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多地勁吹綠色殯葬風 既環保又莊重

清明前夕,多地舉行節地生態葬集體安葬儀式,以骨灰自然葬為代表的新型生態葬引起人們關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節地生態安葬方式,表明綠色殯葬逐漸深入人心。

最歡樂、最環保 盤點世界各國"清明節"之最

祭祀亡人、寄託生者哀思,向來是我國清明節的傳統。而在國外,許多國家也有這樣特別的一天,以各種各樣的節日、儀式,來寄託對逝去親友、亡故烈士的哀思。
去年民警因公犧牲362人:幾乎每日犧牲一人
“清明節快樂”此言該不該?民俗專家來解答
5000多人註冊烈士陵園拜祭賬號 "網上拜祭"成風尚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傚,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好風朧月清明夜,

碧砌紅軒刺史家。

獨繞回廊行復歇,

遙聽弦管暗看花。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禦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海南
廣西
四川
貴州
雲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香港
澳門
台灣

北京 在北京,清明一直被人們視為重要的節日,各種民俗活動很多,而且參加的人員也很廣泛,其中踏青、掃墓、放風箏是最主要的民俗活動。

天津 天津人俗稱清明節為“鬼令”,在清明前後各10天祭祖,最好的日子是在清明節這一天去掃墓,係天津地區傳承下來的重要風俗。

上海 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後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於改革開放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

重慶 重慶人在清明這天,也有吃寒食的習俗。掃墓一般都在郊外,相當於春遊,一大家子人還會帶上涼麵、酒菜、糖果等食品,祭奠先人後,大家一起吃掉,又有耍的又有吃的,最高興的就是小孩子了。

河北 在河北的上墳燒紙錢講究“早清明,晚十一(農曆鬼節)”。冀南地區則選擇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掃墓。

山西 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挂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説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

內蒙古 敖包是蒙古語,意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動之一。祭祀儀式大致有四種:血祭、酒祭、火祭、玉祭。

遼寧 遼寧滿族的祭祀活動,神秘莊重,從程式到內容都十分講究。整個祭祀過程分為:祭祖、祭神、祭神桿、祭星4個部分。

吉林 朝鮮族在清明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墳墓,生別死離的悲傷淚,又有極具民族特色的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黑龍江 鄂倫春人的喪葬有著獨特的內容和形式。定居以前,鄂倫春人按照傳統習俗送死者並葬屍體,其喪葬比較複雜,有風葬、火葬、水葬、土葬等多種葬法。

江蘇 江蘇人清明節一大早,家家戶戶門框上要插柳條和桃花枝,以鮮艷的紅綠祛除隔年的邪祟。也有人家將艷麗的桃花插在檐下的門環上,以示清明臨門,平安報春,藉以辟邪,帶來福祉。

浙江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浙江地區民間流傳著“清明大如年”的俗語。江南蠶桑的主要産地流傳著豐富的蠶鄉習俗,清明軋蠶花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

安徽 徽州府于清明淘新泉釀酒。貴池縣清明節,婦女制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壽春清明,家家插柳,並懸紙錢于墓樹,稱為“贐野鬼”。

福建 福建清明節的習俗各有各的特點,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踏青之遊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

江西 新建縣清明拜掃,例用春餅。永豐縣清明掃墓以前三後七為期。除例行的牲禮外,還以米粉作果,稱為繭果,或壓糯米為糕,澆上糖汁,稱為飯果,猶有寒食之遺風。安義縣清明祭掃惟男丁行祭,婦女皆不參加。

山東 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説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

河南 河南 “三月三,拜軒轅”,每年的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都吸引成千上萬海內外中華兒女尋根拜祖。近年來還有不少海外華人和港澳臺同胞在當地舉行拜祖大典。

湖北 在湖北武漢,不管有多忙,清明節這一天,人們都會放下手頭的事務,回老家給先人祭祖,當地俗稱“上墳”。

湖南 長沙將掃墓稱為“挂山”,有“前三後七”之稱,即清明節的前三天后七天為掃墓期,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

廣東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

海南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為了紀念入瓊始祖,後人紛紛在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唸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

廣西 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説可使眼睛明亮。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挂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挂青”。

四川 四川地區獨特之處在於,除了將楊柳枝挂在門口、墳前,愛美的四川婦女還會在清明節這天將柳條戴在頭上,叫做柳葉符。由於四川産竹,竹子在清明節期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貴州 望漠的布依族要吃三色糯米飯,關嶺地區要做清明粑,貴州省西部地區布依族人要掃墓,有的地區這天集會唱歌遊玩,進行社交活動。

雲南 傣族的每人村寨都有公共墓地,稱為“龍林”。並分為成年人與未成上人、“善死”與“凶死”的墓地,封建貴族和僧侶也有他們的專有墓地。有的村寨,每到清明節那天,就全寨出動,集體上山掃墓、祭拜。

西藏 在青藏高原,其獨特的自然人文環境孕育了不同的民俗文化,其中各民族在喪葬儀式後,有著不一樣的葬後習俗。

陜西 陜西 由陜西省人民政府、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務院僑務辦公室聯合主辦的“丁酉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將於4月4日(清明節)在陜西省黃陵縣橋山祭祀廣場隆重舉行。

甘肅 傳統的葬禮隨著人民思想觀念變化已大大簡化、改革,新式的追悼會已顯普及之勢,但在蘭州民間的葬禮上,依然可見古代葬禮的遺風遺俗。

青海 青海人過清明節,有些獨特的風俗。青海人的清明節從春分過後就開始了,俗稱“田社”。從田社開始,就要準備上墳掃墓,每一天都可以去掃墓,一直到清明節。

寧夏 回族的喪葬習俗,是人結束一生後,由親屬、鄰里鄉親、朋友等進行哀悼、紀念、祈禱的一種活動,是回族民俗中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新疆 幾十年來,新疆漢族的喪葬習俗有了很大的變化,在有條件的城鎮,普遍由棺木土葬變為火葬,鄉村仍多行土葬。

香港 清明是香港的重要節日,港人會到祖先墳前,焚燒香燭、冥鏹,奉祭物多為水果、鮮花、燒豬或白切雞。港人時常為避免人多擠迫,習慣提早數星期拜山,並不一定恪守清明當日掃墓祭祖的傳統。

澳門 在澳門等地俗稱“踏青”、“拜山”。很多澳門居民都在清明這天去掃墓。大家按照傳統,帶了烤乳豬、鮮花、水果和其他食品來到先人的墓前拜祭。

台灣 台灣的清明節是從前一年冬至開始算起的第105天,台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則是在農曆三月初三。台灣清明節習俗和閩南差不多,台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後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

印尼

印尼生活在印尼的華人一直延續著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習俗。“百善孝為先”,在華人社會的價值觀裏,“孝”排在首位,掃墓祭祖就是一種孝道的表現。

新加坡新加坡華人至今仍按照傳統儀式掃墓。每逢清明時節,新加坡華人會舉家出行。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華夏子孫一樣,新加坡華人不會忘記在清明時節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慎終追遠”。

新加坡
美國

美國清明時節,美國南加州華人歷史學會每年都會舉辦活動紀念華裔先民,並呼籲華人不要忘記先民在加州開疆辟土的貢獻。當地華人紛紛以不同方式進行每年一度的清明節紀念活動。

思念讓愛長存
已有0人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