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菁英説 | 宋凱:十四年公益行,十二年文化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MEM菁英説 | 宋凱:十四年公益行,十二年文化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024-06-12 13:51

來源:華東師範大學MEM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MEM菁英説 |宋凱:十四年公益行,十二年文化路,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image.png

華東師大MEM學子們,用技術的磚石鋪就未來之路,以創新的筆墨描繪人生篇章,願“MEM菁英説”欄目成為時代的見證者,見證他們的風采與光華,也見證科創教育塑造未來領袖。

宋凱是華東師大上海國際首席技術官學院2023級CTO精英三班學生,他是一名慈善組織的管理者,十四年公益之路,讓他深解與人為善的快樂;他也是一名文化産業的創業者,十二年文化傳播,讓他感佩聖賢格局的磅薄。他腳踏實地,踐行厚德載物;他樂此不疲,弘揚東方美學。他就是全國性慈善組織德源希望教育救助中心主任、北京和眾雅集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品牌策劃人、2023級CTO精英三班宋凱。

Part.1尋找發揮個人價值的最佳落點

收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那天,宋凱特地找出了一雙舊拖鞋穿上腳,拿起通知書,給父親拍了一張照片。這雙拖鞋,是他十八年前去北京讀大學時,父親送他的禮物。那年,父親執意去北京送他上學,在車站,父親爬過月臺和柵欄,宋凱以為父親要像朱自清的父親那樣去給兒子買橘子,正想借用《背影》一文煽情時,父親卻拎著一雙拖鞋回來了。他以為父親會囑咐什麼腳踏實地、勇往直前之類上價值的話,結果父親只是弱弱地説了句“天熱,小心臭腳”。父親帶著自己無緣大學的無盡遺憾和鄉村知識分子的無限熱情,和宋凱一起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首都什麼都是新鮮的,父親本來想去故宮看看,但在午門口轉了三圈,還是以“有點累”作為藉口走開了,宋凱知道父親是心疼一張門票錢。那天,他心頭悵然,勵志早日紮根首都,帶著父親重遊京華。父親離開北京的時候,到底還是沒有脫離主旋律的橋段,握著宋凱的手,意味深長地説道:“你以後要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北京奧運的那年夏天,宋凱將剛剛領取的國家勵志獎學金寄給了自己的父親,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對父母反哺,也是他第一次深入思考人生的意義。走出大學校門,“如何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句話,不再是象牙塔裏爛漫的暢想,而是擺在面前無比現實的問題。他當過主持人、擔任過編劇和導演、做過投資公司的職業經理人,雖然每個領域都有著不錯的收入,但是對他來説,始終沒有找到發揮個人價值的最佳落點。 

直到2010年,他相繼在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鳥巢為中華慈善總會、中國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主持了兩場大型慈善活動,當他熱淚盈眶地為貧困地區的青少年教育和婦女發展倡議募捐時,仿佛忽然洞見了自己別樣的人生價值。活動中,他被慈善家們的義舉和情懷深深感染,被落後地區的貧苦現象強烈震撼,他明白原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不是理想主義者的一句空話,而是可以隨時付諸的實在行動。於是,他光榮地進入了慈善領域,先任中華慈善總會德源希望基金副秘書長,後牽頭創辦全國性慈善組織德源希望教育救助中心,並擔任主任。多年來,相繼完成了10所希望小學的捐建落成及維護提升工作,為精準扶貧、疫情防控方面募捐623萬。2021年河南、山西兩次洪水,宋凱在災情前線救災八天,並同時募捐35萬元防汛善款。宋凱説,為撫平苦難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對他生命的洗禮。

Part.2賦能他人,幫助企業挖掘社會價值

為了更加純粹地開展公益慈善,宋凱在德源工作的十四年間,沒有領取過任何工資,也沒有報銷過任何經費。既然如此,他的經濟收入來源如何解決呢?

原來,在從事慈善工作的同時,他利用自己在文化創意領域的特長,創辦了一家專注于企業品牌文化服務和企業家人文素養提升的公司,並取名叫做和眾雅集,宋凱説,這個名字就是和大家一起玩的意思,一起有品質、有意義、有相互賦能地玩。

宋凱説,走上文化這條路,是受一位叫比爾·波特的美國漢學家的影響。這位已經81歲的老先生曾經寫過一本關於當代中國“隱士”的書,名叫《空谷幽蘭》。十多年前,中國很多企業家受這本書的影響,去終南山隱居,美其名曰“閉關修行”。宋凱當年也是讀了這本書,開始在國內各大名山“尋仙訪道”,結交了很多研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人。山川之間,用腳步丈量大地;清風明月,以詩書回望聖賢。那時他大量閱讀中國先哲們的思想著作,當他讀到《論語》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時,猶如醍醐灌頂,再次明確了人生的價值。這句話的意思人可以把道弘揚光大,而不是讓道成為人自我標榜的工具。

那時,宋凱忽然理解了為什麼很多企業做文化沒有力量,因為大多企業都是把文化做在墻上,標榜自己企業有文化而已,並沒有發自內心去推動企業文化中的社會價值。宋凱説,他沒辦法影響企業裏的每一個人,但是可以先影響企業家。於是他開始組織企業家開展文化遊學,幫助企業進行企業文化的梳理和建設,他倡導社會價值是企業存續之本,創造社會價值是企業家的使命。自2012年至今,宋凱組織過100多期企業家文化遊學和50余期以中華經典文化為主題的雅集活動,並深度服務了瑞貝卡、碧生源、天海航太、上海瑪薩、菩瑞生物等40余家企業的文化建設。因此,他也有了許多機會和人們分享如何更好地去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2016年宋凱成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現任民建海澱區委文化委副主任),並連續五年獲得優秀委員或優秀會員稱號,同時策劃主持了海淀民建紀念五四運動100週年青年工作會議、策劃製作了建國70週年海淀民建的快閃活動《我和我的祖國》(該視頻被收錄在學習強國)。在建黨100週年之際,宋凱組織20多位國樂音樂家在北京市民主大樓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正能量國風音樂會,為黨獻禮。

Part.3前行于文化傳播和公益志願路上

疫情期間,關於項目的管理和事業未來的發展,宋凱陷入困惑。一天,整理房間時,他翻出了父親當年送的拖鞋,父親對他説,既然還留著,就再往前走幾步。於是,他開始備戰研究生,有人説這個過程很痛苦,但宋凱認為備考之苦和無知之苦、無助之苦相比實在太微不足道了,翹首瞻望那些未知的美好,他心中充滿力量。終於,伴隨著這股力量,他考上了華東師大MEM,如父親所言繼續往前走,去追尋更好實現自身價值的多元路徑。

2023年12月,宋凱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的音像資料館組織來自全國各地的近百名師生進行愛國愛家的演講比賽,賽後德源資助這些第一次來到首都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遊學北京,那些怯生生的充滿好奇和求知的面孔,一如十八年前徬徨在午門口的宋凱。這京華勝景,宋凱已經帶著父親遊了很多遍,而今,他要領著更多遠方的老師和學生,在這裡打開視野,去觸摸、去呼吸、去感受、去熱愛!

夏至了,華東師大校園裏的宋凱依然春風滿面,讀書、進取、提升,他希望自己成為一名有專業水準和國際視野的文化傳播者和公益志願者,做一個真正對社會有用的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華東師範大學MEM”

【責任編輯:張學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