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四次考研。第一次沒太當回事,想著先試試,大不了還可以二戰。好好努力了一年,結果差一分沒進復試,實在不甘心就此止步,想著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努努力肯定能行。沒想到,去年上考場之前我又陽了,頂著接近40℃的高燒,看卷子上的字都是模糊的,結果出來的分數還沒有我的體溫高。後來出去找了一圈工作,發現要麼工資太低,要麼專業不對口,也沒有工作經驗,於是我又成為今年備考大軍中的一員。”
作為一名考研機構的從業者,這些年我見證了許多學生備戰考研的糾結和不易,説上面這段話的人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例子。談到自己的考研故事,她充滿了不甘和無奈。
最近,網路上出現了一個新詞——“逃避式考研”。簡單來説,就是因“逃避”進入社會而讀研。對很多學生來説,相比起考試的難,作出人生方向關鍵選擇的難度會更大,“象牙塔”之外的“社會人生活”也充滿未知,因此,他們更傾向於選擇更具確定性的考研。
這種“逃避”可能體現在多個方面,比如,當習慣了升學考試的大學生,站在考研、就業的十字路口時,往往很容易受到同輩壓力的影響。一位同學就坦言,自己的考研選擇更多是在“隨大流”:“因為周圍的人都在考研,室友每天討論的也都是考研的事情。聽她們聊起跟課題、實習相關的研究生生活,對我確實也有很大的吸引力。我也沒多想,大家就一起考唄,不然顯得我格格不入,都不好意思熬夜刷短視頻了。”
然而,這種有意無意的逃避,使他們的選擇缺少了最重要的步驟:認真剖析自己的優勢劣勢,並進行長遠的職業生涯規劃。一些學生習慣了程式化的選拔方式,鮮少進行自主的自我探索,所以在是否考研的問題上,只是無知無覺地走上一條“看起來不錯”的路。可是要看到,即便此時逃避了直面內心的步驟,這個人生之問也會在日後不斷出現。而拖得越久,它後續給人帶來的困擾和麻煩也會越來越多。
另一種“逃避”,是“逃避”冒險的可能性。我注意到,成為一個標準意義上的優秀高學歷人才,是很多人選擇考研的原因。一位同學就表示,自己曾在一家做紀錄片的初創公司實習,雖然很喜歡那裏的工作,但仔細想想,如果公司哪天拿不到投資了,可能就不存在了。相較而言,自己對考研也不完全排斥,畢竟考上研更容易得到更加穩定的工作機會,能給自己多一些長遠的保障。
當下,考研熱潮中不僅有考生的身影,也有很多父母影響的投射。“我媽媽就是研究生,她不能接受我的學歷比她低,她更希望我去讀博。可是現在時代真的變了,考研不是我想考上就能考上的,但我媽媽就是認為我不想努力。為了少聽點嘮叨,我辭掉了實習留用的機會專心考研,考不上再説。”正在備考的王黎(化名)表示,自己的壓力更多是來自父母的期待。
可以看出,“逃避式考研”與其説是一種選擇,不如説是各種主客觀因素交相作用的結果。這其中,可能會有個人自我認知的模糊,有激烈就業競爭的影響,也會有父母和同輩帶來的壓力。因此,對於這類現象,不宜簡單地一味指責學生,而應分清所謂的“逃避”表像背後的深層次原因,繼而對症下藥地予以解決。
比如,針對自我認知不夠清晰的問題,高校應通過更完善的學術訓練和職業規劃課程,幫助學生更深入地進行自我探索,明確未來的方向;對於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和針對學歷的歧視亂象,也有必要一邊想方設法提供更多適合年輕人的崗位,一邊加強勞動保障和相關規範,約束用人單位的招聘行為,讓學生不必動輒因缺乏碩士學歷而被“卡住”。
人生從來都是曠野而不是軌道,説到底,考研只是人生萬千選擇當中的一個而已。只有通過更科學的引導和更多制度保障,解除學生現存的諸多顧慮,才能鼓勵他們自如地進行更加多元化的人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