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教育服務熱線0771-5699888

暑期參觀熱度“爆表”博物館館長呼籲理性參觀 提前做足功課收穫更多

發佈時間:2023-09-05 17:02:57 | 來源:​南寧雲—南寧晚報 | 作者:陳蕾 | 責任編輯:

市民遊客在廣西民族博物館了解銅鼓文化。記者  覃雨軒  攝

在廣西自然博物館地球與生活歷史展館裏,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觀察恐龍骨骼模型。記者  黃維業  攝

預約門票拼手速,門口大排長龍,展廳裏人流如織……若要列舉今年暑假全國各地最火的景點,博物館必定榜上有名。暑期“博物館熱”的背後,折射出社會大眾對博物館歷史文化價值的發現和認同。另一方面,走馬觀花地參觀博物館能否學有所獲?“博物館熱”如何才能保持經久不衰?這些同樣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博物館為遊客調整開放時間

今年暑假,為了應對絡繹不絕的遊客,全國各地博物館究竟有多拼?

7月中旬暑假剛開始,陜西省西安市部分博物館即為遊客推出了延時服務。如陜西歷史博物館每週日晚延時至20時閉館,每週三下午為青少年團體提供參觀延時服務,並不定期為特定人群開放夜場。隨後,蘇州博物館、蘇州碑刻博物館、無錫博物院等全國多家博物館也陸續實行延時開放、錯時開放、週一不閉館等措施。從延時服務到“週一不閉館”,是博物館對公眾參觀熱情的及時回應。

目前南寧市內的廣西博物館、廣西民族博物館、南寧博物館等人氣較旺的博物館暫未調整開閉館時間。不過各館均採取了有效措施,如分時段預約、優化預約程式,並在保障文物安全和觀眾參觀舒適度的前提下,動態調整日參觀上限額。

攜程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各地博物館訂單量同比增長232%,研學旅遊産品訂單量同比增長超30倍。從全國範圍來看,各地的研學旅行活動層出不窮,而研學遊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博物館熱”。

廣西博物館暑假人頭攢動。記者  賴有光  攝

廣西博物館策劃了各種暑期研學活動。記者  賴有光  攝

暑期研學遊帶動“博物館熱”

今年7月,自治區文旅廳整合推出18條主題鮮明、課程精良、實操性高、良性迴圈的廣西研學旅行精品線路。這些線路覆蓋廣西14個設區市,所涉及的博物館研學課程就有9個。

如南寧市中國-東盟文化研學旅行線路,行程包含廣西博物館《博物館裏的廣西——藏在文物中的壯美八桂》,以及廣西民族博物館《探尋壯美家園——穿越時空的鼓聲》;防城港市海洋運動研學旅行線路,行程包含北部灣海洋文化博物館《奇妙的海洋生態》;來賓市探秘瑤都研學旅行線路,行程包含金秀瑤族博物館《“研”瑤族博物館“探”世界瑤都》。

“暑假的研學産品確實令人眼花繚亂,不過我更加傾向於選擇博物館推出的研學課程。”南寧市民馮女士的兒子今年6歲,正是對自然充滿好奇的年紀,她特別選擇了廣西自然博物館推出的“小小博物館學家”暑期課程。馮女士説,廣西自然博物館的課程每週不重樣,孩子特別感興趣。

8月14日至18日,11歲的林巧惠在廣西博物館度過了愉快的一週。該館精心策劃的“博物館職業體驗營”讓林巧惠體驗了博物館考古發掘、文物修復、展覽策劃、講解服務等崗位。林巧惠開心地分享道:“博物館裏的每個崗位都很有意思,比如考古發掘,並不是簡單挖土,不僅要有特殊的裝備,還需要專業的技術……”

專業性和權威性是博物館研學課程的最大優勢之一。據悉,今年暑假,南寧市內各大博物館相繼推出研學課程。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各大博物館可謂下足了功夫,不僅有博物館老師分享專業知識,還有以實物操作為主的手工體驗、以遊戲為主的互動項目等。

如廣西博物館推出了“甌駱學堂”暑期研學營、“跟著博物館遊廣西——尋找消失的南越國”研學遊等研學活動;廣西民族博物館推出小金牌講解員研學成長營、“探尋壯美家園”系列研學活動;南寧博物館安排了皮影、糖畫、扎染、蠟染等非遺研學課;南寧市頂螄山遺址博物館開展了暑期“考古家體驗營”研學實踐教育活動……

南寧博物館裏,廣西糖畫民間工藝師鄢小剛教孩子畫糖畫。記者  陳蕾  攝

廣西博物館裏,孩子們在玩文物“拼圖”。記者  黃維業  攝

市民遊客逛展熱情高漲

各具特色、創意十足、形式多樣的博物館暑期研學課,拉近了博物館與孩子們的距離。記者注意到,南寧市內各大博物館的研學課程對參與人數有一定的限制,基本為15至30人,這樣可以確保研學品質,讓孩子們真正樂有所學,學有所獲。

廣西博物館宣教部主任黃璐在宣教一線工作了14年,其間最大的感受是,廣西博物館的教育活動無論是在形式上、品質上,還是數量上,都在不斷進步。特別是新館開館後,充分考慮了不同年齡觀眾群體的特徵與需求。

黃璐介紹説,新館規劃設計了兒童考古探秘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等分齡化的教育實體空間,並根據展覽內容編寫了新館課程規劃,進一步完善科學規範的分眾分層博物館教育體系。同時加快“行走的廣西博物館”“‘夢見甌駱’多媒體舞臺秀”等全新文旅項目的品牌化建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那麼,對於第一次走進博物館,或是在旅行中打卡當地博物館的遊客而言,博物館又有著怎樣的吸引力?8月15日上午9時15分,距離南寧博物館開館時間還有15分鐘,館外已經聚集了不少等待入館的觀眾。

今年9歲的黎戴莉是南寧市良慶區那馬鎮中心學校的學生,由於學前一直在崇左市龍州縣生活,這是她第一次走進南寧博物館。雖然黎戴莉還無法讀懂文物背後的意義,但展館裏的多媒體互動裝置,糖畫、糖葫蘆等非遺展示及各種有趣的體驗讓她興致盎然。

當天是外省來的蘇先生一家在南寧旅行的最後一天。“每到一個地方旅遊,只要時間充裕,我們一定會去當地的博物館參觀。”蘇先生説,博物館可以讓遊客在有限的時間裏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學習到古人的智慧。

許多外地遊客也在打卡南寧市內各大博物館後留下了誠懇的評價和真實的感受。“帶小朋友在廣西旅行的第一站首選廣西民族博物館,讓小朋友感悟歷史、了解歷史文化,激發內心對於知識的探求興趣。”“廣西博物館藏品很多,歷史文化底蘊豐富。感嘆古代的工藝技術,無不透露著歷史的痕跡,蘊藏著勞動人民的智慧。”

博物館需要持久的“保溫”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市民遊客喜歡逛博物館?南寧博物館副館長覃忠認為,全國各地興起的暑期“博物館熱”並非偶然,尤其是近年來,國家不斷強調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博物館作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公共場所,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國家文物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新增備案博物館382家,全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去年全年,全國博物館舉辦線下展覽3.4萬個、教育活動近23萬場,接待觀眾5.78億人次,推出線上展覽近萬個、教育活動4萬餘場,網路瀏覽量近10億人次,新媒體瀏覽量超過百億人次。

“博物館是歷史的保存者和記錄者,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廣西博物館館長韋江表示,暑期“博物館熱”的文化現象,既體現了社會公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反映了大家對於優秀傳統文化高漲的熱情。

然而,走馬觀花、以打卡為目的的參觀博物館,是否真正能夠達到認識博物館、了解歷史的目的?韋江認為實際效果並不理想,他建議市民群眾理性參觀、文明觀展,無需以從眾心理打卡博物館,最好選擇錯峰出行,若是能提前做足功課,觀展時也能收穫更深刻的感受。

不可否認的是,“博物館熱”為文博行業帶來廣泛的關注,但相較于一時的“升溫”,博物館更需要持久的“保溫”。“我們每年都會策劃引進各種不同類型的臨時展覽近20個,可以説月月有新展,讓觀眾保持新鮮度。”覃忠透露,南寧市博物館將於今年9月引進湖南博物院的長沙馬王堆文物展,相信一定會讓觀眾大飽眼福。

內容豐富的展覽、有趣的教育活動、精美實用的文創産品、週到細緻的服務,這些都是吸引市民遊客不斷走進博物館的重要因素。韋江介紹説,今年廣西博物館將為觀眾奉上“圖會前賢——館藏明清文人畫家作品展”“廣西古代銅鼓數字展”“大河文明”等多個重磅展覽以及相關教育活動,並計劃推出“博物館奇妙夜”系列活動,以最大限度滿足觀眾參觀博物館的體驗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