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節,“粽”情“粽”意 品嘗不一樣的樂東粽子

來源:樂東縣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

時間:2022-06-02

作者:

編輯:郭小娜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在海南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臨近端午,空氣中似乎總是飄蕩著粽子的清香。

每年端午節前夕,海南各地的粽子都陸陸續續隆“粽”登場,紛紛打出歷史背景,以示正宗。而樂東粽子,不僅有著“銀山”的加持,更有著一層帶著銳刺的“外衣”,無不彰顯著其獨特魅力。

與常見的粽子不同,樂東的粽子是用學名為“露兜樹”的葉子,捆成長條。

粽子裏有蛋黃和肥瘦相間的豬肉,物料十足,令人垂涎三尺。

其主要製作食材是:鹹鴨蛋黃、野鳳梨葉、本地黑豬肉等。紅土抖動過篩,食鹽撒入紅土,加入清水攪拌成泥,將鴨蛋放入紅泥中塗抹均勻,腌制30天,腌製成功的鹹鴨蛋煮熟後,一切開就會有油脂滲透出來。

在樂東,野鳳梨又叫“露兜樹”,因為葉子上長著利刺,本地人常用來當做籬笆,劃分鄰里之間的界線,又被稱為“界刺”。在傳統習俗裏,樂東人們會在端午節前夕,採摘“界刺”包粽子。野鳳梨葉所散發出的香氣,作為包裹粽子的外衣,是難得的佳肴美味。

除了野鳳梨外,椰子、檳榔,也曾經在樂東粽子中,扮演著同樣的角色。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帶著銳刺的葉片,憑藉獨特的清香和清熱下火的功效,脫穎而出。成為祖輩們對生活智慧積累的注腳,也成為了樂東人時代記憶中的端午清香。

在樂東,製作粽子是非常講究的。肥瘦相間的本地黑豬肉切片,加入秘制調料、食鹽、醬油進行腌制。取一片粽葉疊壓,卷成圓錐。裝入糯米、五花肉、鹹鴨蛋黃。粽葉向下折,麻繩扎牢。再經過長時間的蒸制,有特殊香氣的粽子就完成了。

端午節吃粽子

不僅是一種情懷

一種平安

更是一種對家鄉的眷戀

端午時節,歡迎來樂東品嘗美味粽子。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