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發揮民族音樂賦能新時代文化強國戰略的強大力量

充分發揮民族音樂賦能新時代文化強國戰略的強大力量

2024-10-22 16:25

來源:中國網高校中國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我國要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健全文化事業、文化産業發展體制機制,推動文化繁榮,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如今,在文化強國的戰略背景下,文化強省戰略也成為當前湖南省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發展目標。民族音樂以其獨特的魅力,在文化遺産保護、地方文化傳播、社會情感凝聚以及産業發展等多個方面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更是促進社會和諧、增進民族團結的重要橋梁。本文以湖南正在實施的文化強省戰略為例,探索民族音樂賦能新時代文化強國戰略的實踐路徑,更好地為整個地區的建設與發展奠定基礎,從而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

一、新時代民族音樂在文化強省戰略中的改革任務

在中華大地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民族音樂不僅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更是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標誌。面對新時代文化強省的戰略佈局,民族音樂以其獨特的魅力與價值,自然地成為了這一宏偉藍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民族音樂也也在文化強省戰略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新的角色定位。

一是守護文化遺産,強化民族自信。在新時代的文化強省戰略中,民族音樂扮演著文化遺産守護者的角色。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音樂不僅保留了各民族的歷史記憶,還承載著豐富的人文資訊和社會價值。無論是古老的民間歌謠,還是精湛的傳統樂器演奏,都是先輩智慧的結晶,它們見證了民族的發展歷程,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最重要的是,民族音樂通過對經典曲目的傳承與演繹,使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得以保存並流傳後世。而且隨著現代技術的應用,如數字化記錄與傳播,民族音樂獲得了新的生命力,使得古老的藝術形式能夠在現代社會中煥發新生,繼續影響和啟迪新一代的聽眾。這種跨越時空的文化遺産的傳承,不僅加深了大眾對本土文化的認識,也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為構建文化強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跨越地域限制,傳播地方文化。如今,民族音樂作為地方文化的傳播者,其不僅僅是音樂的表現形式,更是一種傳遞地域特色與民俗風情的有效媒介。通過獨具特色的旋律與節奏,民族音樂可以將各地特有的文化符號傳遞給大眾,讓聽眾在欣賞的過程中了解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湖南省的《瀏陽河》《洗菜心》《小背簍》等歌曲,都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展現了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此外,民族音樂還經常出現在各種節慶活動、旅遊推廣及對外交流活動中,成為宣傳地方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借助現代化的傳播平臺和技術手段,民族音樂跨越地域界限,實現了廣泛傳播,增強了地方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為文化強省得建設與發展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三是凝聚社會情感,共建和諧社會。民族音樂作為社會情感的凝聚者,其能夠起到連接人心、促進社會和諧的作用。當熟悉的旋律響起,無論是歡快的節日慶典還是莊重的紀念儀式,都能喚起區域內大眾共同的記憶與體驗,激發共鳴與歸屬感。例如土家族的“擺手舞”就是一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民間娛樂形式,其承載著土家族的歷史記憶和文化傳承。每當重要的節日或慶典活動時,“擺手舞”會伴隨著鑼、鼓、笛子等土家族樂器演奏而進行,在這種活動中,大眾通過這種集體的舞蹈和音樂活動來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同時也在這樣的活動中增強了彼此之間的聯繫和社會凝聚力。可以説,民族音樂能夠以其特有的感染力,跨越了年齡、性別和地域的界限,讓大眾在共用的文化氛圍中找到共鳴,增強了整個社會的凝聚力,更好地促進社會團結,提升公眾的文化認同感。

四是助力産業發展,文旅賦能發展。在文化強省的戰略推進過程中,民族音樂同樣承擔著産業發展的助力者角色。隨著文化産業的日益興盛,民族音樂不僅作為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存在,而且逐漸與旅遊、教育培訓、數字娛樂等多個行業深度融合,形成了具有強大市場潛力的新業態。例如,民族音樂節、音樂會等文化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促進了地方旅遊業的發展;音樂教育培訓市場的拓展,為當地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數字媒體平臺上的民族音樂作品銷售與傳播,則開闢了新的經濟增長點。此外,民族樂器製造業及相關工藝品的開發,也為地方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這些方式的應用與發展,使得民族音樂不僅豐富了文化生活的多樣性,同時也成為推動地方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二、新時代民族音樂在文化強省戰略中的改革路徑

在新時代背景下,隨著文化強省戰略的深入推進,民族音樂作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重要載體,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影響力。它不僅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與民族的情感,更在當今社會發揮著多元而深遠的作用。從保護與活化非物質文化遺産,到增強多民族間的團結與認同;從驅動地方經濟新增長點的形成,到拓展國際文化交流的廣度與深度,民族音樂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勾勒出一幅幅生動多彩的文化圖景。在未來的發展中,民族音樂在發展的過程中則需要不管改革更新,從而在城市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發揮最大的文化價值。

首先,我們要傳承經典民樂作品,用非遺作品創新城市記憶。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之一,經典民樂作品不僅是歷史的見證者,更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通過保護和傳承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不僅能夠喚起人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更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保持文化的獨特性,為城市烙印下深刻的文化記憶。例如湖南漁鼓,起源於湖南地區漁民社群的打擊樂器,最初用於漁業生産,是湖南各地廣為流傳的説唱藝術形式,是廣大勞動群眾所熟悉的一種民間文藝,它融合了湖南地區的民間音樂、舞蹈、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表演風格,且其獨特的韻味和表現手法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也成為了展示湖南文化魅力的一張名片。隨著文化強省戰略的推進,湖南漁鼓得到了更好的保護與發展。政府和相關部門通過舉辦各類民俗文化節慶活動,為漁鼓藝術家提供了展示平臺,同時也吸引了更多年輕人的關注與參與,使這一民族音樂煥發新的生機,成為凝結城市記憶的文化名片。

其次,我們要改革民族音樂傳播形式,激發多民族的參與活力。在推進文化強省的戰略過程中,新時代民族音樂能夠在增強民族團結與認同感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擁有豐富的音樂文化遺産,這些音樂不僅承載著各自的歷史記憶與文化特色,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例如在“雅韻三湘”高雅藝術普及計劃實踐過程中,有著湖湘風韻的原生態民族民間音樂會的開展,將桑植民歌、土家族山歌、土家族哭嫁歌、常德絲弦、沅水編排號子、侗族琵琶歌、侗族蘆笙、青山嗩吶等特色的民族音樂在舞臺上呈現,大眾既可以作為演員來參演,也能夠作為觀眾來認識湖南特色的民族音樂。可以説,通過增強民族音樂的傳播與普及,不僅可以加強民族團結,提升各民族成員的文化認同感,還能夠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互鑒,共同構建和諧共生的文化生態,為文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

然後,我們要驅動創新經濟增長點,打造湖南省文旅特色品牌。在文化強省的戰略驅動下,民族音樂不僅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更是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打造特色文旅品牌的強大引擎。為了推動湖南省文旅特色品牌的建設,進而驅動創新經濟增長點,我們需要採取一系列綜合性措施,促進文化與經濟的深度融合。首先,我們需要通過體制與機制的改革,建立更為靈活高效的文旅産業管理運營模式,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所在。具體來説,可以考慮設立專門的文化旅遊發展基金,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多元投入機制,以此增強文旅産業的自我造血能力。在文化傳承與創新方面,民族音樂作為湖南豐富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被充分利用起來。可以通過創辦湖南民族音樂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更多國內外遊客的目光。同時,借助數字化技術手段,如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打造沉浸式體驗項目,讓遊客在享受視聽盛宴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湖南的民族文化。為此,我們可以出臺相關政策,提供財稅優惠、人才培訓支援等,幫助文化企業更好地對接市場,帶動經濟收益。

最後,我們要拓展國際文化交流,用民族音樂講好湖南故事。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必須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依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在擴大國際合作中提升開放能力。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交流已成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民族音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對於湖南省而言,通過民族音樂這一媒介來拓展國際文化交流,講述湖南的故事,不僅能夠提升湖南的國際知名度,還能促進文化的多樣性與相互理解。例如2024年湖南省歌舞劇院創作推出的新民樂主題音樂會《千里瀟湘》應邀赴俄羅斯參加葉卡捷琳堡國際音樂節、索契國際音樂節,並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劇院與俄羅斯交響愛樂樂團共同奏響友誼樂章,這就為兩國人民的相知相親注入新動力。因此,新時代民族音樂在文化強省戰略中,不僅能夠成為推動湖南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還能夠為湖南的文化産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助力湖南在全球範圍內講好湖南故事

綜上所述,民族音樂作為文化強省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遠遠超出了音樂本身的藝術範疇,它成為了一種能夠促進社會和諧、經濟繁榮以及國際文化交流的強大力量。從守護文化遺産到推動地方文化創新,再到增強民族凝聚力並帶動相關産業發展,民族音樂正以其獨有的方式書寫著新的篇章。面對未來,我們需要更加積極地挖掘和發揚民族音樂的內涵與外延,使其成為講述湖南故事、展現中華文化獨特魅力的重要載體,為構建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態貢獻力量。(作者:鄭愛華,湖南科技大學黎錦暉音樂學院副教授 )

【責任編輯:閆景真】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