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貿港背景下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來源:海南日報

時間:2021-10-20

作者:王惠平

編輯:許仁春

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共産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目標。海南要在自貿港建設中,紮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爭當優等生。

正確把握、全面理解共同富裕的深刻內涵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數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齊劃一的平均主義,要分階段促進共同富裕。”這一重要論述揭示了共同富裕的深刻內涵。

首先,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本質要求。鄧小平同志強調:“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要消滅貧窮。”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産黨成立一百年來,立足基礎底線,堅定人民立場,堅持理念引領,紮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其次,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既包括物質上的富裕,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裕;不僅是生活的富裕富足,也包括精神的自信自強。再次,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不是平均主義,需要每個中國人的艱苦奮鬥和不懈努力。最後,共同富裕是個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需要解決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等問題,需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涉及經濟發展、分配製度改革、“三農”問題、體制機制創新、民生保障等等。

在自貿港建設中推進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一是做大“蛋糕”,促進海南高品質發展。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2020年海南地區生産總值5532.39億元,全省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27904元。2020年,第一産業增加值1135.98億元,增長2.0%;第二産業增加值1055.26億元,下降1.2%;第三産業增加值3341.15億元,增長5.7%。三次産業比重為20.5:19.1:60.4。可以看到,第二産業佔比偏低,工業基礎較為薄弱,在吸引人口流入、提高每人平均産出兩個方面都有較大提升空間。海南要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就必須以加快推進自貿港建設各項政策落地為基礎,堅持“項目為王”理念,加快招商引資和産業培育,不斷推進制度整合創新,解放和發展生産力,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成本洼地,推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打好堅實的物質基礎。要注重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與現代産業體系、“十四五”規劃的有效銜接,努力使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達到預期目標,産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實質性進展,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産總值的比重穩步上升。

二是以重點園區建設為抓手,推動産業聚集和升級壯大。充分發揮自貿港的政策優勢,依託重點園區,打造南繁科技城、深海科技城、航太科技城等“陸海空”産業集群,推進園區産業鏈建設和完善,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産業集群,使之成為海南主要的經濟增長點。以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數字貿易等為重點發展資訊産業;依託文昌國際航太城、三亞深海科技城,佈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平臺,培育深海深空産業;圍繞生態環保、生物醫藥、新能源汽車、智慧汽車等壯大先進製造業;建設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建設全球熱帶農業中心、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轉机基地。在全球消費精品中心、海口國際免稅城、保稅倉儲配套等重點項目建設中,充分考慮城鄉統籌、增加就業等實質問題。著力突破産城分離的傳統工業園區模式,推進産城融合,形成以功能複合率和宜居宜業度為核心的營建模式,使園區成為具有區域帶動力的增長極和動力源。

三是不斷改善基礎設施,降低物流成本。海南雖有環島高速公路、環島高鐵,但與大陸的聯繫主要還是輪渡和航運,運輸成本較高,瓊州海峽成為制約人流、物流高效快捷流動的重要因素,也是造成海南物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要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使海南真正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航運樞紐和航空樞紐。要堅持“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依託海南旅遊公路、“田字型”高速公路網逐步加快形成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和農村內部公路等交通基礎設施網路化體系,持續增強城鄉、區域、農村內部的地理空間聯繫,提高城鎮的綜合承載力、人口吸納能力和就業能力,推動農村勞動力持續轉移和在城鎮穩定工作生活,更好推動城鎮農村共同富裕。大力發展5G、物聯網、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等新型基礎設施。

四是關注民生,加快補齊公共服務短板。關注民生,就是要讓老百姓更好地享受自貿港建設紅利,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要以推進海南國際教育創新島為引領,優化佈局、分類推進各級各類教育高品質普及,以滿足教育公共服務需求為主,確保到2025年教育規模穩步擴大、品質明顯提高,主要指標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準。聚焦影響海南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突出問題,全方位干預健康影響因素,推動衛生健康理念和服務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轉變。進一步優化就業創業環境,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持續擴大就業規模,顯著提升就業品質,實現更充分高品質的就業創業,年新增城鎮就業15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3萬人。要堅持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

五是不斷完善與自貿港相適應的稅收制度,發揮好財稅政策在調節收入分配中的“杠桿”作用。要加強對高收入的規範和調節,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合理調節過高收入,鼓勵高收入人群和企業更多回報社會。要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加大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並提高精準性等。“十四五”期間,海南要緊扣“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逐步建立與高水準自貿港相適應的稅收制度,不斷釋放稅收優惠的政策紅利。

六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民增收。海南80%的土地在農村,60%以上的戶籍人口在農村,産業結構中農業佔比20%以上。農業農村發展不充分,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這是建設自貿港的最大“短板”之一。鄉村振興,産業興旺是重點。要充分考慮零關稅對我省農業發展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切實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對標世界先進的農業生産國的成功經驗,發展熱帶特色高效農業,促進農村三産融合發展,穩步推進共用農莊建設,大力支援南藥、熱帶水果、胡椒、橡膠等特色農産品的深加工、倉儲物流、電子商務、資訊服務等生産性服務業發展,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同時,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生態環保等工作,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為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

(作者為海南省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省社科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