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校中國招辦訪談丨南開大學:新增數據科學與考古學專業 繼續推動招生培養政策改革

2024高校中國招辦訪談丨南開大學:新增數據科學與考古學專業 繼續推動招生培養政策改革

2024-06-21 15:42

來源:中國網高校頻道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中國網高校頻道推出《高校中國》高招特別訪談欄目,將陸續邀請全國高校招生負責人聚焦學校辦學特色、人才培養、專業解讀、最新招生政策、志願填報、生涯發展規劃等話題進行深度解讀,為考生和家長保駕護航,幫助考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

本期特邀嘉賓:

南開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嚴景雲做客中國網《高校中國》招辦訪談間,為廣大考生介紹南開大學招生政策,為考生及其家長解答報考問題。

image.png

以下是訪談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正在收看的是招辦訪談欄目《高校中國共話未來》,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雅卓,在這裡,我們將和招辦負責人面對面交流,聚焦學校的辦學特色、人才培養、最新招生政策等話題,助力考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今天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南開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嚴景雲。南開大學秉承教育救國理念創辦,發展至今已有百年曆史,學校在人才培養上有哪些獨特之處?

嚴景雲:南開大學堅持“以學生為本”,精心打造“三維融通、五育並舉”的貫通式人才培養模式,積極開展招生政策與培養政策改革,充分利用綜合性大學學科多元優勢,不斷增強學生的選擇性和流動性,努力給每一位學生發展“無限可能”,讓學生感受“在南開大學學習是一件幸福的事”。

南開大學2024年招生規模保持基本穩定,計劃招生4120人,新增數據科學與考古學兩個專業投入招生。學校繼續施行“科學投放適度大類、一省一策保證志願”的總體政策,普通類型招生共計18個大類(專業),包括4個高水準重點試驗班、10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類)和4個高水準醫學類專業。

今年,南開大學繼續發力推動招生培養政策改革,推出更具誠意、更符合考生利益的政策,概括為“兩個100%”完全按意願選擇、“四個全放開”零門檻支援學生成長,讓每一位南開學子擁有100%自由選擇成長道路的權利。

兩個“100%”,第一個是指在錄取時志願填滿不重復保證100%進入志願(體檢合格),不調劑,施行“一省一策、一生一策”更大限度保證學生志願;第二個是指在大類分流時100%按照學生意願進入類內任何專業,充分尊重學生志趣,完全不參考其他因素。

四個“全放開”——放開選、放開修、放開轉、放開保。第一“放開選”是指二次選拔全放開,在新生入校之初即可不受高考分數、不受科類限制,自由參加二次選拔;第二個“放開修”是指學生在學期間可跨專業選擇全校課程,微專業、輔修學位等全放開;第三個“放開轉”是指在基本修業年限內轉專業全放開,不限門檻不限次數,通過轉入考核即可;第四個“放開保”是指學生在申請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時不限學校不限專業方向均可申請,僅需雙向匹配。

主持人:部分學生和家長會擔心專業調劑的問題,請您介紹一下南開大學的調劑政策和專業選擇情況。

嚴景雲:填滿志願100%不調劑,“一生一策”保志願。考生填滿專業志願且不重復,提檔後體檢合格,保證全部錄取到志願專業中,100%滿足考生,保證不調劑。

在錄取階段,實行“一省一策”“一生一策”保志願政策,統籌招生計划動態調整,增加考生志願多的專業計劃投放量,減少志願少的專業計劃投放量,提升考生志願滿足度。在近年高考錄取中,南開大學第一專業志願滿足率近90%,前二專業志願滿足率為96%-97%,前三志願滿足率高達99%。

醫學類專業僅錄取填報醫學類志願的考生,考生不填報醫學類專業不會調劑到醫學類專業。將口腔醫學、眼視光醫學、智慧醫學工程專業填報在第一專業志願,只要進檔後體檢合格,保證全部錄取到該專業,不受限于在該省份投放的招生計劃。

普通批次哲學類專業僅錄取填報哲學類專業志願的考生,不報不會調劑。將哲學類志願填寫在第一專業志願,只要進檔後體檢合格,保證全部錄取到該專業,不受限于在該省份投放的招生計劃。

大類分流100%按照意願,類內專業任選。南開大學實行大類招生、大類培養政策,在前期探索基礎上,今年推出了更為人性化、更符合考生和家長利益的分流政策。2024級新生入校後,在未來進行專業分流時,學生能夠100%按照自身意願選擇所在大類內的所有專業,完全尊重學生選擇,不參考成績等其他因素。學校也將通過新生研討課等形式,幫助學生理性認知學科、認知專業,在尊重志趣基礎上,引導學生理性選擇。南開大學努力給所有南開學子創造各種學習和提升機會,促進人人成才。

主持人:剛才前面聽您説了四個“全放開”,這四個“全放開”具體是怎樣的?請您給大家解釋一下。

嚴景雲:“放開選”——二次選拔全放開,入校即可零門檻選擇。南開大學設有近30個拔尖班、複合班、特色班等培養項目,統稱“8+4+X”,這些項目通過入校二次選拔面向新生“零門檻”開放(除個別班級有特殊專業要求),新生一入校即可按個人興趣和能力參加選拔。二次選拔每年提供約1000個名額,選拔成功的學生佔報名人數的33%。這一政策施行多年,廣受好評,實現了培養項目和學生意願度雙向匹配。

“8”個伯苓班(國家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平臺)。“伯苓班”是南開大學實施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的具體培養單位,設立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歷史、文學、哲學8個班。伯苓班堅持“嚴入口、小規模、高水準”的原則,單獨建班,培養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基礎學科領域拔尖創新人才。伯苓班已有的畢業生整體深造率接近百分之百。

“4”個定制複合型人才班(授予兩個學位)。經管法班(“經濟、管理、法學複合型人才培養試驗班”),培養從事經濟管理、企業管理、法律以及教學科研工作的高層次、複合型國際人才。PPE(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實驗班,被譽為全球範圍內人文社科類的頂級專業,主要側重對“領導型人才”的培養,同時修讀哲學、政治學、經濟學3個專業的主要課程。FSE和FAS項目班(非通用語專業與理工類專業、人文社科類專業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培養既有語言優勢又有紮實深厚理工類或人文社科類專業基礎的、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資訊安全-法學雙學位試點班,培養新時代既掌握新興網路安全知識與技能,又能夠獨立應用法學知識在交叉應用方向解決相關網路安全問題的國家急需複合型人才。

“X”個新工科、新文科人才培養平臺。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瞄準“卡脖子”問題,南開大學持續推動具有前瞻性、高品質的新工科人才培養平臺,包括電腦科學卓越班、人工智慧特色班、電子資訊類特色班、新一代智慧軟體特色班、新能源特色班等。新文科人才培養平臺包括金融國際學術精英特色班、數字金融特色班、數字經濟與貿易精英人才特色班、國際會計特色班、城市管理特色班等。

“放開修”——跨專業選擇全校課程,微專業、輔修學位賦能未來。構建主修-輔修-微專業的交叉複合人才培養新模式,為促進複合型人才培養,滿足學生跨學科跨專業學習意願,在放開學生不限專業選修全校課程的基礎上,實行輔修制度。學生所在專業為主修專業,可根據自身興趣再選擇一個分屬不同本科專業大類的專業作為輔修專業。同時修滿主修專業和輔修專業培養方案規定的應修學分,並符合畢業和授予學士學位條件的,可同時獲得主修學士學位與輔修學士學位。

微專業項目圍繞特定方向、交叉學科領域或相關前沿領域,通過核心課程的系統學習,拓寬學生的專業視野,精準培養學生在特定領域的核心素養,為學生未來發展賦能,著力學生素養與未來競爭力。

“放開轉”——轉專業全放開,轉出零門檻。南開大學轉專業實行“轉出零門檻,轉入有考核”制度。轉專業在基本修業年限內無轉出人數比例及次數限制,符合教育部與學校關於轉專業要求的學生均可申請。同時,進一步弱化轉入考核學分績點等條件限制,支援學生依專業興趣及自身能力實現學業上的自主選擇、多元成長。據統計,南開大學近年來每年轉專業成功人數約260人,成功率約70%。

“放開保”——跨專業保研全放開,本研轉向不受限。在南開大學,所有獲得推薦免試資格的學生只要通過相關學校、學院的接收考核,就可以跨專業保送至心儀的學校、學科或專業,無任何專業範圍限制(教育部有特殊規定的錄取類型除外)。南開大學2024屆推免生中,50%的學生實現了跨學校或跨專業學科的轉變,真正實現“跨專業保研全放開”政策。第三方數據統計顯示,近年來南開大學畢業生前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深造率居兩校接收外校推免學生高校最前列。

主持人:近年來,很多學校開始實施大類招生培養,那麼南開大學的大類招生培養又是怎樣的呢?

嚴景雲:南開大學多年來持續深化以相近學科為組合的大類招生和培養改革,尊重各學科人才培養的內涵邏輯,建設基礎好、起點高的科學化大類,拒絕大類冷熱專業打包,強化“基礎+應用”的大類培養理念:

理科試驗班(數學與大數據):“數學+統計”

工科試驗班(資訊科學與技術):“電腦+人工智慧、資訊安全、軟體”

理科試驗班(物理與光電資訊技術工程):“物理+光電、積體電路”

理科試驗班類(物質科學與可持續發展):“化學、生物+環境、新材料、制藥”

中國語言文學類:“中文+傳播、對外漢語”

學生大一在大類中完全接觸本學科相關基礎,在了解學科、認識專業後再根據個人興趣和發展需求選擇走向“基礎”或“應用”專業,對學生成長成才負責。

主持人:對於提升學生的國際交流能力和創新能力,南開大學有哪些舉措?

嚴景雲:拓寬國際視野,提升學生全球勝任力。實施卓越南開全球勝任力提升計劃,設立國際前沿小學期,開設全英文前沿課程,增設國際學分,建立覆蓋校院兩級的學生交流、聯合培養、實習實訓等項目。拓展全球南開國際交流項目,設立專項獎學金,鼓勵學生參與國(境)外學習交流活動,培養學生的全球勝任力與跨文化交流能力,高品質鍛造學生全球素養和競爭力。啟動“南開—牛津文中獎學金項目”,資助生命科學、醫學、藥學、化學、數學等多個學科優秀南開學子赴牛津大學學習深造,助力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一流國際化複合型人才。

立足學科前沿,培養卓越創新能力。推出以提升學術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創造能力為目標的具有高挑戰度的“高階課程項目”。高階課程注重本研銜接和研究式、項目式教學,鍛鍊學生解決複雜科學問題的能力,強化戰略科學家人才培養導向,助力其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具競爭力。

人工智慧賦能人才培養,促進教育變革創新。2024年,南開大學推出“人工智慧賦能人才培養行動計劃”,以建設人工智慧教育教學體系為重要抓手,發揮人工智慧基礎性、驅動性的技術力量,為人才培養賦能,共同發展新質生産力。

【責任編輯:張學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