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ics系列講座 |Hisham Farag教授分享《氣候變化風險》

Ethics系列講座 |Hisham Farag教授分享《氣候變化風險》

2024-06-13 09:30

來源:SHUMBA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01 Ethics系列講座

image.png

image.png

Hisham Farag教授近日在上大MBA倫理與可持續發展思維講座上帶來了一場關於“氣候變化風險”的精彩講座,為同學們以公司治理視角解讀了可持續發展的金融基礎及其對現代社會的重要意義。Hisham Farag教授不僅在金融學領域有著深厚的學術積累,同時也是多家國際知名期刊的主編或編委,其研究領域涵蓋可持續金融、金融科技、企業金融與公司治理等,其跨界的研究視角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使他對於金融與可持續發展的議題有著獨到且深入的理解。Hisham教授提到,可持續金融不僅僅是一種倫理選擇,它是未來金融的必然趨勢。他引用了多個案例,説明瞭通過綠色債券、可持續發展目標債券(SDGs bonds)、環境、社會及治理(ESG)投資,金融機構如何助力可持續發展。這些工具,旨在將資金流向那些能夠産生正面社會和環境影響的項目,同時也為投資者帶來穩健的回報。

(1)氣候變化風險與金融的關聯

在講座中,Hisham教授首先指出,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不僅僅是環境的風險,更是金融風險。由於氣候變化影響到資源的分配、價格的波動以及政策的制定,因此,理解和管理氣候變化風險已經成為現代金融管理的一部分。

(2)外部環境成本的內部化

在Hisham教授的課堂上,他詳細講述了外部環境成本的概念——這些是社會承擔但企業未直接支付的成本,比如自然資源的消耗、醫療成本、社會福利成本以及污染等。這些通常被視為“外部性”,但通過稅收、罰款、抵消方案等監管手段,這些成本正在被轉化為企業的內部成本。

(3)投資者的新角色

在可持續發展的金融領域,投資者的角色也發生了變化。他們不再只是簡單地追求投資回報,而是開始積極參與到公司的可持續發展實踐中,通過責任投資促進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的實現。

02  SHUMBAer有話説

23GLFT Tina 

課堂上Professor.Farag讓我們通過自查案例,蒐集上市公司的ESG報告。通過此舉使我們了解到公司對於ESG理論的踐行。切實將他所講解的ESG有關的內容與現實中聯繫起來,使抽象的知識具象化,讓我們印象更加深刻。

此外,教授強調了企業需通過ESG報告管理氣候變化風險,並透明地披露這些風險及緩解措施。投資者也越來越重視企業的ESG表現,這直接影響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市場地位。講座還啟發了我,作為個人,通過日常選擇支援ESG表現良好的公司,也能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我將把這次講座的知識應用到我的研究和職業,以推動實現可持續的未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SHUMBA”

【責任編輯:張學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