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生態環保實踐活動中,學生調查了解自然環境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學校供圖)
近年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為貫徹落實生態環境部、教育部等六部門頒布的《“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2025年)》、教育部印發的《綠色低碳發展國民教育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南寧市虹橋小學以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學習生態環保知識,養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為目的,深入開展創建“國際生態學校”暨寒假生態環保實踐活動並取得良好成效。
寒假到來之前,學校領導班子召開了創建“國際生態學校”的專題會議,經研討後確定了“感受生物多樣性”的專題活動方向。學校德育處根據學校實際制訂了完善的活動方案和措施。學科教師多次開展生態環保教育為主題的培訓活動和教研活動。學校多項舉措使寒假生態環保實踐活動得以順利開展。
本次活動中,學校通過設計《探索中草藥的奇妙之處》《探秘福壽螺,了解生物多樣性》《垃圾分類我踐行》等有趣又有意義的寒假實踐活動,鼓勵和指導學生們在寒假期間,選擇不同的活動主題開展調查與實踐,為維護身邊的生態環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虹橋小學設計的寒假生態環保實踐活動手冊採用項目式學習的課程理念,每個年段以學科融合的活動為載體,將環保實踐活動滲透其中,例如:基於課堂內外知識的連接,學生在蒐集資訊後寫一份介紹家鄉特色中草藥藥膳的講解稿,或完成福壽螺防治的研究報告,或當一名垃圾分類知識“小講解員”,融合了語文學科的特點,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用調查法、測量法,對中草藥進行成分分析,對福壽螺産卵情況進行調查,在實踐中運用科學思維和數學知識;用英語單詞來識記資訊,完成英語版的福壽螺、中草藥簡介表,實現了英語聽説讀寫的轉化和遷移;運用美術學科技能,將收集到的中草藥葉子進行創新組合,形成生動立體的剪貼畫,用線條圖形描繪福壽螺的外形特點,設計垃圾分類主題海報等。每一項活動都從結合學科知識入手,既培養學生的生態環保意識,又提升了他們在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有了實踐活動手冊的指導,虹橋學子們在老師、家長的支援和幫助下,積極投入實踐活動中。有的同學假期回到家鄉後,到田野裏採集、辨認田螺和福壽螺,記錄福壽螺的外形特點,向鄉親們了解福壽螺對農作物的危害,利用網路資源蒐集治理福壽螺的方法並向鄉親們介紹和推廣。有的同學與家人一起到廣西藥用植物園參觀,對中草藥進行觀察和記錄,還學習了製作中草藥香包和藥膳的方法。有的同學利用學到的垃圾分類知識,將自家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投放,並將一些可以再利用的物品進行創意製作,使“廢舊物品”煥發新生機。
在本次創建“國際生態學校”暨寒假生態環保實踐活動中,虹橋小學充分利用學生在家庭、社會的輻射帶動作用,傳播“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環保理念,引導帶動廣大師生和家長積極投身環保行動,努力實現“教育一個學生,影響一個家庭,帶動整個社會”的目標,為生態環保貢獻一份力量,對共建和諧、幸福、美好的家園産生了積極的意義。
原標題:
知行合一樂實踐 寒假活動促成長
南寧市虹橋小學開展創建“國際生態學校”暨寒假生態環保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