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管理大視野走進蘇州論壇精粹

復旦管理大視野走進蘇州論壇精粹

2024-06-07 15:34

來源:復旦管院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復旦管理大視野走進蘇州論壇精粹

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超過15%,將對中國經濟社會全面和長遠發展發揮重要引領作用。製造業數字化和智慧化趨勢不可逆轉,尤其是在長三角這樣的經濟發達區域潛力巨大。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管理學院要發揮作用,既要培養適應科創時代的管理人才,也要進行學術研究賦能科創企業。

“數智互聯煥新未來”復旦管理大視野4月28日走進蘇州。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原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教授,上海市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張浩教授做主題分享。陸雄文院長圍繞人工智慧産業發展、科創管理教育理念等話題,與江蘇南大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劍松、淼鏈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英等多位嘉賓展開深入對話。

未來産業是中國式現代化關鍵動能

新的生産力是實現高品質發展,加速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新質生産力核心特徵是創新。生産力的發展不僅意味著技術的突破和産業的深度轉型升級,也體現在生産要素的創新性配置上。

為保持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實現高品質發展,首先需充分發揮創新的主導作用,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産業創新,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引領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的誕生。其次,要推動經濟結構和增長模式的轉型升級,儘快走出一條以創新驅動發展,逐步替代傳統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轉換之路。

近年在人工智慧、航太科技、量子通信、生物技術等領域,都出現了大量影響世界和人類前途命運的顛覆性技術。其中,人工智慧和5G等資訊技術已進入産業化使用階段,基因科學、生物醫藥等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新能源、航太科技的技術突破頻繁出現,量子通信、工業網際網路等前沿領域的創新日益實用化,呈現集體性突破趨勢。

去年,中國貨物進出口增長僅0.2%,但鋰電池、光伏、新能源汽車逆勢增長,出口增長了29.9%。全國投資僅增長3.0%,航空航太及其製造業、電腦基礎、辦公設備製造業的投資分別增長了18.4%、14.5%和11.1%。新質生産力及其賦能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未來産業正在成為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關鍵動能。

當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産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已超過15%,對中國經濟社會全面和長遠發展發揮重要引領作用。新質生産力將推動現代産業體系建設,特別是産業鏈供應鏈的優化升級,為前沿氫能、新型儲能、生成式人工智慧、商業航太、低空經濟及量子技術、生命科學等産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增長引擎。

製造業數智化前景廣闊

人工智慧發展至今,已經經歷了兩次浪潮,目前,我們正處在第三次浪潮的高峰。這一階段的里程碑事件包括IBM的“深藍”在西洋棋上戰勝世界冠軍、Google的圖像識別技術、“AlphaGO”戰勝圍棋冠軍,以及近年來的ChatGPT和Sora等AI內容生成技術的興起。在人工智慧的研發原創維度上,我們對比美國還有一定差距。但是,中國的人工智慧落地場景比美國多得多,而且在有些行業中已經産生效益。

例如醫療圖像輔助、教育個性化、農業智慧化、智慧家居、無人駕駛和智慧安防等多個領域。尤其在製造業領域,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製造業數字化和智慧化的趨勢不可逆轉,尤其是在長三角這樣的經濟發達區域,潛力巨大。

關於人工智慧在製造業中的應用,儘管目前存在挑戰,但憑藉數字孿生技術等先進技術,人工智慧將在産品設計、生産、物流和製造系統等核心環節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人工智慧將更加深入地融入製造業,助力提升整個行業的競爭力。

適應科創時代的管理人才和管理研究提高科創企業成功率

企業轉型的根基取決於我們怎麼去適應行業的變化,在長期的發展找到立足點。一家科創企業究竟能做多大、走多遠,取決於它能解決什麼問題。偉大理想和現實實力産生的矛盾就是管理陷阱。企業走出管理陷阱的過程中,在管理、制度和産品三個維度上要同時進行創新。

第一個階段是産品創新,第二個階段是管理變革,第三個階段是公司戰略變革。管理對企業的創新發展作用非常大,當然,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的行業中,管理實踐所表現的複雜性和解決的問題可能不一樣。

人工智慧意味著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企業從內部的組織架構、人員技能的改變、都需要圍繞著AI來進行賦能,所有的企業都面臨著重塑,因此這個賽道的創業企業市場機會有一個週期性的持續,市場機會潛力較大。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縱向要關注整個供應鏈上下流,自身企業所處在的環節,是否有可能受到AI的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核心業務。橫向則要關注同行業的企業,是否已經開始在做AI相關的賦能,以及人員的培訓及儲備,從而在效率以及競爭力上,在未來對自身企業産生衝擊。對於前沿的産品,以及科技相關的內容,管理者需要花一定時間去了解,去思考未來5-10年的公司層面的戰略,AI未來一定會融入到我們生活、以及工作的各個方面。

雖然目前在大模型以及在算力上,我們面臨著一些挑戰,對於由於中國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各行業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而AI賦能企業最核心則是需要有效的數據進行模型的訓練,因此在行業模型的應用層面上,我們有著非常好的基礎。人工智慧雖然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以及迭代與更新,但是這一定是一個長週期的影響及改變。因此我們在自身行業進行沉澱一定會有所突破。

當前,我們正面臨百年未遇的複雜局面,社會經濟發展的邏輯在政治、經濟、宗教、歷史和文化各個領域均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解決問題不再能依賴於單一的知識、學科或方法,更不能用過去的邏輯去應對未來的挑戰。

科技創新是時代的必然趨勢,中國過去在産業結構調整和技術轉型方面並未完全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關鍵技術難以獲得。而今,科技創新成為了我們必須承擔的任務,它關乎到國家的戰略選擇和生死存亡。

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管理學院要發揮作用,首先要培養符合科創時代需求的管理人才。我們要培養管理者具有更加開放的思維和心態。在大變革時代,持續的學習和自我充電對於提升未來思辨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至關重要。

其次,管理學院也要通過學術研究賦能企業的科技創新。科技創新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它最終要轉化為生産力、産品、産業乃至整個經濟的繁榮和增長。這一過程中,管理學的作用不可或缺,因為良好的管理能夠加速科技創新和産業革命的步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復旦管院”

【責任編輯:張學琴】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