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雨林生物多樣性!首期“小手牽小手 科普伴我行”自然科普研學公益活動圓滿結束

來源: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

時間:2023-08-17

作者:袁玉龍

編輯:投稿_林鴻孟

“雨林棧道好美啊!”“這個標本是由真的海南長臂猿製作的嗎?”8月15日,在全國首個生態日當天,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成功舉辦了以“小手牽小手科普伴我行”為主題的首期中小學生自然科普研學公益活動。

活動當天,來自海口市福利院和社會各界學生共41人組成的“護猿小隊”走進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參加由海南省林業局指導,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主辦,南海網承辦的“小手牽小手科普伴我行”自然科普研學公益活動,開啟孩子們探索雨林魅力的暑期生活。

 標本館內“護猿小隊”讚嘆陳列展品

在老師們的組織領導下,41名“護猿小隊”學員來到霸王嶺文體廣場,參加本次研學活動的開營儀式。啟動儀式還邀請了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海口市福利院、社會各界公益愛心人士參與。

 “護猿小隊”學員感受雨林奧秘的第一站,便來到了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的標本館。“它們的手臂好長啊!這樣可以摘到更多鮮甜的水果!”進入標本館後,學員們透過真空展櫃玻璃,仔細觀察著海南長臂猿標本。通過現場講解人員的講解,學員們第一次知道,原來海南長臂猿是世界上瀕危程度最高的靈長類物種,僅分佈于霸王嶺,故稱為海南長臂猿。

 現場,學員們仔細傾聽,生怕漏掉了講解員講解的重要內容,在講解結束後,學員們互相交流,紛紛讚嘆栩栩如生的生物標本和多姿多彩的植物標本,感嘆著雨林生物多樣性的神奇。

在當天的活動中,“護猿小隊”學員還進行了“棧道徒步”、“科普市集”等活動,在欣賞雨林風光的同時,學習了解“長臂猿保護科普”、“瀕危動物保護科普”以及“熱帶雨林知識科普”等多個內容,在遊玩的同時親身體驗科學知識的樂趣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的寶庫

在談到為什麼組織這次“小手牽小手 科普伴我行”的原因時,霸王嶺管理分局副局長鐘育飛説:“這次活動活動主要是考慮到是我國的第一個全國生態日,對我們國家有著重大的意義,同時也是我們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在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取得部分成效的展現和科普......”

在如何引導遊客走進雨林時,鐘育飛表示,目前霸王嶺分局將結合省林業局舉辦的“雨林與您”體驗活動和此次活動為契機,不斷豐富各類體驗玩法,將熱帶雨林的保護理念普及化、大眾化,吸引全民共同呵護熱帶雨林生態家園。

據介紹,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中國首批設立的5個國家公園之一,是我國分佈最集中、類型最多樣、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大陸性島嶼型熱帶雨林,是熱帶生物多樣性和遺傳資源的寶庫。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霸王嶺片區,這裡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區內分佈有陸生脊椎野生動物416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0種,被人們稱之為“綠色寶庫”“物種基因庫”。

作為此次活動的支援單位,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副局長劉如濤表示,“小手牽小手·科普伴我行”活動帶著孩子們走進霸王嶺,實地開展自然科普研學公益活動,在遊中“研”,在樂中“學”,增強青少年群體對海南長臂猿、熱帶雨林保護的認知和了解,引導青少年探索、熱愛和保護自然,是很有意義的。

“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於特殊兒童群體,社會正積極探索融合教育路徑,讓每名兒童,都享受公平而優質的教育以及平等的權利。讓每名孩子都可以奔跑在藍天下,親近在雨林裏。此次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融入不同的教學環境,享受不同的教學方式,感受不同的實踐活動,體驗更多玩伴在一起的快樂。我們為每一位孩子提供了‘元元’和‘宵宵’的紀念品,希望在它們的陪伴下,孩子們能度過一趟愉快的旅途,也希望同孩子們一起共創美好生活!”劉如濤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