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教育服務熱線0771-5699888

廣西建院資訊工程學院開展“三下鄉”活動

發佈時間:2023-09-05 17:01:08 | 來源:廣西新聞網 | 作者:黃玲娜 | 責任編輯:

廣西新聞網南寧7月28日訊(通訊員韋世鋒甘海龍)為推動鄉村數字化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近日,廣西建設職業技術學院資訊工程學院“數字賦能促振興”實踐團師生一行12人到河池市都安縣地蘇鎮丹陽村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實踐團與該村挂村領導、村“兩委”幹部座談交流。甘海龍攝

丹陽村是被譽為“中國竹藤草芒編織工藝品之鄉”地蘇鎮的核心村,2023年被評定為“廣西生態特色文化旅遊示範村”。開展活動前,實踐團隊通過線上會議與該村挂村領導、村“兩委”幹部進行了深入交流,結合該村的區位優勢、産業基礎、資源稟賦以及數字鄉村建設任務等情況,將本次實踐活動的內容確定為打造丹陽村“數字化村鎮模型”。結合資訊工程學院學生專業所長,以HTML5為載體製作生成該村專屬二維碼,便於遊客和群眾能快速、全面了解丹陽村具體情況,能對整村宣傳推介,特別是打造旅遊名片起到較好的推動作用。

實踐團成員深入“庭院經濟”示範戶了解藤編産業發展情況。甘海龍攝

在丹陽村,實踐隊成員通過與村委調研座談、參觀藤編非遺展示館以及走訪規模較大的藤編企業和藤編加工戶,對該村“政府引導、龍頭帶動、全民參與”的藤編産業進行了深入細緻了解。團隊成員還到20多個庭院經濟示範戶家中走訪調研,全面了解該村在組織建設、非遺文化、生態文明以及牛、羊、旱藕粉絲等其他特色産業方面情況,收集了大量的素材資料。每天回到住所後,團隊成員立即對當天採集的資訊進行分類、整理,緊扣該村創建特色産業名村目標定位,製作內容豐富的數字模型。

實踐成果—丹陽村數字模型。甘海龍攝

為進一步優化使用體驗,部分隊員到村裏請當地村民試用,並根據意見建議不斷修改完善頁面設計和各模組功能。該村板大隊村民韋昌意掃碼體驗後説道:“有了這個二維碼,就相當於丹陽村有了一張數字名片,不管是遊客還是其他村民,對村裏各方面情況了解得更加方便、清楚了!”下一步,該團隊還將對丹陽村在“數字+産業”“數字+鄉村治理”“數字+文化+鄉村旅遊”,以及電商直播帶貨等方面情況進行數據處理和模組構建,不斷豐富和提升該二維碼功能,為丹陽村數字鄉村建設以及對外宣傳推介提供有力支援。

在7天時間裏,資訊工程學院青年學子不畏炎炎夏日,以紮實的專業基礎、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在實踐中學以致用,在挑戰中錘鍊本領,將基層社會實踐轉化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舉措,為當地數字鄉村建設貢獻了青春力量,使立足實際、生動鮮活的實踐活動成為行走在鄉村振興一線的思政大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