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嚮往著去歐洲生活,這次愛丁堡訪學幫我圓了一個小夢。這次訪學,印象最深刻的不只是系統地學習了ESG的知識;不只是學會品鑒來自Lowland、Highland等不同産地的蘇格蘭Whiskey的前後調;不只是短時間內學會吹奏風笛並能完成一小段曲目;也不只是在雨中全城競走探尋歷史的答案後又去體驗熱情奔放的蘇格蘭舞蹈。
更多的是,我徹徹底底感受到了愛丁堡交融在一起的,陰鬱而治愈的感性,和思辨且充滿智慧的理性。
愛丁堡是感性的,因為這是一座我第一眼就能愛上的城市。城堡建築,鐘樓夕陽,充滿復古和歷史的柔軟,以及悠閒行人偶爾駐足的鬆弛。過去整整一年,我的手錶監測個人壓力水準,在任意時刻都是偏差甚至是超標的,這一度讓我認為是付費系統服務出了問題,直到在到達愛丁堡的第一天下午,破天荒收到壓力水準是“正常”的通知推送。愛丁堡沒有高樓大廈,沒有現代城市帶給人的精神壓迫,有的只是古老城墻、城堡和石磚鋪設帶有坡度的大道,有的只是飛懸在城市低空的海鷗,銜著眼前的海風聲和遠處的風笛聲。
於是回國後,我開始瘋狂懷念卡爾頓山那天的晚霞,得知國內延遲退休的新聞時,我們一起爬上了很高的神廟,迎著夕陽,描繪著我們自己童年到暮年的剪影;懷念站在亞當·斯密的雕像下,仰望棲息在《國富論》和經濟學鼻祖額頭上的海鷗,低語傳道,又提醒我面對人性時不要過於感性,因為每個人如能理性地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就會産生社會收益最大化;懷念和同學們淩晨3點多起床,召集騎士般一起去爬亞瑟王寶座,登頂後又因為下雨而錯失絕美的日出。
人生也許也是這樣感性而又充滿遺憾的,就像我們坐火車從愛丁堡到達London King’s Cross站後,我説四又二分之一站臺時,被朋友糾正説其實是九又四分之三(Platform 9¾),人難免有時候也找錯了站臺;也像當天去看溫莎城堡的後花園,那是一條多麼筆直的悠遠小道,而人最終又可能迷失在盡頭而忘了為何出發的初心。
然而,重要的東西,只用眼睛是看不到的。因為在這座“北方雅典”的城市裏,也蘊藏著哲思的冷靜與理性。
我們參觀了蘇格蘭最大的銀行,銀行同事跟我們説,為了踐行ESG,在疫情期間整棟辦公樓用於存儲和公開發放物資,甚至接待難民使用。在蘇格蘭議會大樓寬敞明亮的大廳中,陽光透過巨大的玻璃窗灑進來,開放、透明,聽講解員説頂部的圖案代表著人民,時刻提醒著議員在辯論決策時能心繫人民並接受監督。
課間間隙,徐信忠教授給我們“加餐”,講了一課《教育之靈魂》。這是我一直非常期待的一門課,能在英國現場聽到很幸福。英國以教育與金融産業為主,中國每年向英國輸送將近20萬留學生,徐教授在對比了美國大學、英國大學、日本大學的諾貝爾獲獎校友數量、諾獎畢業生佔比後,他提了一個很核心的問題:“誰在為人類、為世界培養人才”?訪學也是一種教育的過程,但教育的真正使命是什麼?
從經濟和社會的目的來看,個人是要變得“有用”,國家則是對國家的科學與經濟“有益”;從培養有教養與責任感的公民角度,要有能力發現一個人什麼時候在胡説,並從自利中超脫出來具有廣泛的同情心;而從個人的角度看,則是享受生活(生命),成為一個有趣的人,從愚昧和偏見中解放出來,成為一個能夠沉思與反省的人。大學一定是先培養“人”而不是“才”的。
但具體我們又要從中學會什麼?
一是思辨思維(批判性思維),質疑、探究與創造,要有邏輯且能解構二分法二元論,同時要有想像力與好奇心;
二是有效溝通,這個能力可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包括要有思想,要言之有物,要掌握溝通的技能,要學會換位思考與聆聽;
三是公民修養,要有自己的價值判斷,知行合一。
教授洞見
徐信忠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學系教授
在愛丁堡大學為期一週的訪學中,同學們不僅學習了ESG政策對商業的影響和應用,還欣賞了愛丁堡的城市景觀、了解了蘇格蘭的歷史、品嘗了蘇格蘭的美食。但最重要的是,同學們理解和享受了蘇格蘭獨特的文化,體驗了極具特色的蓋爾舞和風笛。對不同文化、傳統和歷史的尊重和包容,一定會讓人類世界多一分寬容、少一分誤解;多一分合作、少一分競爭;多一分和平、少一分衝突。一週的訪學,留給我們美好的記憶,也讓世界多一分美好!
筆者後記
李鴻君 2023級光華MBA在職一班
來愛丁堡之前,我只知道,羅琳在這座城市裏揮舞著她的魔法棒,創造出了哈利波特的奇幻世界。然而,我全然不知這段旅途,將在我的靈魂中刻下怎樣的深刻印記:在愛丁堡的魔法世界裏,我的現實世界曾一度徹底崩塌,但當我不得不再次回到現實的泥沼時,唯有選擇面對,重構自己,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找到平衡,在現實與虛無之間追求真我,破除心中的迷霧任白雲蒼狗,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