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校中國招辦訪談丨中國人民大學:新設兩個實驗班 打造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2024高校中國招辦訪談丨中國人民大學:新設兩個實驗班 打造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2024-06-20 08:41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中國網高校頻道推出《高校中國》高招特別訪談欄目,將陸續邀請全國高校招生負責人聚焦學校辦學特色、人才培養、專業解讀、最新招生政策、志願填報、生涯發展規劃等話題進行深度解讀,為考生和家長保駕護航,幫助考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

本期特邀嘉賓:

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生招生辦公室主任熊俐嘉老師做客中國網《高校中國》招辦訪談間,為廣大考生介紹中國人民大學招生政策,為考生及其家長解答報考問題。

image.png

以下是訪談內容:

新中國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

中國人民大學是一所始終與黨和國家同呼吸、共命運的大學,人民大學紅色基因傳承的體現,就是始終以先鋒闖將的奮鬥姿態,奮進在時代前列。這個時代前列,是指創辦之初的抗戰時代,陜北公學、華北聯大等時期培養了大批革命先鋒隊;也指建國初期,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決定設立中國人民大學,這是新中國的第一所新型正規大學,為國家發展,尤其是在經濟建設、法律、外交等領域培養了萬千建國幹部;這個時代更指如今的新時代,中國人民大學傳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智庫建設、國際影響力提升等各項事業取得突出成績。學校的學科發展佈局為“引領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卓越的基礎學科、頂尖的社科學科、創新的交叉學科”。在傳統優勢領域,人大的人文社會科學“獨樹一幟”;人工智慧、電腦、統計學、數學、物理等理工學科全面提檔升級;交叉學科同樣加快佈局,正努力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也因此,從1950年至今,國家歷次確立重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均位居其中。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首批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未來,人大將以更加昂揚的奮進姿態,迎接新時代的你們,培養一大批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王牌專業和優勢學科

中國人民大學學科實力頂尖,是文科生的頂級殿堂、理科生的絕佳選擇。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學校14個學科獲評A,其中9個獲評A+;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學科建設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頂尖學科數量再次增加,包括馬克思主義理論、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統計學、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公共管理、哲學、政治學、中國史、資訊資源管理、電腦科學與技術、外國語言文學等17個學科,總體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A+學科佔比為高校第一陣列,排名全國前三。

與此同時,在教育部首輪“雙一流”建設成效評價中,學校“一流大學”9個評價要素全部成績優異,14個“一流學科”全部繼續入選第二輪建設名單。此次公佈的“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中,哲學社會科學建設學科佈局總數共92個,其中中國人民大學入選學科13個,為高校之最。

學校在理工科方面也卓有建樹,起點高、發展快,統計學在歷次學科評估中均處於國內高校第一,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實力跨越式提升,根據最新的國際電腦學科排行榜CSRankings,人民大學人工智慧領域的世界排名已提升至第七位,連續兩年在網際網路資訊檢索排名位居世界第一,近幾年物理學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等。

2024年招生計劃和招生類型

2024年,學校以服務國家發展、突出優勢特色與人才需求聯動為原則,安排招生來源計劃。本科生招生分省(區、市)分專業招生計劃目前已編制完畢,招生規模整體穩中有升,具體由各省(區、市)招生考試機構向社會公佈。

我校本科招生類型包括普通批次、強基計劃、國家專項、高校專項計劃(新路引航專項計劃)、外語類保送生、藝術類、港澳臺僑生等。其中,提醒報考強基計劃的考生注意,近期我校已在報名系統開通確認考試,未在規定時間內點擊確認的考生視為放棄報名資格。確認時間至6月20日24點截止,千萬不要錯過。

此外,我們為高校專項計劃(新路引航專項計劃)、國家專項、藝術類開通報考諮詢專線,自6月20日左右開始至所有省份志願填報結束,持續提供專業介紹和志願填報指導諮詢。請屆時關注“人大陽光招生”微信公眾號,獲取諮詢電話。

新時代的人才培養模式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

中國人民大學新時代的人才培養,強調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的轉變。通過全員書院制、四年一貫制、雙選認證制度、交叉複合培養等,學校充分賦予學生自主學習、選擇發展的權利和機會。

書院學院雙院協同。中國人民大學已建立全員書院體系,六大書院以學部為單位設置。在培養上,遵循學科關聯性、基礎共通性、知識邏輯性,按人文學科、理工學科、經濟學科、管理學科、法政與社會學科實行大類培養。大類內部打通課程選擇和學習,強調大類基礎和核心能力培養,夯實核心通識、寬厚學科基礎。

無時點專業選擇。學校超50%學生本科階段在本學院內自主選擇畢業專業。文學院、勞動人事學院、經濟學院、應用經濟學院、新聞學院、社會學院、商學院、資訊資源管理學院、農業農村發展學院、資訊學院、數學學院、化學與生命資源學院等12個學院本科階段不分專業。學生在學習共同基礎課的前提下,根據個人興趣和發展規劃,在學院內自主選擇課程。學校最終根據學生完成培養方案的實際情況認定本科專業。

雙選認證。學生100%自主選擇輔修,1/5本科畢業生獲輔修學位或專業證書。學校各專業“專業教育”模組課程按照一定規則和程式,面向全校學生開放學習,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自主選擇課程,畢業前達到相關專業輔修培養方案要求,即可申請認證輔修第二學士學位或輔修第二專業。

交叉複合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在交叉複合型本科人才培養方面,學校目前面向本科生開設了19個雙學士學位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7個跨學科創新型人才培養項目、3個跨校(國)國際性人才培養項目等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其中,共有16個雙主學位項目、PPE實驗班、電腦圖靈實驗班及全國唯一一個中意美管理學三學位項目將在2024年通過高考直接招生,涵蓋工學×經濟學、理學×經濟學、理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等12種學科交叉融合模式。

在這裡著重介紹一下今年新設的三個實驗班:

1.法學院與勞動人事學院聯合設置法學—勞動關係(全球勞動治理)拔尖創新實驗班。旨在培養兼具國際化視野和全球勞動治理能力的前沿型、複合型人才,以“勞動關係+法學”交叉學科技能模組一體化培養為教學特色,以打造全球勞動治理領域的“人才搖籃”為發展方向。

2.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共同開設“嚴濟慈物理學英才班”。旨在選拔造就物理學及相關領域的未來領軍學者。學校物理學系與中科院物理所教師、教學科研資源共用,通過暑期科研實踐、優秀學生獎學金、物理學前沿講座等形式開展合作,並提供經費支援。基礎知識的培養和實驗條件得天獨厚,並具有高頻次的國際專家講座,拓展國際視野,助力學生快速進入科技前沿。

3.國際關係學院與外國語學院聯合設置全球治理與國際事務實驗班。旨在培養參與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實踐的高層次、複合型和應用型人才。

各專業選考科目要求

關於選考科目的要求,人民大學統計學類、人工智慧(拔尖班)、電腦類(英才班)、數學類(英才班)、理科試驗班(化學與生命資源拔尖班)、理科試驗班類(物理學拔尖班,含嚴濟慈物理學英才班)、應用心理學以及中法學院的數學與應用數學(中外合作辦學)等理工類專業只招收理科生(高考改革省份要求選考物理和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國共産黨歷史、國際政治及PPE實驗班(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專業要求選考政治,其他專業不限選考科目。

開設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打造交叉學科背景、國際文化視野的高端人才培養特區

中國人民大學是國內外學術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與61個國家和地區的312所高校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

學校眾多領軍學科開設複合型人才培養項目,打造交叉學科背景、國際文化視野的高端人才培養特區。學校與義大利路易斯大學、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合作推出全球首個管理學三學士國際項目——中意美三學位管理學本科項目。三校學生共同組成一個班級同堂上課,在中國人民大學、羅馬、華盛頓三地三校分別至少學習一年,本科畢業可獲得國際三學位: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學士學位、義大利路易斯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商業(或國際商務)學士學位。此外,學校還開設有涉外法治雙學士學位項目、國際新聞全英文實驗班、全球治理與國際事務實驗班等特色項目,旨在培養基礎紮實、理論深厚、兼具全球視野與家國情懷的高端國際化人才。

同時,中國人民大學更是中國最重要的跨東西方文化法語高端人才培養基地。中國人民大學與法國索邦大學、蒙彼利埃保羅-瓦萊裏大學、KEDGE商學院共建的中法學院,與學校其他招收本科生的學院性質相同,按照單獨學校代碼(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19002)招生,屬我校正式統招計劃,學生具有人大正式學籍。學生第一、第二和第四學年在中國人民大學蘇州校區學習,第三學年赴法國院校學習。四年學業順利結束後,將同時獲得中法兩國名校學位,如果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可選擇本碩連讀,法國合作學校將優先錄取。完成碩士階段學習後,獲得法國碩士學位。中法學院在校期間綜合測評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還有機會獲得推薦免試攻讀國內高校碩士研究生的資格。

打造智慧職業發展中心平臺提升大學生職業發展力

學校歷時三年打造智慧職業發展中心平臺。該平臺以提升學生職業發展勝任力為專業牽引,借助數智化技術,提供了治國理政、經世濟民、學術領軍、全球治理等人才全週期發展樣板路徑。

人大畢業生整體呈現就業競爭力強、就業層次高、就業品質高的特點。超80%前往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就業,超20%前往長三角、近10%前往粵港澳大灣區就業。每人平均3個offer:60%畢業生獲得6家以上筆(面)試機會、30%+畢業生獲得5家以上offer。畢業生中超45%通過選調生、人才引進等進入黨政機關、事業單位,50%進入國內外頭部企業,成長為治國理政、經世濟民人才。另有一批畢業生投入學術科研與全球治理,在各自領域熠熠生輝。

本科畢業生以升學深造為主要去向。國內升學的本科畢業生中,80%以上在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讀研深造,國內頂尖名校升學率100%;境外留學的本科畢業生中,近70%赴世界排名前50境外高校深造,超70%赴境外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綜合競爭力級別A類高校深造。

寄語

考生在進行志願填報時,要對照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同時結合本人興趣、愛好及國家戰略需求選擇專業方向。充分了解資訊,辨別消息來源,以高校或考試院官方發佈的資訊為準;充分理解政策,吃透關鍵概念,降低退檔風險;關注國家政策,提升自我認知,提前規劃學業發展方向;出分後及時關注我校“陽光招生資訊平臺”“人大陽光招生”微信公眾號,或“相聚人大”小程式發佈的各省招生組活動,歡迎廣大考生家長來現場與招生組老師交流志願填報。

最後,祝各位考生金榜題名、前程似錦,中國人民大學期待你們的加入!

【責任編輯:張學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