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天:軍魂風骨定乾坤——記優秀轉業軍人李笑天海南逐夢25週年傳奇故事

來源:中國網海南

時間:2022-10-31

作者:趙育盼、蒙莉梅

編輯:曹宇

李笑天堅信:汗水永遠比淚水更有營養,做到永遠比想到更有價值,站著永遠比坐著更有力量,萬物速朽,唯有夢想永在!——題記

時光如梭,往事如煙,但是並不意味著每一樁往事都會消逝在時光裏,而是鎖在某個記憶深處,一旦尋到某一個契機,它們就會蜂擁而出。今年是海南資深新聞媒體人李笑天海南工作25週年。前不久,我收到了李笑天老總的著作隨身碟,打開他和陳雷即將出版的新書《南國時代》,感受到字裏行間的樸實和厚重,關於他在海南革命逐夢25年記憶頓時撲面而來。 

採訪李笑天海南工作25週年。

如果説《南國夢》專著記錄的是海南南國集團20年發展歷史,那麼新書《南國時代》就是南國集團30年恢弘的時代篇章。猶記得,2012年李笑天,他用了3個多月時間,緊鑼密鼓地策劃撰稿、編輯出版“一條龍”,最終趕在南國集團20週年慶典之際,近30萬字《南國夢》著作面世。如今,十年已過,他以一腔熱忱,信守他在《南國夢》後記裏“為南國20年著書,為南國30年立説”的承諾,《南國時代》新書即將出版。也許你我都會感到納悶:到底是什麼力量在驅動著他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答案就藏在他的經歷裏—— 

走進南國集團組織宣傳報道。

李笑天,優秀部隊轉業幹部。曾在海南主流媒體擔任過主要領導職務。他有《誰説大炮不能上刺刀》、《我們是鄉下來的探子》、《一張寄給世界的海南名片》、《大上海勁吹南國世博風》、《澄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生態》、《陳耀晶:一把鋤頭種希望,一根扁擔挑日月》、《“狂人”劉漢惜世界南國夢》、《小喇叭傳播“大”聲音》等600多篇新聞作品和專題在《解放軍報》、《人民日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海南日報》、《國際旅遊島商報》、《中經聯播網》、《中國網》等全國60多家報刊、網媒上發表。1996年榮獲江蘇省優秀新聞工作者、新聞報道一等獎。1999年榮獲海南省年度好新聞評選電視專題一等獎。2003年至2015年三次榮獲中國經濟新聞獎,2013年連續三年獲得社長、總編傑出貢獻獎。專著有《南國夢》、《海南綠色崛起》、《海南留下我的夢》、《癡情澄邁熱土》、《南國時代》等先後在全國出版發行。他當兵近20年,從事新聞工作20多年,筆尖化作利刃逐夢海南25年,軍魂文膽集一身,是揮斥方遒的傳奇人物。 

當兵的履歷是奮鬥的精神食糧。

李笑天是他作為媒體新聞人的筆名,海南人喜歡尊稱他為李總、李社長、李主席,但私底下,又有好多朋友叫他“八哥”。縱然已經離家幾十年,他仍唸唸不忘自己在家中排行老八,母親45高齡時生下他,家裏上上下下對這個老八和老幺,自然是寵愛有加,這一切給了他性格和心性恣意生長的土壤,很快他就顯露出聰明又調皮的本性來。年青時他繼承了老父親的衣缽,入伍成為一名軍人,軍旅生涯在很大程度上收斂了他年輕氣盛的銳氣,卻始終掩蓋不住他的鋒芒。跟他同時入伍的兵有幾百人,由於軍事技術過硬,組織領導能力突出,李笑天不僅是新兵裏第一批提幹的,兩年多就提為排長,三年多就提為炮兵參謀,五年多就當上團直炮連連長,在山東牟平全師一次挖蝦池施工任務中,連隊率先完成任務奪得全師第一名,張明友師長表揚他説:“這個小子不僅是個好參謀還是位好連長”……。他在部隊領導崗位上三次立了三等功,五次獲得嘉獎。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雖然打小就能聰明伶俐,但他也從未想過人生中的第一篇文章就讓他揚名,也在他心底播下了夢想的種子。時任師宣傳幹事李廣哲曾是他連隊的副指導員,從那時起他就愛上這個“新兵戰士”,並介紹他入了黨。一次他向老領導提供一篇處女作,很快被李廣哲看中,併合作采寫的《誰説大跑不能上刺刀》,這篇刊登在解放軍報上的文章,一時在部隊引起反響,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勾起他軍魂文膽堅強信念。 

230團老戰友聚會合影。

部隊轉業後,他先後在淮安市委宣傳部和市電視臺工作,四年時間就成了江蘇省新聞界知名人物,連續三年榮獲淮安市年度新聞一等獎。《淮安五萬農民當上農民企業“大老闆”》一篇文章中,寫的是勞務外公農民掙到錢返鄉當老闆故事,這篇文章新聞點超前,很快,他的文章就頻繁地刊登在人民日報、經濟日報、農民日報、新華日報等國家和省級報刊上。據他回憶,當時每個月從郵局寄來的稿費單厚厚一沓,超過當時工資的幾倍,淮安市郵政局局長還因此通過各種渠道輾轉結識他。轉業第二年年底,他被評為淮安市“優秀新聞工作者”。當時《淮安日報》還以一個整版的篇幅報道他——《為了總理故鄉的知名度——記“淮安市新聞一等獎”獲得者》專題報道,在年終新聞總結表彰大會上,時任市委陳書記親自給他頒獎。熟悉他的人稱之為“軍事幹部變為作家型的記者,稀罕”。

夢想在千里之外的海南島上向他招手。1997香港回歸那一年,隨著“十萬人才闖海南”熱潮,他義無反顧地登上了開往海南的輪船,隨行只帶了一個皮箱和一件風衣。箱子裏不是錢財寶貝,而是滿滿一箱榮譽證書,那時候他進入媒體行業也不過四年時間而已。如今20多年過去了,那一箱證書和風衣永遠留著紀念,而箱子早就換了更大的。是金子到哪都會發光。剛到海南,就有好幾家主流媒體給他拋來橄欖枝,他選擇了海口電視臺。第一年,他策劃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愛心的呼換》,以超前的思維,動員社會各界為海南大學貧困生助學,有爆點,高收視,好影響,年終在海南省好新聞評選中,唯一獲得電視專題一等獎。從海口電視臺出來後,他被引進到海南第二大媒體——《海南經濟報》社(後改名為《國際旅遊島商》報)任副社長,主管經營創收工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一個舞筆弄槍之人,居然還是經營天才。他沒有接受過一天的專業學習,什麼EMBA,什麼經營管理,連概念都拎不清,但是在報社搞起經營來思路清晰,運籌帷幄,年年獲得社長總編貢獻獎。在海南媒體界只要提起李笑天都稱他為“組織策劃創收經營高手”。在他的努力下報社發展越來越強大。

這些年,奔波在鄉村田埂裏報道美麗鄉村的是他;在深夜兩點的辦公室裏挑燈寫作的是他;在表像之下抽絲剝繭探求真相的也是他;愛心公益事業背後,有他奔走忙碌的身影;追討農民工工資,有他在攻堅克難;保護母親河南渡江,有他在揮筆吶喊......無形之中,他早已經與海南密不可分,在他創業逐夢的同時,也以媒體新聞人的身份參與到海南發展大業中。“資深新聞媒體人”是他身上最厚重的標簽,但他的身份又何止“媒體人”?

他還是策劃論壇及大型活動的能人。這些年,他先後策劃組織了省級和國家級不同類型論壇和大型活動40多場,主題包括了海南食品安全論壇、海南全域旅遊論壇、海南精準扶貧突破之路峰會、海南媒企戰略合作研討會、海南鄉村振興峰會、全國新聞出版界書法作品巡展等活動,場場爆滿,累計9萬多位黨政領導、專家學者、商企精英受益,在省內外産生了深遠影響。

策劃組織省級大型活動。

除了媒體人和作家,他還是書法家,他海南省新聞界書畫家協會主席,他的書法風格獨樹一幟,自由恣意而有內涵;他還是主持人,明明一天專業培訓都沒經歷過,普通話不標準,卻能以幽默風趣、嚴肅活潑的風格主持完一場又一場省級大型活動......往往是眾人還沒來得及熟悉他的新角色時,他已經無縫連結進入下一個角色中,有人這樣説:“李笑天腦袋裏還裝著一個腦袋”。 

李笑天書法作品。

難能可貴的是,他既能給灰心者做光,給失味者做鹽,給脆弱者當臂膀,也能與奮鬥者並肩,與追夢者攜手。身邊的朋友這樣評價他:“笑天老總退而不休,闖海25年,他就以25歲小夥子的精氣神奮鬥在路上。”確實,他自已也自信評價“年齡成迷,身體無敵,革命繼續”。他每天工作安排得滿滿的,而且這些工作都是公益性質,不為名利,純粹是發自內心的責任感和大愛。退休後,他社會職務集于一身,現在還任職海南一家央媒幫助指導工作,為海南自由貿易港宣傳策劃發聲發力。他擔任海南省新聞界書畫家協會主席,帶領團隊策劃組織30多場全國和省級規模的專題書法展覽;他擔任海南省江蘇商會首席特別顧問,為鄉友們排憂解難,討回拖欠多家民營企業和農民工的債務;海口火山口世界地質公園發展遇到瓶頸,他撰文呼呼:漫漫“熊途”,海口火山口公園創國家5A景區何時落地?在多家媒體報道後,立即引起了有關部門領導的重視;他創新性地將書法和蘇東坡文化引進校園,海南楓葉國際學校特聘他為高級宣傳顧問,楓葉學校還專門為他頒發“特殊貢獻”獎;海南南國集團創業30年,李笑天不僅以新作《南國時代》發聲,更全程參與和見證。被授予“南國最感動人物”獎章……。 

為海南省江蘇商會上黨課。

海南各市(縣)都留下他的足跡,萬寧市他陪了5任市委書記,累計策劃專題報道40多期,七年下萬寧60多次,上山下鄉,白天黑夜,同領導幹部交流,與百姓群眾交心,不遺餘力宣傳萬寧經濟、旅遊、黨建、教育等,他將自己創作的二十幅書法作品拍賣所得善款全部送到萬寧和澄邁貧困村,是聞名鄉野的“萬寧通”。接著是澄邁,是他把澄邁的美麗鄉村寫進了中央電視臺,他寫的澄邁“打違”文章獲時任海口市委書記孫新陽親自批示號召學習,他的專著《癡情澄邁熱士》一書,把澄邁縣宣傳得風生水起,作為全縣黨員幹部的讀本。 

出版癡情澄邁熱土、南國夢、奔騰歲月、南國時代等多本著作。

碩果、榮譽、掌聲、鮮花一齊湧來,可這裡面凝聚了李笑天多少智慧、心血和汗水啊!他從事新聞工作這些年,三次獲得中國經濟新聞大獎;《我們是鄉下來的探子》、《鐵腕整治,讓南渡江“母親河”不再哭泣》等11篇文章獲國家級報刊大獎;《海大,一場愛心呼喚引起的“革命”》、《昌江,大山裏劈出“芒果路”》等36篇文章獲得省級報刊大獎。他先後榮獲江蘇省“優秀新聞工作者”、江蘇省“新聞報道一等獎”、國際旅遊島商報社“傑出人才獎”、“社長總編特殊貢獻獎”、“德耀海南·社會責任愛崗敬業模範人物”,2016年被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授予為“從事新聞工作三十年貢獻人物獎”。他獲國家級、省市級榮譽數不勝數,是海南新聞界有名的“獲獎大戶”。

 

一本本證書背後的故事。

他常常説:我這輩子生活是一半回憶,一半繼續,凡事順其自然,活在當下,不去留戀和糾結發生過的事。堅信:汗水永遠比淚水更有營養,做到永遠比想到更有價值,站著永遠比坐著更有力量,萬物速朽,唯有夢想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