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勢頭強勁。重慶城市職業學院資訊與智慧製造學院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依託陳志軍汽車維修工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打造“四雙八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培養智慧網聯新能源汽車技術全産業鏈所需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服務重慶及西部地區的汽車整車企業及零配件企業,為區域産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黨建領航+大師領銜”構建“雙引領”育人平臺
打造“紅色匠心”黨建品牌,以德馭技築牢“匠魂”。學院發揮學校工業機器人技術教研室國家級黨建樣板支部領航作用,聯合西部職教基地其他院校打造“紅色匠心”黨建品牌,制定“一中心、四課堂、四平臺”實施方案,將紅色基因和工匠精神融入“八段”教學。
搭建“大師聯盟”育人平臺,以技育德培育“匠技”。學院發揮陳志軍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技術引領作用,由工作室牽頭,聯合長安汽車技能大師工作室成立西部陸海新通道汽車産業技能大師工作室聯盟,實施“巴渝名匠”“長安燈塔”“現場工程師”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智慧製造行業培養急需的技術技能人才。陳志軍帶領的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群團隊獲國家級教師創新團隊。
“中高職銜接+專本分段培養”建構“雙貫通”育人路徑
實現“中高銜接+工作站”“前5段”貫通。學院探索建立資源融合、課程融合、學分互認等機制,推進專業設置、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培養過程等全過程銜接貫通,構建“資源共用、資源融通、學段銜接、共同發展”培養機制。在重慶市永川職教中心等8所中高職院校設立大師工作站,面向智慧製造領域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及所需的職業能力,採用“師帶徒”現代學徒制模式開展教學,在工作站遞進式培養學徒工、初級工和中級工,在高職大師工作室進階培養高級工和技師,實現“前5段”路徑的貫通。
實現“專本貫通+卓越班”“後3段”貫通。學院與重慶本科院校開展“專本分段培養”,著力培養高級技師。聯合長安汽車劉源、唐躍輝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面向成渝地區本科院校創辦技能提升“卓越班”,每年遴選50人開展學習培訓,培養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實現“後3段”路徑貫通。
“校內迴圈+校企迴圈”健全“雙迴圈”育人載體
健全“三院三室”校內育人載體。學院與西門子、長城汽車和長安汽車分別建設中德工程師學院、重慶城職—長城汽車智慧製造學院和長安汽車工匠學院等産業學院,校企共同制定適合培養智慧製造工匠人才的培養方案,重構基於職業能力結構模組化課程體系。依託産業學院,企業投入先進技術和設備,形成“一體化教室—生産化實踐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中高本校內多樣化教學平臺,通過現場工程師項目組織教學,夯實學生專業基礎和實踐能力。
健全“三崗三師”校企育人機制。學院通過崗課融通、課證融通等在“中職—高職—本科”三階段分別開展“識崗—跟崗—頂崗”遞進式企業實踐,配套“校內教師+技能大師+企業導師”全程跟蹤服務學生,形成“三崗三師”校企迴圈場域;組織學生深入企業開展實踐,提高學生的崗位認知、實際操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就業創業,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效。
“融科匯教+融教匯産”提升“雙融合”效度
以“科研+技改”實現融教匯産,促産能升級。學院精準對接智慧製造産業鏈,確立以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發為主的科研導向,依託工業機器人運維重慶市高校工程中心,為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攻關服務,推進科技成果産業化應用。
以“基地+項目”實現融科匯教,提教學效度。學院依託永川智慧製造公共實訓中心,採用西門子數字孿生技術,融入SMSCP標準,及時將智慧製造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新設備引入智慧製造産教融合實踐中心,搭建高端數控機床虛擬倣真實訓平臺、控制系統倣真平臺等,建設重慶市先進製造與智慧工廠虛擬倣真實訓基地,構建人機共生、時空交互、學用一體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科研與教學協同育人作用,以“師研生隨”形式開展科研項目,最大限度將科研資源轉化為優質教學資源,讓教學內容更豐富、實訓教學更真實、學生成長更具象。
技術技能人才量質齊升
隨著“四雙八段式”人才培養模式的持續推進,學院技術技能人才量質齊升。陳志軍大師工作室學徒(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6人次,獲得省市級獎項10多人次。工作室成功培育了一批高水準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包括“一帶一路”國際技能大賽冠軍1人,全國技術能手2人,引進全國技術能手1人,全市技術能手1人。團隊成員不僅在各類技能大賽中屢獲佳績,還在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等領域展現出卓越的能力。工作室每年在科研創新領域平均申請專利超過30項,授權專利10余項,專利貼近實際,獲行業高度認可。
未來,重慶城市職業學院資訊與智慧製造學院將圍繞重慶“智造”、中國製造“強國夢”戰略,持續培養更多高素質工匠人才,積極將學院打造成為有實力且務實的製造業人才培養“基地”。(作者:陳志軍 韓亞軍 呂值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