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校中國招辦訪談丨中央財經大學:新增3個聯合學士學位項目、2個雙學士學位項目

2024高校中國招辦訪談丨中央財經大學:新增3個聯合學士學位項目、2個雙學士學位項目

2024-06-27 08:26

來源:中國網高校中國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中國網高校頻道推出《高校中國》高招特別訪談欄目,將陸續邀請全國高校招生負責人聚焦學校辦學特色、人才培養、專業解讀、最新招生政策、志願填報、生涯發展規劃等話題進行深度解讀,為考生和家長保駕護航,幫助考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

本期特邀嘉賓: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院長李瑞琴教授和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張瀟老師做客中國網《高校中國》招辦訪談間,為廣大考生介紹中央財經大學招生政策,為考生及其家長解答報考問題。

image.png

以下是訪談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這裡是2024《高校中國》高招特別訪談欄目。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雅卓,在這裡,我們將與招生負責人面對面交流,聚焦學校辦學特色、人才培養、最新招生政策等話題,助力考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中央財經大學歷經中央稅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經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發展階段,學校形成了怎樣鮮明的辦學特色?

張瀟老師:我們通常會用“為國而生,與國同行”來描繪中央財經大學的使命和責任。之所以説是“為國而生”,是因為中央財經大學成立於1949年11月,是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創辦的第一所新型高等財經院校。在新中國誕生之初,國家為了儘快穩定經濟和恢復生産,急需一批財經管理人才,所以中央批示創建了中央華北稅務學校,也就是中央財經大學的前身,當時時任國家稅務總局局長李予昂先生兼任我校的第一任校長。

“與國同行”體現在建校後70多年的歷史中,中財大也不負國家厚望,始終與國家共命運、同發展,不論在新中國的哪個時期,都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培養了一大批活躍在國家經濟領域主戰場的優秀中財大人,活躍在政界、商界和學界,所以又有“財經管理專家搖籃”和“財經黃埔”的美譽。與此同時,中財大也以它頂尖的學科優勢,特別是財經類及相關學科的建設發展,起到了學界標桿和“領頭羊”的作用,實現了國內很多的第一和專業的首創,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特有貢獻。

李瑞琴院長:中央財經大學作為財經類高校的“排頭兵”,我們的老師和學子們都心懷著經世濟民的夢想和擔當,一代一代的中財大學者把自己所學所研傾囊相授,在做好人才培養的同時,也盡己所能地為發揮好社會財經領域思想庫和智囊團的作用、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中財大智慧;我們的學子現如今活躍在財政部、發改委、商務部、稅務統計系統和一行一局一會等政府機關,誕生了一大批在各大證券、基金、銀行、保險等經濟金融類行業任職的中高層管理骨幹,還有在國內外高等教育系統任教和服務的學界精英。他們都把堅持服務國家發展,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財人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真正做到了“經世濟民,行業領軍”。

主持人:中央財經大學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211工程”建設高校和首批“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項目建設高校,作為一所財經特色特別突出的學校,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學校的優勢學科和專業有哪些?

張瀟老師:學校的學科優勢與70多年的辦學過程密不可分,比如1952年的全國高等院校院係大調整,原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的經濟係科全部併入我校;1958年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幹校併入我校,可以説是中財集合了當時北方地區的經濟係科之精華。在這樣一個高起點上,經過一代又一代中財人的努力,學校目前發展為以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為主體,文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多學科相互融合、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

中財大學科建設成果也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認可。在ESI基本科學數據指標中,中財大經濟學和商學(Economics & Business)入圍ESI學科排名前1%,這標誌著中財大經濟學、商學學科已具有重要的國際學術影響力。中央財經大學的應用經濟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同時應用經濟學、會計學也是國家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作為一個一級學科,具體到本科生報考和就讀主要包括了:財政學、金融學、金融工程、金融科技、稅收學、國民經濟管理、保險學、精算學、投資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等。這其中,我們可以非常自豪地説很多專業我們都可以排到全國第一,甚至是亞洲第一。

主持人:剛剛張老師提到優勢專業,如國際經濟與貿易、貿易經濟專業,都屬於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請李院長介紹下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上有哪些特色?

李瑞琴院長: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成立14年,雖然我們是相對比較年輕的學院,但是我們卻擁有本科、碩士和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學院高品質的人才培養提供了堅實的支撐。在本科層面,我們擁有經濟與貿易大類下設的三個本科專業:分別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商務專業、貿易經濟專業。其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和貿易經濟專業就是剛才張瀟老師提到的,它們屬於應用經濟學一級學科下的本科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是教育部在1998年進行本科專業目錄調整後新設的本科專業,我們就在當時成功申報了該專業,並於1999年開始招收第一屆本科生,因此這個專業是我們的傳統優勢專業,具有豐富的辦學經驗;國際商務專業也是教育部2013年在本科層面新設該專業時,我們就申報成功的專業,並於同年開始招生;同年學院還申報成功了貿易經濟專業,並於兩年後開始招生。另外,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下面,還有一個中外合作辦學特色項目,該項目由中央財經大學和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共同實施,其全稱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貿易/金融風險管理)專業,體現了專業的複合型,項目從2004年開始招生,目前已經有16屆畢業生了。同樣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下面,今年我們還成功獲批了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統計雙學士學位項目,是我們為適應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在人才培養模式上的新嘗試,一會也可以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在過去的14年中,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在學校黨委和學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確立了“有特色、國際化的高水準研究型學院”的建設目標,堅持立德樹人和科研創新,牢牢把握“雙一流”建設和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歷史機遇,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經成為我們學校應用經濟學一級重點學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國際貿易學二級重點學科的建設與經貿人才培養的重點基地,具有良好的社會知名度與美譽度。

張瀟老師:我們的學科專業從建校之初的財政、金融、會計,一直保持著全國領先的位置,之後在此基礎上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業不斷細分演變,又逐步新增了經濟學、統計學、保險學、精算學、投資學、法學、經濟資訊管理、財經新聞、財經文秘等等。

實際上,我們專業都是緊緊圍繞著財經特色,依託學校的經管學科去做的交叉融合發展,我們的法學專業,以理論法學為支撐,以財經法學為特色,是全國20家同時具有複合型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培養基地的高校之一;我們的應用心理學專業,側重的是經濟心理學方向,是中國心理學會經濟心理學分會的秘書處單位;我們的傳媒專業,聚焦于財經新聞、財經媒體和金融品牌傳播類人才的培養。

另外,我們在課程設置上也有突出的財經特色,像金融學、財政學、會計學都是其他學校的專業課程,但在我們學校是通識課程,每個專業都要學,這是我們以財經為基礎的學科融合特色。

所以,在本科招生專業中,100%都與財經類有關,根據最新公佈的“雙一流”專業建設點,我校本科招生專業中48個專業被列入到國家或者北京市的一流專業建設點,招生計劃的數量佔到學校年度總招生計劃的90%以上,也就是進入到中財大的新生中,幾乎全部都是進入到了國家級或者北京市級認可的專業中。根據最新的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我校的50個本科專業上榜,其中18個專業位列A+,我們的金融科技、金融工程、金融學、稅收學、會計學、國民經濟管理、精算學、投資學等專業都是A+專業。

主持人:中央財經大學今年學校在招生政策上有哪些亮點?

張瀟老師:1.招生總計劃量“穩中有增”,在全國多數省份有增量,為優秀學子提供更多上好大學的機會。

2.優化了專業投放結構,2024年招生專業共設15個大類和21個專業,專業大類的設置非常精細和規範,每個大類包含的專業一定是屬於同一學院,且包含的專業數不超過4個,都是相近或相似的專業。

3.今年我校本科招生最值得考生關注的就是新增3個聯合學士學位項目和2個雙學士學位項目,2024年啟動首次招生。

首先是強強聯合的跨校聯合學士學位培養項目

今年新增與北京航空航太大學聯合設置的“金融科技+電腦”,與北京理工大學聯合設置的“人工智慧+稅收”和“人工智慧+保險”,這三個項目採用“新文科+新工科”的創新教育模式,面向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重大戰略需求,服務國家稅收治理數字化與智慧化,滿足保險行業科技化、數字化、智慧化的人才需求,兩校共同培養服務國家發展戰略、面向行業高端的複合型、創新型領軍人才。

我校目前共有4個跨校的聯合學士學位培養項目面向高考招生:

其中剛才介紹的三個新增聯培項目都是單列專業招生,每個專業的招生計劃為30人,這90個計劃在全國絕大部分省份都有投放,我們也是把這樣一種複合型創新人才培養項目的學習機會給到全國不同省份的優秀學子,具體情況請大家關注各省份發佈的中央財經大學2024年招生專業計劃。

另外我校還有一個與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設置的“金融學+英語”聯培項目,是從2022年開始招生的,今年繼續招生,是包含在金融學專業中,也就是錄取到金融學專業的學生入校後分流選拔,計劃是15人,這個項目特別適合外語能力突出,有志於從事國際金融組織管理和研究工作的學生報考。

這四個聯培項目通過兩所高校王牌專業的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為考生實現了上一次大學,讀兩所學校!

第二個值得關注的是新增兩個雙學士學位項目

雙學士學位項目是校內優勢學科交叉複合的人才培養項目,不同於輔修專業,雙學士學位項目採用的是一套專門制定的、體現交叉融合且有助於聯合培養的培養方案,兩個學位都是主修。

目前我校有三個雙學士學位項目面向高考招生:

【“統計學-金融學”雙學位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依託我校兩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于2021年正式獲批招生,在統計學類中招生,入學後選拔分流,2024年計劃招生20人;

【“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統計學”雙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分別在經濟與貿易類、統計學類兩個大類進行招生,入學後選拔分流,2024年計劃每個大類招生15人,共計招生30人。

【“供應鏈管理+經濟統計學”雙學位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在工商管理類(商學院)、統計學類兩個大類進行招生,入學後選拔分流,2024年計劃每個大類招生15人,共計招生30人;

也就是説我們的雙學位項目都是通過大類招生,其中統計學類限選科目是物理+化學,而經濟與貿易類和工商管理類限選科目是不限,這也是給到考生更多的選擇機會。

4.選考科目限制少,絕大部分專業不限選考科目,多元選擇,文理兼收。

5.在錄取政策上,依舊堅持零退檔,零極差,加分一加到底的政策。

主持人:以上招生亮點均為重點,同學們一定要記好了,接下來請李院長為我們詳細介紹一下關於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統計學雙學位項目的具體情況。

李瑞琴院長:剛才我們已經提到,我們之所以要申報這樣一個雙學位項目,就是為了回應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具體來説,主要是基於兩個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呼喚著哲學社會科學的大發展。2020年11月,隨著《新文科建設宣言》的發佈,標誌著中國新文科建設全面啟動。新文科建設的內涵就是要促進文科融合化、時代化、中國化和國際化,引領人文社科新發展。

另一方面就是當前發展新質生産力,實現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已經成為社會的廣泛共識,新質生産力實質上就是數字技術革命主導下的生産力的新躍升,是構築中國國際競爭新優勢、引領全球創新性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驅動要素。基於這樣一個大的背景,我們新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統計學雙學士學位培養項目”,我們這個雙學位項目實施滿足了兩個專業對高精尖人才培養的新需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當前數據科學、大數據技術在國際貿易領域廣泛應用,未來數據賦能、企業數字化將成為國際貿易競爭的新優勢,我們的雙學位項目正滿足了國際貿易相關問題的研究對數據挖掘和數理研究方法的新需求。二是,從統計學的角度看,它作為發掘和利用數據價值的重要思維和工具,非常需要與具體經濟學研究場景結合,才能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我們的項目則恰恰滿足了大數據時代應用統計需要與國際貿易應用場景緊密結合的需要。因此,我們的雙學位項目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順應了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新需求。

我們這個項目是由學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和統計與數學學院兩個教學單位共同實施。項目學生分別按經濟與貿易類和統計學類招生,學生入學後由學生本人提出申請,通過一定的筆試和面試選拔程式,由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和統計與數學學院分別從經濟與貿易大類、統計學類各自遴選15名同學,共30人進入本項目學習,雙學位對應的兩個本科專業分別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和應用統計。

我們雙學士項目基本學習年限為四年,採用的是一套專門制定的、體現交叉融合且有助於聯合培養的培養方案,由我們兩個學院共同制定。學分總量比國際經濟與貿易、應用統計學兩個專業多30學分左右。雙學位項目在專業基礎核心課程的要求方面,與這兩個本科專業主修課程同質要求、同質管理。

學生修滿本項目培養方案規定的最低學分要求,且畢業論文通過答辯,滿足學校的學位授予標準,對於來自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的學生授予經濟學-理學兩個學士學位,來自統計與數學學院的學生授予理學-經濟學兩個學士學位。畢業證和學位證發一個,證書上註明兩個主修專業和學位。

主持人:學生入校後,如果發現不喜歡當前的專業,有沒有專業轉換的機會?

李瑞琴院長:中央財經大學堅持“通識教育、專業培養、個性發展”的本科人才培養理念,實行大類招生與培養、主輔修制度、轉專業制度等培養模式,入校後,其實同學們有三種專業選擇的機會。

【大類分流專業選擇】學校採取大類招生與專業招生相結合的模式,增加填報志願自主性,提高專業志願錄取率。高考招生專業(類)共設15個大類和22個專業,專業大類的設置非常精細和規範,每個大類包含的專業均屬於同一學院,且包含的專業數不超過4個,都是相近或相似的專業,專業分流時不存在同一大類冷熱專業差別明顯的情況。學生按意願優先的原則在一年級學習結束後進行專業分流,在專業選擇上給予充分的思考時間,保障所好與所學的統一性,提升學習與發展的深度融合。

【轉專業】對於學校規定條件的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有兩次轉專業的申請機會。符合學校規定條件的在校普通全日制一年級、二年級本科生,可以提出轉專業的申請,申請轉專業的成功率是50%-70%。

【實驗班選拔】數字經濟時代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班、國際組織人才培養實驗班等均是全校範圍內進行選拔。

【輔修】除了上述幾種專業選擇的方式以外,在校生可在主修專業之外,自主選擇修讀金融學、會計學、法學三個輔修專業雙學士學位,涵蓋了經管法三大主要學科的優勢專業,達到學分要求,即可獲得輔修專業的學位。

主持人:中央財經大學有沒有考生可以報考的實驗班項目?

張瀟老師:根據國家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需求形勢,學校設立了多個人才培養模式實驗項目。

首先要推薦的是數字經濟時代經濟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國家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基地以經濟學院為主體建設單位,入校後在全校範圍內擇優選拔,目前已招生5個年級,2024屆畢業生全員上岸國內外頂尖名校,而且相當數量的學生選擇了博士項目,立志投身於經濟學理論創新和政策應用。

二是我們的法學專業入選“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全國同時具備應用複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的20所高校之一,同時還入選了“國家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

另外還有我們的“財政基礎理論基地班”,由財政稅務學院與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於2021年聯合組建,是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全球稅收治理菁英班”以培養複合型、全球稅收治理人才為目標,培養著大批立足國際舞臺開展稅務及相關領域交流合作的拔尖創新人才。兩個項目均通過財政學大類招生,新生入學後選拔分流。

我們的大數據管理與應用(許國志大數據英才班)由中央財經大學與中國科學院系統所共建,將中國科學院的名師、科研團隊等智力和科技資源轉化為優質“育人資源”,引入到本科生教育培養過程中,創立了“大數據+財經管理”交叉融合培養模式。這個專業2023年軟科中國大學專業排名全國第四,為A+層次專業,該專業于2019年開始招生,2024屆畢業生深造率達到70%以上,這個專業是通過高考單列專業招生,2024年計劃招生45人。

學校擁有3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實驗班,經濟學(數理經濟與數理金融)、金融學(國際金融與公司理財)、財政學(財政理論與政策)。實驗班特點是核心課程採用權威英文版教材,並以英語授課,訓練學生熟練掌握英語,完全能夠用英語進行專業研究和國際交流,培養模式與國際係科直接接軌。這三個專業都是面向高考單列專業招生,不限選考科目。

除此之外,學校也非常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設立了一批項目制的試驗區,如會計學院“科研創新孵化班”、商學院“大數據菁英班”、中國財政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新市場財政學實驗班”、中國網際網路經濟研究院“網際網路與數字經濟拔尖人才培養項目”等,學校搭建了很多平臺,注重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分類引導,幫助學生進一步成長為行業和學科向上向前發展的引領者和推動者。

主持人:中財大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歷年來深受考生的歡迎?具體是哪個專業?項目特色和特點如何?

李瑞琴院長:上面也簡單提到過,我校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貿易/金融風險管理),這是一個雙學位、複合型的培養項目。本項目于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設立,由中央財經大學與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共同實施,學制4年,採用“4+0”的合作辦學模式,全部授課及相關教學活動均在中央財經大學進行,英語課程和商學學位課程引進澳方教學大綱及教輔材料,澳方教師來我校為學生教授課程,項目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生不出國就可享受國外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學費為每年人民幣100000元。學生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學分,並達到學位授予要求的,由中央財經大學頒發本科畢業證書並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由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授予商學學士學位,而且中央財經大學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上都沒有“中外合作辦學”,維多利亞大學向本項目學生頒發的商學學士學位證書,可獲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合作辦學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本項目實施獨立代碼招生,學生不能轉專業,也不接收其他專業學生的轉入,但在推免、各類評優評獎等政策方面與其他專業規定相同。

主持人:關於説到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中財大注重學生專業培養上的國際化,學校可以在對外交流提供哪些方面的幫助?

李瑞琴院長:學校非常重視老師和學生的國際化。目前,學校已經與世界各地高校、政府機構、國際組織、跨國企業等200余家單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赴國際組織實習任職的機會很多。

為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培養學生的國際化能力,學校設立了多層次、分類別、多渠道的海外交流項目,有“3+1+X”的學位項目、學年的訪學項目、一學年或一學期的交換學習項目、短期的學術交流和研習項目等。2023年,學校全面恢復海外學習線下派出工作,開展了28個寒暑期課程項目。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全球勝任力,培養具有全球視野的國際化人才,學校整合國內外優質資源,實施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項目,合作院校包括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等。學校設置了學生海外交流資助專項資金,支援和鼓勵學生赴海外知名高校進行交流學習。

主持人:國際交流方面為學生們搭建了豐富的平臺,除此之外,學生在校期間有什麼實踐平臺嗎?

李瑞琴院長:學校不僅注重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還非常重視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校內高端講座亮點紛呈。著名經濟學家、知名學者、業界大牛、知名主持人、世界冠軍等等都走進校園,為廣大師生開講。各個學院也有與自己專業契合的特色論壇,比如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就有“非常‘5+1’”系列論壇,包括了學術名家論壇、青年學者論壇、明德師風論壇、國際學者論壇、實踐發展論壇和學科發展高峰論壇等。

學校每年組織學生參加教育部、團中央主辦的“網際網路+”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平均每年開展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創新創業大賽達百餘項。同樣,也是與學院專業相關,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的學生還積極參加國際商務(英語)談判精英賽,在該項比賽中多次獲得優異的成績,在國內非常具有影響力。

依託北京特有區位優勢,學生還可以有機會參與到國際和國內大型活動中來,作為志願者進行社會服務,如APEC、奧運會、世界田徑錦標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70週年國慶活動中,我校師生參與70週年國慶群眾遊行活動的“春潮滾滾”方陣;2021年建黨百年慶祝大會上,中財大合唱朗誦團隊在天安門廣場上獻上時代之聲,我校學子更是作為領誦員之一,代表時代青年發聲,這就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貿易經濟專業的本科生趙建銘同學;在文藝演出活動上,我校文藝演出合唱團以動聽歌聲向黨深情告白。

學校目前有63個學生社團:包括“繁星”區塊鏈研究協會、安可歌唱社、千帆數學社、辯論協會等。7個校級藝術團:民樂團、管弦樂團、打擊樂團、舞蹈團、合唱團、話劇團、主持團。11個校級體育隊:籃球隊、排球隊、乒乓球隊、足球隊、田徑隊、武術代表隊等。相信在中央財經大學,你一定能找到與你志趣相投的小夥伴!

主持人:下面是一個家長和考生都非常關心的問題,中央財經大學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出國以及讀研的情況是怎樣的?

張瀟老師:我校畢業生國內升學位居財經類院校前列,近五年保送清北人數領跑“211”高校,是“211”高校中北京大學推免人數最多的高校。出國(境)留學學生當中,有近九成畢業生赴TIMES排名前100高校,近六成畢業生赴排名前50高校就讀。

有多個境外深造專屬升學渠道和學位項目。學校層面有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等“3+1+x”的學位項目等;學院層面有統計與數學學院和澳大利亞蒙納什大學的“3+1+1”項目、會計學院與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的免試攻讀會計碩士項目、會計學院與新加坡管理大學會計學院的推薦本科生攻讀會計碩士項目等。

中央財經大學畢業生就業流向特色鮮明,就業品質較高。其中,就業行業優勢明顯,金融業就業佔比最高,穩定在五成左右;就業單位性質集中在國有企業,比例接近六成;就業地區以北京、江浙滬地區、廣東為主,其中在北京就業比重穩居六成左右。

主持人:節目的最後也請兩位老師為今年的高考學子送上祝福?

李瑞琴院長:各位考生: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歡迎大家報考中財,報考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

張瀟老師:祝願各位考生跨越星海、逐夢前行,歡迎報考中央財經大學,在這裡實現財經報國之理想,我們在中財大等著你!

【責任編輯:張學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