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文化大講堂第19場在海口舉行 羅陽講授漢民族圖騰及發展歷史

來源:海口市作家協會

時間:2021-06-12

作者:許媛媛

編輯:柯佳旭

中國網6月12日訊(通訊員 孫瀧澤)在傳統佳節端午節來臨之際,12日下午,多家單位聯合舉辦的“記得住歷史,看得見鄉愁”公益系列活動“瓊州文化大講堂”第19場在海口市民遊客中心報告廳舉行,國際左手右腦文化教育産業創始人、海口市龍文化研究會會長羅陽以“漢民族圖騰及發展歷史”為主題,以説唱等方式穿越,帶領現場聽眾進行了一番“龍文化的溯源與創新”的探索之旅,讓人感受到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

國際左手右腦文化教育産業創始人、海口市龍文化研究會會長羅陽。林春葉 攝

龍的原形是什麼?龍的概念是怎樣形成的?它的形象與文化含意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龍在中國文化中有何影響?這些問題在遠古時代就不斷地以不同方式困擾人們,至今也未全部解決,還給人一種撲朔迷離的感覺。在兩個多小時的講座中,羅陽以專題解説並附帶吟唱與朗誦的方式,帶領現場聽眾追尋龍的蹤跡,進入遠古的歷史和龍的世界,去了解、探索龍的奧秘。他不僅繪聲繪色講到起源於原始圖騰的龍文化、龍被古人認作一種神秘的寶物和人間最大的吉祥物、以各種龍型物件存在中華大地並長期流行精彩紛呈的民間文化,而且用大量史例剖析龍緣何獲得華夏民族高度認可、為什麼説龍是全民族最高意志的體現,以及緣何説龍是國家和中華民族的圖騰,龍的精神就是中國精神。

羅陽講述“漢民族圖騰及發展歷史”。林春葉 攝

羅陽不僅通過溯源的方式,引導聽眾作為龍的傳人,如何進行多角度、從不同側面立體式地了解龍文化,了解古老的中華文明,提升自豪感和幸福感。他還對西方龍和中國龍進行了比較、講到世界龍文化的內涵、本質,探討龍的起源新説,從時代背景、具體內容、文化涵義、社會功能等四個方面探索“龍文化創新”,並展望龍文化將助推海南文化事業的大發展。在分享豐厚的龍文化知識過程中,他還對史上一些經典的龍文化詩篇進行了朗誦或演唱,並帶領聽眾進行帶龍字成語的接龍,使得整場講座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而且趣味盎然,啟人心智。 

羅陽深入淺出、別具一格的精彩演講,在現場引起陣陣歡呼和掌聲,不少人聽課後競相與他合影留念並就有關話題進行再交流。海口市文聯副主席徐健燕、海口日報社副總編輯易桂清與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會長、海南華潯品味裝飾公司總經理肖冰,一起給他頒發了家和文化研究會顧問聘書和文化紀念品,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理事長、海南大學教授林長武給他捐贈了龍字書法作品。海口市龍文化研究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郭彥瓊給海口日報社圖書館和海口市作協分別捐贈了該協會主編的新書《南海龍宮》,國家一級書法家、著名公益書法家李廷軒也給活動主辦方捐贈了書寫傳統文化的書法作品。海南省茶葉協會兩位茶藝師範晶晶、郝朝然全場為聽眾奉茶,活動現場瀰漫著濃濃的書香與茶香。

開場舞《我們新疆好地方》。林春葉 攝

分享活動由海南龍文化藝術團二團獻演的開場舞《我們新疆好地方》拉開序幕,在主持人、海口市作協常務副主席彭桐總結後落幕。在互動環節中,羅陽回答了現場聽眾與龍文化有關的提問,我國形象學科創立者、海南大學教授徐國定對整場講座進行了點評,並對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以促進地方經濟等方面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與觀點。 

海南知名小説家韓芍夷、海口市作協秘書長周麗虹、海南書香傳媒總裁鐘國駿和連文華、時曉冬、婁元勳、王惠賢、姚承言、姜亦凡、戴希鳳、張玉梅等海南龍文化研究者,以及李恒、唐雄、黃鶴馨、伍君之、何靜、萬宇軒、季佔忠、趙欣卉等海南作家、藝術家、文化達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會長、海南華潯品味裝飾公司總經理肖冰。林春葉 攝

 

詩人彭桐發言。林春葉 攝

據了解,公益系列活動“瓊州文化大講堂”由海南學者肖冰和詩人彭桐倡議發起,得到眾多單位和愛心企業大力支援。大講堂自2019年三月啟動,邀請島內外文學、藝術、國學、歷史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免費為廣大市民與在海口的遊客講授,持續推動海口、海南的文化事業發展和“書香海南”建設。該講堂在今年3月重啟後,不僅按原計劃每月舉辦至少一場,還已嘗試走進社區、軍營和鄉村舉辦不同專題活動,以實際行動豐富更多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海南自由貿易港的文化事業發展。 

瓊州文化大講堂第19場在海口舉行。林春葉 攝

此次活動指導單位是海口市文聯,由海口日報社、海口市作家協會、海口市家和文化研究會、亞太(國際)家道文化研究院聯合主辦,廣東華潯品味裝飾集團、亞太(國際)家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海口市龍文化研究會、海南省茶葉協會、海南線上、新浪海南等單位協辦。學術支援單位是海南省旅瓊文藝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