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桂林訊(記者/奚振海)記者從廣西師範大學獲悉,日前,該校專家在世界權威期刊《科學》發表題為“Hope for limestone langurs’conservation”(石山葉猴保護的希望)的Letter文章,實現了廣西師範大學在《科學》上發文的歷史性突破。
廣西師大生命科學學院范鵬來副教授為文章第一作者,周岐海教授為通訊作者,馬來西亞沙撈越大學Michael J. Lawes教授、廣西師大生命科學學院劉若爽博士參與了該研究工作。廣西師範大學(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環境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為該文章的第一和通訊作者單位。在中國、越南和寮國的喀斯特石山環境中生存著白頭葉猴、卡巴葉猴(又稱金頭葉猴)、德氏葉猴、黑葉猴、越南烏葉猴、寮國烏葉猴、印支黑葉猴7個物種,俗稱石山葉猴。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廣西師大靈長類研究團隊率先開展白頭葉猴、黑葉猴等石山靈長類的研究與保護工作,推動建立了廣西第一個野生動物研究野外科學觀測站,助力石山靈長類的研究與保護。
文章總結了中國政府、科學家和社區基於長期的基礎研究,採用整合手段對廣西特有的極度瀕危物種白頭葉猴開展保護工作的經歷,為全球提供一個成功保護極度瀕危物種的典範。文章呼籲,有石山葉猴生存的國家可借鑒採用中國的白頭葉猴研究和保護政策;倡導在石山葉猴的種群動態和遺傳、行為和生理適應、生態系統服務、氣候變化等方面開展研究工作,並建立國際平臺加強石山葉猴相關研究的合作和成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