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今年高校畢業生走出校門,目前,不少人已經賺取人生“第一桶金”。這筆錢可能來自工資,也可能來自創業收入。第一筆靠自己勞動得來的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花法。有的人用來作為創業啟動資金,有的人犒勞自己買了喜歡的東西,還有的人精打細算制定理財計劃。近日,記者對多名高校畢業生進行走訪,了解他們如何處置人生“第一桶金”。
計劃暫無部分人還沒想好怎麼花
走訪中,很多畢業生感覺人生“第一桶金”十分有意義,但在領取自己的第一份勞動成果後,部分人暫時還沒有一份長期計劃,在理財方面還一頭霧水。多數畢業生收到第一筆工資後,主要用於生活開支以及完成自己的小心願。
蔡衫(化名)今年畢業于廣西大學電氣專業,現就職于區內一家發電廠。幾天前,他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資。領到第一份工資有何感想?“還行,就是感覺有點不夠花。”對於第一份工資的支出規劃,蔡衫表示還沒想好要怎麼花,不過他是電子産品發燒友,在電子産品上的開銷應該會佔比較大。他説:“電子産品比較貴嘛,所以我感覺錢有點不夠花。”
蔡衫的同學陳實原(化名)畢業後也入職一家發電廠。“剛剛來單位報到不久,工資下個月才發。”對於第一份工資,陳實原並沒有特別的期待,只希望單位能有較好的業績,以後能領到穩定的工資就心滿意足。當被問及打算怎麼花第一份工資,陳實原表示暫時還沒有想法:“單位包吃住已經省掉一部分開支了,我也沒有什麼特別需要花錢的愛好,拿到第一份工資我還真不知道往哪花。”
精打細算根據自身情況制定計劃
近年來,越來越多年輕人開始關注如何理財。除了買基金、投股票等大額投資,日常還會通過攢小金豆等方式,利用一些小額支出進行理財。陳光(化名)今年畢業後獲得了一份高薪工作,在綜合考慮租房、水電等生活成本後,他拿出一部分工資進行投資理財。他説:“投資還是比較謹慎。先拿一部分出來試試水,主要是能讓自己養成理財習慣。”
家住良慶區的小梁在校期間就與朋友一起利用所學知識創收。畢業前他們成功完成了一個項目,在領取畢業證和學位證當天,這筆收益也打進他們的銀行卡中。小梁説:“這個項目我們做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設計,打磨修改也花費了很大工夫,畢業當天到賬對我們來説是一份很好的畢業禮物。”記者了解到,他們的“第一桶金”約4萬元,平均每人能拿到7000多元收益。幾個人計劃近期開一間工作室,將“第一桶金”作為創業啟動資金。小梁説:“這些錢我們先拿來添置設備,以後掙到更多的錢再考慮租用辦公地點。希望大家一起努力,以後開一家屬於我們自己的公司。”
黃採月(化名)在畢業後如願考上了老家的定向選調生,她心裏對第一份工資已經有了明晰的規劃:“工資到手了,一部分還助學貸款,一部分給我爸媽買禮物,還有一部分存起來留著以後旅遊。”
開源節流應形成健康的消費觀念
在走訪中,記者發現,高校畢業生對人生“第一桶金”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但總體來説都能較為理性地對待自己的勞動成果。
廣西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委員、團委書記劉夢娟老師認為,學生在畢業後,不論作為上班族或創業者,都應該明白財富來之不易,從而樹立健康的生活消費觀。“第一桶金”意義重大,可以從孝敬父母長輩的角度進行合理規劃,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不要快速花完“第一桶金”,要考慮進行一些儲蓄。
對於想使用“第一桶金”進行創業的群體,劉夢娟老師表示,創業的持續發展需要資金的注入,創業者應做好資金儲備,不要因一時腦熱將資金全部投進去。通過成立團隊進行創業的創業者要擔負起責任,把控資金的使用,使用資金前要徵求團隊成員的意見,合理規劃創業投入。
劉夢娟老師也給創業群體提出一些建議:“在創業路上很難個人獨行,更多的是依靠團隊力量積極協調配合,在他們的幫助下,年輕人的創業之路才會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