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校中國招辦訪談丨重慶大學:新設工科試驗班( 卓越工程師計劃),給與多次專業選擇機會

2024高校中國招辦訪談丨重慶大學:新設工科試驗班( 卓越工程師計劃),給與多次專業選擇機會

2024-06-17 14:17

來源:高校中國頻道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2024中國網高校中國頻道推出《高校中國》高招特別訪談欄目,將陸續邀請全國高校招生負責人聚焦學校辦學特色、人才培養、專業解讀、最新招生政策、志願填報、生涯發展規劃等話題進行深度解讀,為考生和家長保駕護航,幫助考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

本期特邀嘉賓:

重慶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楊國梁做客中國網《高校中國》招辦訪談間,為廣大考生介紹重慶大學招生政策,為考生及其家長解答報考問題。

image.png

以下是訪談實錄: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您現在正在收看的是招辦訪談欄目《高校中國 共話未來》,我是今天的主持人雅卓,在這裡,我們將和招辦負責人面對面交流,聚焦學校的辦學特色、人才培養、最新招生政策等話題,助力考生更好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大學和專業。今天我們非常榮幸的邀請到了重慶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楊國梁。重慶大學創辦于1929年,20世紀40年代發展成為文理工商法醫各學科齊全的綜合性大學,請您簡單介紹一下學校的基本情況。

楊國梁主任重慶大學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學校創辦于1929年,是黨和國家佈局在中西部唯一直轄市重慶的“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建校之初就確立了“建設完備弘深之大學”的辦學目標,提出了“研究學術、造就人才、佑啟鄉邦、振導社會”的辦學宗旨,形成了“耐勞苦、尚儉樸、勤學業、愛國家”的育人傳統,淬煉了“復興民族、誓作前鋒”的重大精神。

1942年,學校成為當時學科門類最為齊全、綜合實力最為雄厚的國立大學之一,擁有文、理、工、商、法、醫六大學院。1952年全國院係調整,學校支援了國內十多所兄弟院校,壯大了國家高等教育體系。1960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成為國家佈局西部、有重要影響的,以機械、電氣、動力、採礦、冶金等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98年獲批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原重慶建築大學、重慶建築高等專科學校與重慶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重慶大學,2001年成為“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2022年均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當前,學校涵蓋12個學科門類;設7個學部35個學院,以及8所附屬醫院;有A校區、B校區、C校區、虎溪校區和兩江校區。學校發展進入新的歷史階段,正朝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辦學目標不懈奮進。

主持人:學校的優勢學科及特色專業有哪些?

楊國梁主任:建校95年來,學校形成了涵蓋大能源、大製造、大建築、大人文、大資訊、大健康等領域的學科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土木工程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16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工程學、材料科學、化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其中工程學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這也是我國西南地區目前唯一一個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的學科,標誌著我校工程學已躋身全球頂尖行列。此外,我校61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2個專業入選首批“強基計劃”。9個學科進入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全球前50名。作為建築老八校之一,建築土木類相關專業也是我校傳統優勢專業。學校人文社科類專業也在不斷突破。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先後通過了AMBA、AACSB、EQUIS三大商學院國際認證,進入全球一流商學院行列。學校綜合辦學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包括5個全國重點實驗室在內的上百個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300余名國家級各類人才,為同學們接受系統的學術訓練,提供了廣闊舞臺、良好保障。

主持人:學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有哪些優化舉措以及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

楊國梁主任:學校大力探索多元化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面向基礎學科前沿、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領域的創新人才。

學校成立國家(重慶)卓越工程學院,培養未來産業創新領軍人才。作為首批入選全國10所高校牽頭的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試點單位之一,學院定位於新工科教育改革的“示範區”,主要聚焦于“智慧化+新能源”的産業發展方向,致力於解決産業共性技術和需求創新問題。學院面向智慧網聯汽車、機器人應用創新領域,通過項目制教學模式,構建了本碩博一體化、多元化、多層次的培養體系。學院積極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旨在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重慶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發展提供高素質卓越工程師人才。近年來畢業生深造率達80%(其中海外深造率30%)。

成立弘深學院,著力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設立電腦拔尖班、數學與應用數學拔尖班、物理拔尖班。全面實施“專業+微學位”學科交叉培養模式、“3+1+N”本碩博貫通培養機制、現代大學書院制等培養舉措。近三屆畢業生深造率近90%。學院面向新生進行二次選拔。

成立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開展工程領域國際化拔尖人才培養。學制五年,採用校企聯合培養模式(課堂理論學習與企業帶薪頂崗實習交替進行),擁有國際化師資隊伍,開展全英文教學。合格畢業生獲得美國辛辛那提大學和重慶大學學士學位。現開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中外合作辦學)兩個專業。近年來,畢業生深造率超過80%,其中海外深造率超過50% (QS世界排名前50學校佔2/3)。

圍繞高水準文科精英人才培養,學校成立博雅學院,採用“先通識再分流”的培養模式,即一、二年級實施不分專業的通識教育,提供大類培養核心課程,注重基礎性綜合訓練;三年級實施專業分流,學生根據興趣和意願在文、史、哲三個專業之中選擇一個方向主修,本科畢業者可分別授予文學、歷史學、哲學學士學位。

醫學院開設臨床醫學英才實驗班,實施“4+1+4”本博貫通培養模式。第一年在本科生院完成基礎公共課程學習;第二至第四年完成臨床醫學專業課程(器官系統整合課程)學習;第五年經考核合格後推免直博,施行“實習+博士”銜接課程;第六至第九年開展博士科研訓練,達到博士畢業要求後,授予醫學博士學位。

學校還積極推進國際化人才培養,開設機械、材料、會計等國際化實驗班。此外,學校還通過實施本科生榮譽項目、轉專業及輔修制度、卓越人才培養、校企聯合培養、本研貫通培養等,給學生創造更多內涵豐富、選擇自由的學習成長機會。

主持人:學校今年是否有新增專業,在招生政策以及錄取規則上是什麼樣的情況和變化?認可哪些加分政策?

楊國梁主任:2024年學校主動深化學科專業供給側改革,優化調整本科專業17個,學科專業優勢更加聚焦。今年學校本科招生專業(方向)90個,其中普通文理科78個(理工類68個、文史類10個)、藝術體育類12個。普通文理科中,11個專業因專業特性和社會急需程度按專業方式招生;67個專業根據學科基礎共性,設置為若干大類進行招生和大類培養。

請各位考生、家長關注的是,為響應中央號召,切實擔負起培養卓越工程師戰略人才隊伍的重任,今年學校新設工科試驗班(卓越工程師計劃)首次面向高考招生(簡稱“卓越計劃大類”)。卓越計劃大類實行“項目制教學+校企協作+雙導師”的培養模式,圍繞學校6個特色專業設6個卓越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卓越班、電腦科學與技術卓越班、軟體工程卓越班、電子資訊工程卓越班、自動化卓越班、能源與動力工程卓越班),旨在培養造就家國情懷深厚、創新實踐能力突出的新時代卓越工程技術人才。學生錄取到卓越計劃大類後,獲得卓越班選拔資格,也可以直接在全校所有普通類四年制理工科專業中任選專業。

2024年是藝術類改革大年,我校整體藝術類專業招生政策都有調整,例如報考戲劇與影視學類(含廣播電視編導、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影視導演)的考生,無需參加藝術類專業統考,直接依據考生高考文化成績擇優錄取。我校原則上要求考生高考文化成績達到一本線/特控線及以上(以省招辦設置為準),設置在普通類相應批次招生(注意,不是藝術類批次,具體以省招辦設置為準),但與普通類專業分開投檔錄取。歡迎廣大有志願的考生報考。

此外,其他藝術類專業如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有身高要求(考生身高以省級招生考試機構投檔時提供的高考體檢資訊表上的身高數據為唯一評判依據);設計學類、繪畫專業不招色盲。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要求考生文化課成績達到一本線;設計學類、繪畫專業要求考生文化課成績達到一本線的80%。請各位考生和家長務必仔細閱讀學校2024年藝術類專業招生簡章,符合要求再進行填報。

在加分認定方面,除高水準運動隊、強基計劃等不安排分省計劃的招生項目外,學校在錄取和安排專業時以投檔成績為依據,認可各省招辦認定的全國性加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項增加分數投檔條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且不得超過20分。

其他相關錄取政策和規則,請考生和家長仔細閱讀《重慶大學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

主持人:學校在學生轉專業方面有哪些政策和要求?

楊國梁主任:為尊重學生個性、鼓勵特長髮展,我們為學生提供了新生二次選拔、大類分流以及轉專業等多次選擇專業的機會。

其一,新生入學報到後有機會參加弘深學院(拔尖計劃)、重慶大學—辛辛那提大學聯合學院(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明月科創班)、會計學(啟茲會計國際化方向班)等二次選拔。

其二,在大類培養結束後,按大類招生、大類培養的學生,在大類所含專業中分流;按專業招生、大類培養的學生,可選擇參與分流,或者不參與分流。

其三,按照“轉出無門檻、轉入需考核”的原則,除了部分明確不能轉出的專業外,在具體專業學習一學期後就可以申請轉專業。具體以學校相關規定為準。

主持人:對即將填報志願或者上大學的學生,想對他們説什麼?

楊國梁主任:高考已落下帷幕,首先向各位考生表示衷心的祝賀。無論結果幾何,大家的付出和堅持都讓我深感欽佩。在你們即將作出人生重要選擇的關鍵時刻,重慶大學在此發出誠摯的邀請。在這裡,你將接受一流高等教育的滋養,領略名師大家的風範;在這裡,你將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攀登工程技術的高峰,探索自然科學的奧秘,追求人文社科的卓越。祝願你們在未來劈波斬浪、一往無前,“百年新重大”將同你一起綻放青春芳華、書寫奮鬥新篇!

【責任編輯:張學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