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恩全球總裁馬瑟達做客復旦管院,分享諮詢業最新洞察

貝恩全球總裁馬瑟達做客復旦管院,分享諮詢業最新洞察

2024-06-07 15:55

來源:復旦管院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貝恩全球總裁馬瑟達做客復旦管院,分享諮詢業最新洞察

在復旦管院,“大師論壇”是一種氛圍,我們有最頂尖的商業領袖,也有最熱情的觀眾。

image.png

▲每逢大師論壇,加座已成習慣

5月7日晚,貝恩公司全球總裁曼尼·馬瑟達(Manny Maceda)做客復旦管院管理大師論壇,這也是他首次到訪復旦大學。

人工智慧、可持續發展……商界領袖最關心哪些話題?全球諮詢行業的發生了哪些新變化?在人工智慧驅動的未來世界,我們需要提前培養怎樣的關鍵領導技能?

image.png

曼尼·馬瑟達與企業管理系吳冬媛老師、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沈思為校友以“領航未來:領導者之要務與人工智慧之角色”為主題展開對話,並與現場師生熱烈交流。

從5間辦公室的小公司,到今天成為全球前三的跨國名企,曼尼·馬瑟達在貝恩已經耕耘36年。

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他幽默地説:“Compared to a CEO, it's much easier to be a consultant.”(做顧問可比做CEO容易多了)

談到當下全球先行企業關注的四個商業趨勢:人工智慧、可持續發展、後全球化和資本新動態,曼尼·馬瑟達認為,人工智慧將對各個行業、業務功能和企業能力産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現在生成式人工智慧已經令智慧代理具有類似人類的推理、通信和數字工具使用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的三大機遇在於生産力、客戶體驗和産品開發。

生産力:生成式人工智慧通過協助聯絡中心、採購、法律、財務和人力資源等各個部門的資訊研究、文件起草和分析等任務來提高生産力。客戶體驗:在客戶體驗中,人工智慧能夠為客戶創建個性化服務,提高客戶服務效率和理解。産品開發:在産品開發方面,人工智慧加速了軟體工程和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流程,並培育了新的、顛覆性的商業模式,展示了其跨行業的變革潛力。

“無論是什麼行業的企業,想要用好生成式人工智慧技術並從中受益,需要進行兩手抓。一方面,要確定用例的優先順序,企業要充分考慮實施的複雜性和成本以及潛在影響。另一方面,企業要注重安全、隱私和智慧財産權。”“新的經濟模式正在出現,凸顯了監管和政策協調的重要性,以確保技術能夠被安全、負責任的部署,從而造福社會。“

談到人工智慧對諮詢行業的影響,曼尼·馬瑟達表示:“近年來,我們都看到了很多變化,尤其是來自技術的變化。我們在貝恩所做的事情沒有改變——我們仍然提供結果,而不是報告,我們仍然與客戶合作,幫助他們進行變革並充分發揮潛力,但我們做事的方式已經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

“人工智慧工具有可能引發知識工作領域的工業革命,貝恩將自己視為一家典型的知識工作公司。在貝恩,我們正在多個業務領域採用這些技術,並按照我們自己的建議探索其他用例並創建實施路線圖。除了使用這些工具為客戶帶來更好的成果之外,我們知道這些工具還將增加就業機會,使我們能夠更好地吸引和留住人才。”

“在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領導者需要面向未來。如何在組織管理中更好地運用人工智慧等新科技,將成為領導者需要思考和決策的重要議題。創新高效地將新科技融入到組織管理中,將會為組織帶來長期發展的戰略優勢。與此同時,領導者持續學習、保持開放性和靈活度,也變得尤為重要。”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復旦管院

【責任編輯:張學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