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擁抱人工智慧(AI)?開展人工智慧教育,如何讓學生主動地學、教師有創造性地教?近年來,廣西柳州市充分利用現代技術手段,依託AI智慧教育平臺,建立人工智慧教育共同體,將人工智慧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體系。
目前,柳州市人工智慧教育已面向70余所中小學校鋪開,累計投入近億元,在試點學校建設人工智慧實驗室,引入人工智慧機器人,常態化開展人工智慧、機器人教育等。
在柳州市壺西實驗中學青少年人工智慧實驗室,資訊技術教師周鵬正在給七年級學生上“3D創意設計”校本課程,該課程解決了理論與實踐相脫節這一教學難題。壺西實驗中學七年級學生余詩淇告訴記者,課程涉及空間幾何的教學內容,以前學生很難理解,現在利用3D建模軟體,學生更容易掌握。
早在2018年,壺西實驗中學便開始探索科技創新教育,為學生的個性和自主發展尋找切實可行的路徑,形成了以“三維創意設計+創意編程+智慧硬體設計製作”為主要內容結構、以資訊技術課堂和社團教學為載體的人工智慧教育教學課程體系。其中,3D創客社團成員已創作了近6000件創意作品,榮獲多項國家級榮譽。
壺西實驗中學校長羅元均介紹,學校在3D創客活動和三維創意設計課程的教學基礎上,成立“慧創”科技工作室,組織專門的教師團隊,開設科技創新校本課程,以創新課堂和社團教學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不斷提升學校人工智慧教學水準和教學品質。
柳州市電化教育站副站長張鋒介紹,柳州市以中小學資訊科技、通用技術等課程為主要依託,構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遞進式人工智慧教育課程體系,搭建校內外融通的“教、學、研、做、創”五位一體人工智慧教育平臺,開展問題引導、項目驅動、賽創融合、情境體驗的人工智慧教學。
在柳州市第八中學人工智慧活動室,七年級的幾名學生正在用平板調整機器人的動作協調性。該校創客教育已有20多年的歷史,學校不斷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在生活勞動場景中鍛鍊其解決問題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柳州市東環路小學鼓勵教師參與人工智慧的實踐項目,嘗試用AI開展教研活動。學校副校長盧華介紹,學校借助AI課堂分析系統,通過教師AI攝像頭進行課堂音視頻採集,再借助內置算力模組設備進行音視頻分析,根據數據化的結果輸出調整應對舉措等。授課教師能即時獲取課堂反饋,總結經驗,並且能夠橫向對比其他教師,縱向對比整個學年的教學情況和教學習慣,更快提升教學水準。
柳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吳書勤説:“我們以教育共同體為依託建立人工智慧教育共同體,共同推動人工智慧課程的建設和共用,既解決了課程資源單一和不足的問題,也進一步發展了教師和學生的人工智慧素養,同時提升了教育的智慧化水準。”
《中國教育報》2024年12月12日第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