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問答

2018年農村經營管理工作要點有哪些?

2018年,農村經營管理工作要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高品質發展的要求,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維護農民合法權益和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深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農業經營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村社會事務管理,不斷創新農業經營管理體制機制,大力推進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激活主體、激活市場、激活要素,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制度支撐。

一、繼續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穩定和完善土地承包關係

新時代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緊緊圍繞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係這一主線,堅持以“三權分置”重大理論創新為指導,聚焦突出問題、瞄準關鍵環節,蹄疾步穩、不折不扣地落實改革任務,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

1.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在依法保護集體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的前提下,平等保護土地經營權。保持農村土地承包關係穩定並長久不變,研究制定落實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的政策。推動修訂農村土地承包法,完善農村土地流轉管理辦法,健全工商企業等社會資本流轉土地經營權的資格審查、項目審核和風險防範制度。繼續開展土地承包權有償退出、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加強工作指導,及時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做法。做好農村改革40週年紀念活動有關工作。

2.加強土地流轉規範管理服務。加強土地經營權流轉交易市場規範建設,制定土地經營權流轉示範合同文本,研究建立土地經營權流轉合同網簽備案制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立集資訊發佈、土地整治、項目設計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土地流轉服務組織。探索開展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精準化土地流轉管理服務,促進新型經營主體土地流轉資訊、生産經營資訊和政府服務資訊有效對接。

3.全面完成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2018年是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的收官之年,必須保質保量如期完成。已基本完成的省份,認真開展回頭看,查漏補缺,解決未確權、緩確權等遺留問題,全面完成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任務。尚未完成的省份,要採取堅強有力的措施,倒排時間表,加快工作進度,加強督促檢查,確保按期保質完成,向黨中央、國務院提交書面報告。加快確權登記數據的收集、質檢和匯交,確保數據完整準確及時入庫,農業部將組織開展確權登記數據的現場核實核查。重點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資訊應用平臺建設,實現承包土地資訊聯通共用,為推進承包地資訊化管理奠定基礎。要有效利用確權成果,加大應用推廣,為適度規模經營、發放涉農補貼、土地承包權退出、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等提供支撐。

4.推動農村土地承包調解仲裁工作提質擴面。做好調解仲裁綜治考評,引導督促各地調解仲裁機構依法規範運作,及時受理案件,擴大仲裁工作覆蓋面。加強調解仲裁隊伍建設,強化仲裁分級培訓,探索建立仲裁人才評價標準,認真落實仲裁規章制度,提升仲裁工作品質。深入開展調解仲裁法律政策宣傳和重點問題研究。加強與信訪、司法等渠道銜接,凝聚各方資源,推動健全鄉村調解、縣市仲裁、司法保障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處機制。

二、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高品質發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認真落實高品質發展要求,把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作為一項重大戰略,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提升發展品質,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共同發展、深度融合,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5.實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結合,緊扣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需求和薄弱環節,在深入調研、廣泛論證的基礎上,編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建設規劃,合理確定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建設內容、政策措施,並推動規劃立項實施。深入推動《關於加快構建政策體系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意見》貫徹落實,強化政策考核督查,指導地方抓緊制定落實意見。

6.扶持家庭農場健康發展。引導農戶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發展形成適度經營規模的家庭農場。組織實施中央財政農業生産發展項目,支援家庭農場規範流轉土地、加強財務管理、開展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推進標準化生産。完善家庭農場認定制度,健全名錄管理,開展家庭農場精準管理服務試點。做好家庭農場全面統計和生産經營情況典型監測,發佈年度發展報告。推動建立健全家庭農場財政、金融、用地等扶持政策。鼓勵各地創建示範家庭農場和行業協會。

7.促進農民合作社提質增效。深入推進農民合作社示範社創建,開展國家示範社評定。引導合作社強化民主管理,完善治理機制,加強規範運作。鼓勵合作社推進標準化生産,發展農産品加工流通,培育自主品牌。引導合作社採取合併重組等方式擴大經營規模。紮實做好中央財政農業生産發展資金項目支援合作社發展工作,把國家示範社和聯合社作為扶持重點。省級農業部門要切實承擔項目執行主體責任,加強監督指導,確保項目有效落實。指導合作社向登記機關報送年度報告並向社會公示。配合工商等部門加強監管,依法登出違法經營的合作社,對連續兩年未從事經營活動的合作社依法吊銷其營業執照。嚴禁借合作社名義搞非法集資。

8.支援農民合作社創新發展。鼓勵合作社以土地經營權、林權入股等多種出資方式發展股份合作,激發各類資源要素活力。支援合作社發展電子商務、工藝製品、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新産業新業態。鼓勵合作社以共同出資、共創品牌、共用利益等方式開展聯合合作,依法自願組建聯合社,健全法人治理機制。配合銀監會開展合作社內部信用合作試點,研究制定合作社規範發展信用合作有關方案。鼓勵有條件的合作社依法開展互助保險。支援合作社承擔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任務。把合作社作為農村“雙創”平臺,引導高校畢業生、新型職業農民等領創辦合作社,到合作社就業創業。

9.宣傳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修訂後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將於2018年7月1日起施行。要組織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讓基層幹部和合作社學法守法用法。以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新導向新要求為重點,大力開展合作社帶頭人和輔導員培訓。抓緊合作社和聯合社示範章程制修訂工作,配合工商、財政、保監等單位做好合作社登記管理、財務會計、互助保險等配套法規制度建設。各地要把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律法規納入“七五”普法計劃,並推動制修訂地方性法規,做好立法與新法的有效銜接。鼓勵各地依法對發展合作社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

10.培育發展農業産業化聯合體。推動落實農業部、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6部門《關於促進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導各地制定實施意見,加強指導、扶持和服務。選擇部分省份開展支援農業産業化聯合體試點,探索政策扶持方式,培育一批組織聯繫緊密、産業深度融合、帶農作用突出的聯合體。舉辦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發展培訓班,組織現場觀摩交流活動,研究聯合體示範標準,開展聯合體發展成效評價。鼓勵具備條件的省份組織認定示範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建立發佈示範聯合體名錄。

11.推動龍頭企業轉型升級。適應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的新形勢,完善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認定辦法,鼓勵縣級開展龍頭企業認定工作,充實壯大龍頭企業隊伍。開展國家重點龍頭企業運作監測,編寫龍頭企業社會責任藍皮書,激發和弘揚農業企業家精神,引導龍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中國農業産業化交易會,打造龍頭企業展示展銷、對接合作的大平臺。編制中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採購經理指數,發揮中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建立農業産業化微信公眾號,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服務。

12.加快“一村一品”發展。緊緊圍繞産業扶貧和提檔升級,大力發展“一村一品”。深入實施貧困村“一村一品”産業推進行動和環京津貧困地區千村“一村一品”推進行動,總結推廣“一村一品”産業扶貧典型模式,培育壯大特色産業,形成貧困村脫貧致富的新增長點。開展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運作評價,加強示範村鎮帶頭人培訓,推動村企村社對接。實施産業興村強縣行動,開發農業多種功能,發展新産業新業態,打造“一村一品、一縣一業”,注重示範村鎮品牌培育,厚植産業發展基礎,壯大特色農業小鎮,培育區域經濟發展新優勢。

13.大力推進農業生産託管。加大《關於加快發展農業生産性服務業的指導意見》《關於大力推進農業生産託管的指導意見》宣傳貫徹力度,制定開展農業生産性服務業宣傳文件。深入實施以支援農業生産託管為主的社會化服務財政專項。召開農業生産託管會議,交流情況、總結經驗,加快發展農業生産託管。開展督導督查,指導各地制定扶持政策,推動農業生産性服務業文件落地見效。

14.加強農業生産性服務業行業指導和監管。推進農業生産性服務業標準建設,鼓勵各地研究制定符合實際的服務標準或規範,促進生産性服務業健康發展。引導服務組織合理確定農業生産託管服務價格,防止個別組織形成價格壟斷,發生價格欺詐,切實維護農戶利益。加強對服務組織與農戶簽訂合同的指導和管理,研究制定農業生産託管服務規範合同,規範服務行為,確保服務品質。探索建立服務組織名錄管理制度,強化動態監測,促進服務組織規範發展。

15.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完善産業鏈帶農惠農機制,統籌兼顧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與扶持小農戶,把對新型經營主體的政策扶持力度與其帶動小農戶數量掛鉤。鼓勵將政府補貼量化到小農戶、折股到合作社,支援合作社通過統一服務帶動小農戶應用先進品種技術。引導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小農戶建立緊密利益聯結關係,通過保底分紅、股份合作、利潤返還、服務帶動、就業創業等方式,大力提升生産性服務業對小農戶的服務覆蓋率,實現農民分享農業全産業鏈增值收益。引導工商資本積極參與鄉村振興,帶動農戶共同發展。深入總結土地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産業化經營試點經驗,研究制定具體支援措施。鼓勵龍頭企業參與扶貧對接,以獎代補支援龍頭企業密切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培育發展優勢主導産業。

三、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按照“擴面、提速、整合”的要求,以完善産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自由流動,激發農村資源發展活力,壯大集體經濟實力。

16.紮實開展農村集體資産清産核資。這是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基礎性工作。全面部署農村集體資産清産核資工作,指導各地清查核實農村集體各類資産,摸清集體資産家底。建立健全集體資産登記、保管、使用、處置等制度,實行臺賬管理,確保到2019年底基本完成。加快農村集體資産監督管理平臺建設,將清産核資結果納入平臺管理,提高集體資産管理制度化、規範化、資訊化水準。

17.擴大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試點。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産股份合作制改革涉及面廣、情況複雜,要試點先行,穩步推進。在繼續做好100個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先行試點基礎上,再選擇工作基礎好、幹部素質高、有代表性的150個縣市和50個地市開展試點,條件成熟的省份可以開展整省試點,同時鼓勵地方結合實際擴大改革試點面。各方面試點要在成員確認、資産量化、股權設置、收益分配以及權能完善等方面取得突破,為全面改革探索路子,積累經驗,確保到2021年底基本完成。

18.制定完善支援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法律政策。深入研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法律相關問題,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立法工作。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規範性文件,開展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賦碼工作。鼓勵各地探索將政府撥款、減免稅費等形成的資産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並量化為集體成員股份的具體辦法。鼓勵採取資産租賃、農業開發、生産服務、鄉村旅遊、聯合發展等多種方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經濟發展活力和實力。

19.加強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培訓督查。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圍繞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清産核資等內容,重點對省級黨委政府分管領導、試點縣市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農業系統領導幹部等進行培訓,確保領導幹部全面了解改革目的和政策要求,從全局出發抓緊抓好改革工作。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強化督查的廣度和深度,督促各地嚴格落實改革主體責任和政策措施,用督查成果推動改革深入。

20.規範農村集體資産財務管理。圍繞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修訂完善村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會計制度,推動農村集體財務管理規範化、制度化。根據新修訂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有關規定,研究修訂農民專業合作社財務會計制度,切實維護合作社成員經濟權益和監督管理權。加強農村民主管理,落實民主理財,規範財務公開,強化集體經濟審計監督,做好日常財務收支定期審計,重點開展集體重大事項、村幹部任期及離任經濟責任專項審計。

四、加強農村社會事務管理,夯實鄉村治理基礎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農民負擔監管,紮實做好農經統計基礎工作,不斷提高經管部門履職盡責能力,切實維護農民群眾合法權益,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21.加強農民負擔監管。健全農民負擔監督管理制度,落實涉農收費和價格“公示制”,嚴格執行涉農收費文件“審核制”和村級組織公費訂閱報刊“限額制”。加強村級組織負擔監管,全面落實村級組織運轉經費保障政策,及時糾正向村級組織亂收費、集資攤派、要求配套等加重負擔的行為。國務院減輕農民負擔聯席會議將組織開展農民負擔專項檢查,各地也要開展自查工作,堅決糾正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

22.深入開展專項治理。針對農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積極開展涉農亂攤派亂收費亂罰款專項治理。重點治理農村義務教育、農村用電用水價格、基礎設施建設、村級組織考核評比及創建達標等領域加重農民負擔的問題。各地要結合實際開展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嚴格規範涉農收費和價格管理,堅決清理糾正違規收費和不執行惠農價格行為。完善農民負擔監督卡制度,將惠農補貼、集體資産管理、土地徵收等相關政策納入監督卡內容,接受農民群眾監督。

23.規範開展一事一議。充分調動農民群眾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推廣一事一議、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農民對直接受益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工投勞,讓農民更多參與建設管護。堅持村民自願、直接受益、量力而行、民主決策、合理限額的原則,完善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辦法。向農民籌資籌勞要嚴格落實貧困、傷殘等特殊群體減免政策。推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公示制度,發揮農民群眾、新型經營主體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作用。

24.強化農村經營統計服務。適應深化農村改革和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需要,不斷創新農村經營統計工作。落實新修訂的農經統計調查制度,按時保質完成農經統計年報和半年報工作,強化統計數據分析。繼續開展農業生産性服務業關鍵指標試統計,合理界定統計範圍,完善統計方式。鼓勵基層加強統計資訊員隊伍建設,組織編寫農經統計工作手冊,指導基層提高數據採集品質。加強統計成果應用,完善農經統計APP,擴大農經統計數據的公開度和影響力。

25.推進基層農經體系建設。各級農業部門要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溝通協調、爭取支援,將近年來中央文件關於加強基層農村經營管理體系建設的要求落到實處。堅持用業務工作開展推動體系建設,將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等重點工作與農經體系建設一體推進、同步落實。強化正向引導和激勵,宣傳推廣加強農經體系建設的經驗做法,示範帶動基層體系建設。

26.提升農經幹部綜合素質。農村改革發展任務艱巨繁重,需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經工作隊伍。各級農經幹部要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全面提高政治素養。要加強農業政策和業務知識學習,努力增強工作本領。有計劃多形式分批次重點對縣鄉農經幹部進行業務培訓,提升專業素質。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田間地頭和農民群眾,求計於民、問政於民。大力發揚求真務實作風,勇挑重擔,敢於擔當,以釘釘子精神狠抓改革政策舉措落實,增強農民群眾獲得感。

來源:農業農村部網站

關於我們

       我們致力於打造網際網路最專業的國情知識互動社區。與你一起分享中國的基本情況。
       我們用知識為中國代言。