和K),也容易缺乏必素A、K底部需脂肪酸,而必需脂肪酸有平穩心壓、血糖等作用,但它只能從外界獲取。

減鹽、控油才是真正的養生。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不超過6克,食用油用量在25克~30克之間。而三高人群可以再低一點。

食物不能代替藥物,只能輔助改善,生病必須找專科醫生積極治療,遵從醫囑吃藥並不會帶來太大副作用,但不好好吃藥,導致血壓、血糖反覆波動,卻會損傷大腦、心臟和腎臟等組織,得不償失。

誤區四 只想通過食物降壓降糖

是藥三分毒”,但像高血壓、高血糖等很多慢性病需要長期吃藥,因而有些人就聽信了吃木耳蘆菜降壓、吃南瓜能控糖、喝醋軟化血管......同時減少藥量,甚至不吃藥

雖然這些食物吃了也確實有利於健康,但作用卻沒那麼大。以芹菜為例,動物實驗發現芹菜的提取物芹菜素有舒張血管、調節血壓的功能。但動物實驗的結果並不能簡單地在人體實現:而且芹菜中的芹菜素很低,要想達到實驗效果,可臺一次要吃幾公斤,這根本就不可能。

誤區五 吃東西講究趁熱吃

其實,趁熱吃不養胃反傷胃!而且高溫食物從口腔進入胃部的過程三個部位都很受傷。中.

第一關:進入口腔,燙傷的口腔黏膜,容易形成潰瘍:

第二關:從咽部沿著食管遊走,食管內壁的黏膜能耐受的最高溫度是60°C,也易受損

第三關:胃黏膜。有些人常常會出現“入口不燙”,卻會把食道胃“燙傷”的情況。

食物也好、飲品也好,剛出鍋的都應該放一放再進口。

誤區六 早上鍛鍊身體好

清晨太早鍛鍊身體,對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弊大於利。

雖然早上人少、車少、污染少,但太早鍛鍊,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説會C重其身體負擔。因為人體在四五時基礎代謝水準最低,此時強行調動身體機能很容易導致虛耗,也更容易摔傷、扭傷。

一般人如果想要早上鍛鍊,春天、秋天、冬天可以選擇在早上九點左右。夏天可以選擇早上七點左右。

鍛鍊首先要考慮每個季節的環境溫度是否適宜。其次,鍛鍊的時間和吃飯的時間要合理間隔開,比較合理的時間是飯後2小時或餐前2小時左右,其原因是避免運動導致低血糖,飯後時間太短運動容易導致消化不良或出現噁心嘔吐不適。

運動前需要注意做好熱身,避免關節扭傷。老年人或體質虛弱的人群,不建議做劇烈運動。

誤區七 馬路邊上散步晨練

保證身體健康,加強活動鍛鍊是非常重要的,散步也是很好的有氧運動,但是在馬路邊則不對。

研究人員組織了119位60歲以上的志願者進行了一項散步健康的調查。結果顯示,無論健康與否,沿著繁華馬路散步的群體,其心肺功能改善並不顯著,但動脈硬化程度卻更加嚴重了:而在公園散步的參與者,其心肺功能改善,動脈血管的健康程度,則都要好得多。

在馬路邊散步,機動車尾氣、空氣中各種可吸入的顆粒物等的濃度都個相對較高,長期如此,對於散步頂部的呼吸系統、免疫系統以及心血管K系統的健康,都會形成一定的不底部影響。

即使是散步,也得盡可能選好一點的環境。

誤區八 年紀大了缺牙不管

隨著年紀的增大,很多中老年人都會面臨牙齒鬆動甚至脫落的問題。據統計,我國老年人90%以上有不不同程度的牙齒缺失,其中全口項部牙者約佔20%。有不少人認為缺牙沒什麼大不了不用管。但你可知若缺牙長時間不修復,鄰牙缺乏支撐,會向缺牙的方向傾斜,慢慢形成“牙歪歪”“牙松松”,最後只會越掉越多,造成惡性迴圈。

而牙齒缺失直接導致咀嚼功能下降,增加胃腸消化食物的負擔,不利於通過飲食攝取足夠營養:不僅如此,缺牙者的咀嚼減少,腦部血個流量隨之變少,會影響大腦生理、頂部導致記憶力減退。

牙齒一旦缺失,一定要及時修復,千萬別不管不顧。最後還想提醒大家

真正的養生更多的是正確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做到以下幾點是必須的。好的心態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甚至比任何補品都要管用。

請大家能堅持一下幾種合理的健康生活方式,科學養生!

1、提倡健康的飲食,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每週要達到25種以上,其中包括每天1斤的蔬菜,半斤的水果,每天粗糧佔主食的三分之一,肉類方面每天適量的牛肉或者羊肉,可以適當的吃魚蝦以及奶類和豆製品,每天一個水煮雞蛋,並且在三餐之間適當的增加一些堅果類的零食,健康飲食既能保證能量的攝入,又能提供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夠有效抑制脂肪的攝入,減少機體的毒素堆積,能夠有效保護大腦健康,同時健康的飲食能夠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準,減少脂質細胞在血管內的沉積,改善血管內皮的功能,有利於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營養飲食可以調節人體的免疫系統,改變阿爾茲海默症的發病機制。

2、強調定期鍛鍊,每天進行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至少150分鐘以上,或者高強度的運動在75分鐘以上,運動鍛鍊能夠調整神經系統的張力,興奮或者抑制神經系統,運動還能使神經細胞更好的獲得能量和氧氣供應,提高神經系統的生物活性,改善神經系統的功能,運動能夠改善血管彈性,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腦部供血,有效預防缺血性腦病的發生。

3、要積極的社會接觸,能夠延緩記憶力減退,延緩大腦細胞的衰亡速度,有效社交,還能夠保持愉悅的心情,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4、要積極參加認知活動,養成良好的個人愛好,經常進行寫作,閱讀,打牌,能夠通過認知活動的不斷刺激減緩記憶力衰退的發生。

5、戒煙戒酒,吸煙不僅對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都會造成嚴重的影響,還會損害神經系統的功能,經常吸煙會加重動脈硬化的發生,引起腦血管硬化,造成腦供血不足,煙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種興奮劑,能夠讓全身的血管收縮,組織供氧不足,長期吸煙會影響腦部的思維,出現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吸煙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吸煙造成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內皮炎症反應,急性血栓形成;飲酒同樣是影響記憶力的重要因素,酒精會損害大腦的神經元,讓大腦功能失常,長期大量飲酒會出現酒精性腦病,産生多巴胺神經毒性作用,酒精對心肌細胞同樣有毒害作用,造成心肌細胞的損害,出現心力衰竭,總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對心腦都會造成嚴重影響,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生活,不但能延緩記憶力下降,也能夠大幅度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

6、保持好心態,好的心態能提高人體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甚至比任何補品都要管用。

7、定期體檢,人一生中難免會有小毛病,定期體檢,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能及時發現疾病,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